切换到宽版
  • 28阅读
  • 3回复

[娱乐八卦]两大豆瓣女神“攀比”了十几年,谁会是最终的赢家?1 [55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0014
金币
417033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302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17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0-2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2小时前

作者丨Vita、伊莎贝拉
由于在六月份,我们失去了三篇关于晚女士的文章,导致后台有很多读者点播另一位豆瓣女神“西门大嫂”。
当初豆瓣四大女神,经过岁月更迭,如今只剩两位还活跃在大众视线内,而这两位,从2012年左右开始,就成为广大网友津津乐道的“对照组”。

豆瓣四大女神:张辛苑、南笙、晚女士、西门大嫂。
虽然当下的政治正确是拒绝拉踩,但是人性的“原罪”之一就是优越感和虚荣心,这世界上到处都是人与人的比较,男的比,女的也比,永不会被湮灭。


最近陈伟霆和何穗官宣生子,没想到社交媒体上的热帖还是晚女士,曾经“模特们老了之后怎门办”又被翻出来,网友都在比较她曾经的好友们如今归宿如何。
对于这两大豆瓣女神,事实真相是:在豆瓣,小红书,微博等平台,大量网友一直在讨论她们的“对比图鉴”——
从原生家庭到外型外貌,从性格特点到学历、事业、婚姻,以及拥有的财富等等,无一不处于比较之中,大家试图想要分析出,她俩到底谁厉害?谁幸福?

这是流传甚广的高赞热帖。
把她俩列为对照组,也是因为两人有非常多相似之处,我们下文中会分析。所以早年间豆瓣有很多帖子,给这两位女神进行排名,或是大家投票选出自己喜欢哪个,这类帖子往往能获得极高互动。


晚女士和西门大嫂曾经也热络过一段时间。
晚女士的名言“上帝是个好编剧”,用在她俩身上也格外应景。
两位女神都是从豆瓣走红,但接下来二人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之路。
晚女士婚姻最风光时,正是西门大嫂婚姻平淡、大病初愈、勤奋爬坡时;后来,西门大嫂事业有成,成了身家数亿的MCN公司的大老板,又赶上了独立女性思潮的加持,成功逆袭,晚女士则骤然陷入低谷。
随着二人情势、实力的变化,网络舆论对她俩的评价也是反转再反转。

如今,二人的情况又陷入不明朗,好像两条函数曲线,时而分道扬镳,时而又近乎重合。
西门大嫂已经触达过“巅峰”,似乎面临事业突破的瓶颈;而晚女士在漫长的低谷之后,重新开始经营直播事业,轻装上阵,准备转型为穿搭博主,再战下一个事业高点了。
在网友看来,晚终于开始正视自己到底擅长什么了。


今天我们要讲一讲西门大嫂的故事。看看这位与晚齐名的豆瓣女神,如何成为亿万身家的女老板?
此外,也想从内容方面分析一下,同样都是晒生活、秀恩爱的网红,到底晒什么会引人喜欢,晒什么会引人反感?黑红到底意味着什么?普通人又能从她们的故事中获得什么启发呢?
最没存在感的豆瓣女神?


现在的样子。
西门大嫂,网名叫“原来是西门大嫂”,原名张馨心,1987年8月15日出生于山东烟台。她家境普通,高中时期还经历了父母离异,后面跟随母亲生活,自述一直生活在“母系氏族”。

短暂的经历描述,可以看出西门大嫂和千千万万普通女孩没什么区别,甚至她父母选择在高中时候离异,让人觉得她的原生家庭氛围可能会更差,因为但凡能过得下去,父母都会撑到高考结束再闹离婚。

西门大嫂的父母。

将妈妈描述为“精神领袖”。

这张图被西门大嫂称作是“唯一的一张全家福”,因为后面有个爸爸的手。

妈妈现在又找了新老伴,西门大嫂和他们的关系融洽。

西门大嫂的妈妈看起来是个相当开明的母亲,她会尽力理解女儿的思想和价值观,女儿推荐好的电影、播客,妈妈也都会去看。这也许是西门大嫂后来全力冲刺事业的“托底”,因为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相当重要的。
18岁时,西门大嫂独自一人来到北京准备艺考。之后比较幸运地收到了两所顶尖艺术学院——北电和央戏的录取通知书,她选择了央戏编导专业入读。

选择央戏的理由现在看来有点“恋爱脑”,因为央戏有她相识且仰慕的邻家哥哥杨凯麟。
杨凯麟,网名西门大官人(西门大嫂这是随夫名了),更普遍的叫法是老杨。他的舅舅是西门大嫂的干爹,所以两人从小就认识。后来杨凯麟跟随父母去了青岛,西门大嫂留在烟台,中间很多年没有见面。



再次联系的契机是,西门大嫂高中备考艺校时,从妈妈口中得知老杨在中戏念书,于是重新联系,向对方请教一些考试知识等。
在压抑的学习氛围中迷茫的青春期少女,遇到了年幼相识且如今见多识广的邻家哥哥,会发生什么?没错,就是爱情啊。
我们来感受下西门大嫂当时的星星眼:
“我每天和他发邮件,他也会反馈一些对我写的散文的意见,告诉我这周该看什么片子。那个时候的他对我来说,就像枯燥世界的救命稻草,是我通向外界的可能性。我就很希望到他的世界里去,过他那样的生活,变成像他一样厉害的人。
后来我去北京考学,住在中戏附近他介绍的一个胡同的民房里。他来看我,和我聊电影,聊理想,带给我很大冲击。”(完全就是青春期小女孩春心萌动才能说出来的话,而男性的才华滤镜实在是太大了~)
高中没有恋爱,直到后来升入大学,一次班级团建,西门大嫂主动告白。第二天,两人确定了恋爱关系。
这段恋情最初西门大嫂是有点小自卑的,一方面家庭情况不如对方,觉得自己配不上他,所以总是给老杨各种“赋魅”。比如觉得他聪明啦、认知高啦,总之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
我对他一直有这种知识崇拜,认知崇拜。他什么都懂,我什么都不懂。杨老师对我来说,始终都非常有吸引力的一点就是,在我在意的领域,他比我认识的大部分人都要聪明。”
不过这点差异,并没影响两人的感情。两人一起度过了非常美妙的大学时光,一起上课、旅游、到后来租房同居。

二人最初的出租屋。
这段经历正是西门大嫂最初被嘲讽不如晚女士的点。
因为从各方面来看,小两口就是普通人,和千千万万的大学生没什么区别。成绩挺好的女孩,从山东考到北京,拥有平凡的校园恋情,过了长时间的穷日子,上演着典型的出租屋文学。
不像晚女士,她可以在美国名校留学,学艺术,与超模做朋友,与“红三代”相恋,好风凭借力嫁入豪门,在名利场上初露锋芒,搬进了大豪宅,登上杂志封面;
与晚相比,西门大嫂嫁得可太差了,她后来在公号里宣称自己“不买房只租房”,因为她要追求自由。
这句话也被网友吐槽,说她明明就是没钱买房,硬要找个浪漫的借口。




早年的出租屋相爱场景。

后来搬过一个像样点的楼房,但也是租房。

“虽然赚不来大钱但始终没有背叛自己的信念”。

出租屋很简陋但是仍花了大钱买了iMac作为生产工具,在当时属于相当领先了。

网友不喜欢大嫂经常把“不买房”挂在嘴边。
但也有很多网友感动于她和老杨之间的爱情,行囊羞涩都无艰,难得夫妻是少年↓





老杨写给西门大嫂的短信。
由于西门大嫂在中戏读书,本来就要上电影或文学专业课,所以她是豆瓣的重度用户。
豆瓣在诞生之初,就是中国文艺青年汇聚地。
用户画像:以书影音爱好者、文艺青年和艺术人文爱好者为主,学历较高(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用户占总数的 80% 以上),偏年轻,以北上广深等一线二线城市为主,信息流通快,用户喜欢接收多元信息。

西门大嫂本身就是豆瓣的目标用户,这是她的笔记。
所以西门大嫂在豆瓣经常发表书评、影评,也有一些关于人生、爱情、友情的碎碎念,后来挪到微博,也是一如既往的风格。
她很喜欢写文字,言之有物,也有各种小女生的情绪,喜欢讲段子,早年间的风格有点像李诞。



同时也有着鲜明的女性主义价值观,在二十多岁的年纪里,西门大嫂就已经在劝告自己绝不自怜和拧巴,“顶天立地的妇女们节日快乐!务必将三八进行到底!永远都不活在自怜和拧巴的世界里!”

再加上自己也是个文艺小清新的形象,有时候也扮点酷,上演疼痛文学,所以在豆瓣算是小有名气。

2010年,西门大嫂从央戏毕业并且拿到了丰厚的奖学金。毕业后这段时间,她选择了自由职业,帮一些公司写稿、拍片子等等。

但实际上,她不仅只做幕后工作,也有个明星梦。她以演员身份,出演了两部片子,《何生花》和《老情人》。

电影截图。由于时间太过古早,找到这张图真的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渣画质和暂停键请大家海涵。2011年4月16日,西门大嫂参加了在北京青年宫影城举办的第18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第12届大学生原创影片大赛的颁奖盛典,凭借影片《何生花》入围第十二届大学生原创影片大赛。
也是在2011年,俩人一起回老家烟台,老杨偶然的一次摄影,为西门大嫂拍下了这组“长发女孩”照,成为经典。
照片中西门大嫂清纯、羞涩又带点书卷气的文青长相,一瞬间俘获了广大网民的心。这些照片被传到各式各样的网站上,成了那几年最火的头像之一。
至此,和晚女士一样,西门大嫂正式位列豆瓣四大女神。


最出圈的两张照片。
看看下面这些有没有你眼熟的↓


这张中戏姐妹花也是西门大嫂的人生照片之一了。2012年3月8日妇女节前夕,在猫扑网上火得一塌糊涂。当时的西门大嫂还被叫“小全智贤”。





很多人在盘点豆瓣女神时,会忘掉西门大嫂。因为她走红的时候,其他三位知名豆瓣女神们的强光太盛了。
但这些照片出圈到什么程度呢?直到近些年来还有人在不断考古。很多人都是通过别的渠道知道西门大嫂之后,感慨“那个长发女孩是你啊!”

在互联网野蛮生长那些年,美貌果然是第一生产力。

2012年,网红经济还是一片空白,几张照片走红,并不意味着名利就滚滚而来,再加上进军演艺圈失败,所以这段时间,西门大嫂处于有名但是赚不到啥钱的境地。有一搭无一搭地写剧本,但并没有太多成绩,全靠积蓄打底。

早年写的剧本。
因为长得漂亮、文字有趣且笔耕不辍,西门大嫂逐渐在豆瓣和微博上积累了不少粉丝。
就像她自己说的那样:“一开始我在豆瓣写文字、分享自己的故事,收获了很多喜欢我的朋友。大部分人都觉得我是一个很生活化、可以和大家共同成长的‘文艺女孩’。”
可以说,开局一张脸和一支笔,靠着当时小清新们最爱的“有趣的灵魂和好看的皮囊”,西门大嫂完成了流量资本的原始积累。
字节跳动的张一鸣曾说2012年是中国互联网的“万历十五年”,那时候,移动互联网的蓝海正徐徐展开,张一鸣就是在那一年创立了今日头条。
很多人身在其中的人并不知道其实自己已经站在了风口上,包括西门大嫂,包括晚,也包括那段时间比较出名的各大网红,雪梨,张大奕等等(点击这里阅读雪梨和张大奕的故事:)。
2012年,二人领证结婚,2013年办了很朴实的婚礼。



婚后的生活并不顺利,西门大嫂生了一场大病,查出气管内的细胞瘤,并经历九个多小时的开胸手术。

身体恢复后,她和老杨拿出全部积蓄进行了环欧洲旅行,边走边记录,边发微博。这段意味着“诗与远方”的趣味生活,吸引了更多粉丝。
在西门大嫂的描述里,她这一路旅行太让人憧憬,两个背包族年轻人,不管不顾地走出国门,他们享受爱情,邂逅友情,在异国他乡进行各种冒险,发生着各种好玩的事,认识了各种好玩的人。
他们过着小说中才有的理想浪漫生活,很多人形容在那时候对西门大嫂“垂直入坑”。




她当时非常火的文字,基本都是分享在旅途见闻系列。

2014年,网红经济逐渐有了苗头,所以西门大嫂开始接到一些商单推广。

2015年,西门大嫂迎来了关键的人生转折点。
也许是网红经济的冒头让她有了灵感,她多年以来有趣的文字输出,成功吸引到两位广告业内人士的目光,三个人一拍即合,合伙开设了 公司“有花果”。

有花果的两位合伙人闫然、余寅公开资料不多,看两人之前的工作履历,都有海外留学背景,一个很懂市场营销,有各个平台渠道的运营经验;另一个更偏向对接大客户,手里可能有很多客户资源。而西门大嫂本人呢?长得好、能写作,很适合在台前出现。
三个人就这么组成了一个公司,公司的主业就是经营公众号。西门大嫂负责写内容,其余两人负责商业运营。

又出现了奥美,不得不说,奥美的确培养出很多人才。李诞也曾在奥美工作:。娃哈哈和达能的战争中也出现了奥美的公关案例:。

小公司初创时的样子。
西门大嫂从微博导流了一大批种子用户,又瞄准当时公众号平台比较稀缺的时尚赛道做深耕,一天一篇三千字推文,专注于“年轻女性的有趣生活”来进行选题。
她的文字风格有点像咪蒙,从社会性的集体情绪入手,有趣吸睛的标题,但内容更偏时尚。

公众号上线没几周时间,就出现了一篇十万加的大爆款《我们还没环游世界呢》。这篇文章写得朴实又动人,一些话放在今天看也十分金句:

“现在不怕穷,不怕没出息,不怕不被认同,最怕就是活得太局限,也怕无用的损耗”“心安之处便是家,日子过了就不亏。”
同年7月,公众号另一篇美妆相关的口红测评文《给我一支唇膏,可以撬动地球》又成爆款。
至此,西门大嫂从“最低调的豆瓣女神”变成了努力码字的自媒体创业者。
女神之间的pk

梳理时间线的话,正如前文所说,西门大嫂和晚女士有着鲜明的对照性。
2012-2013年她和老杨住在简陋的出租屋敲字写剧本时,晚女士正在哥大留学并结识了一群超模,开始出入各种秀场、展会;
2014年西门大嫂做完开胸手术大病初愈,晚女士正式认识了林先生,并且在该年年底成为“木木美术馆”创始人(无股权版)。
2015年西门大嫂开始创业做公众号,7x24h打字写文章;晚女士则与林先生领证结婚,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劳斯莱斯以及大钻石。

2016年,西门大嫂的公众号其实已经相当成功,但是这是一个新生事物,网友们普遍不清楚她到底赚了多少钱,在网友眼中她还是个寒酸的“码字员”,而晚女士则举办了在瑞士的婚礼,风光大嫁。
由此,二人的“差距”达到顶峰,话题性亦达到顶峰。
那时,西门大嫂是豆瓣被群嘲的对象,2016年诞生的吐槽帖子也达到峰值。
经常接触豆瓣或者对网红圈有一定了解的朋友,或多或少知道豆瓣象组。但大概很少人知道,象组的诞生,就是因为西门大嫂。

象组的创始人阿粉,原是豆瓣知名大组“豆瓣鹅组”(八组)的成员。2017年,她因在鹅组多次吐槽“原来是西门大嫂” 而被管理员“姨妈的鸭”踢出小组
于是,阿粉索性自己申请创建了“包罗万象八卦组”(后简称为“小象八卦”),专门用来交流网红八卦。
创组初期,组内讨论主要围绕西门大嫂、鹅组管理员“姨妈的鸭”和豆瓣某晚红展开,因为组长吐槽西门大嫂比较多,所以早期组内对西门大嫂的评价也不甚友好。
西门大嫂自己的vlog称,豆瓣有一个小组是专门“黑她”的。
下面简单列举一下西门大嫂的“黑点”。
和其他网红略有不同的是,西门大嫂的走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和老杨的CP很好磕。两人最初所代表的文青夫妻、灵魂伴侣,在豆瓣还是很吃香的。

所以在象组,西门大嫂被关注和讨论最多的,也是她的婚姻。而婚姻的争执点,当属“西门大嫂高嫁or低嫁问题”
之前咱们提到过,相识之初,老杨的家境是好过西门大嫂的。所以组内不少成员解读,西门大嫂不仅随夫姓,还因为老公落户朝阳,而自称“朝阳第一有心眼子”,是巴结老公、沾老公光的意思。

西门大嫂早期的发言,娇妻感也很重,她叫老杨“爸爸”,把自己叫做“拖油瓶”:


自称有“二奶气质”:


对老杨各种表白,如今看有点肉麻:


总是拍摄托胸的照片也有被嘲。



彼时,在组内,西门大嫂属于婆家、娘家都不爱,纯靠老公养,怀抱大志却不肯脚踏实地的虚荣女性。

但随着网红经济快速崛起,西门大嫂赚的比老公多了之后,同时再加上晚女士和林先生高调的婚姻,又有不少人开始说,西门大嫂这是“低嫁”了——
她选老公的眼光比晚差远了,因为这个“不争气”的老公,大嫂始终过不上“有钱人”的生活,纯纯浪费了自己的美貌和名气。甚至有网友偶遇过老杨还开顺风车。


2015、2016年西门大嫂被嘲得最厉害的时候,她也在社交媒体上和晚女士互动很多,亲昵地叫她“晚仔”。在网友看来,那时的西门大嫂还颇有点“抱大腿”的感觉。


两人在15年有过短暂的交集,通过共同好友“你好竹子”认识,西门大嫂也曾打卡某美术馆。
当年留下了很多合影:



现在回看,西门被嘲的点和如今的晚女士差不多,都是虚荣。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生蚝大餐事件。
当时西门大嫂在微博上晒出自己吃海鲜的照片,并配文表示,老杨非要拉着自己补过生日,吃蚝喝香槟度过了非常浮夸的一晚。

本意是想秀一下恩爱,毕竟CP起家,但被眼尖的粉丝扒出来,这件衣服在前一天的推送里就出现过了,所以这根本不是当晚补过生日吃大餐,完完全全就是出差前的照片。

当时的公众号推送。
这件事情在当时被豆瓣象组嘲出圈,不少人表示西门大嫂就是虚荣、造假。西门大嫂也很年轻气盛,为自己辩解,“饭是真的吃到肚子里了呀”,但网友并不买单。


这件事对她伤害很大,哪怕过了很多年,她在采访中也会提起,“那阵也应该算是我被黑得最凶的时期,各种铜臭味、忘初心的评论,甚至因为一顿生日宴‘时间错位’的照片被扣上虚荣撒谎的帽子。”


其实现在再看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作为当事人,可能大嫂觉得只是时间晚了一天而已,饭都是真的,生蚝也是真的,为什么网友就是揪住不放?
但是网友耿耿于怀的并不是这件事本身,而是网红撒了谎。
作为用“个人魅力”来吸引受众的网红,她本身就代表了一些网友的理想生活,是造梦的存在,但正如戏剧里那个很微妙的规则——人们都喜欢假意中掺杂一丝真心,而绝对受不了真心中掺杂一丝假意。
这是人性使然,也是戏剧的黄金准则,西门大嫂作为中戏毕业的学子,理应明白这个道理。
网红的金身一旦被戳破,各种流言蜚语自己就会长出来,所以那段时间,西门大嫂的各种“黑料”满天飞,我们姑且看一看。
被嘲的重灾区是行头和外貌。主要集中在虚荣但买不起大牌、穿假货,以及时尚品味堪忧这几方面。
比如气质土:
1条评分金币-80
huozm32831 金币 -80 前天刚发过,今天又重发?https://www.wdsz.win/read-htm-tid-3653241.html 2小时前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0014
金币
417033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302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17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0-2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2小时前
基于搜索结果中关于豆瓣女神晚晚(雷宛萤)与张辛苑长期对比的信息,结合两人事业、公众形象及社会评价的多维度分析,综合结论如下:

最终赢家:晚晚(雷宛萤)
核心优势与成就:

阶层跨越与资源累积
婚姻背景:嫁入豪门,丈夫林瀚为富二 代+军二代,家族涉足政、商、文三界。两人共同创立木木美术馆,跻身艺术资本圈。
国际资源:频繁出席高端艺术活动(如瑞士古堡婚礼登VOGUE国际版),与坂本龙一等国际艺术家合作(虽后续因争议终止)

商业与艺术影响力

个人品牌建设:打造“艺术名媛”人设,通过美术馆运营、策展活动强化行业话语权,脱离纯网红标签。
资本转化:将流量转化为艺术圈资源,虽因安全事故(木木美术馆工人坠亡事件)引发争议,但仍在资本层面维持运作能力。
公众形象争议与韧性

黑历史(如与画家刘野的婚外情)被广泛讨论,但通过丈夫公开护妻、重塑精英形象弱化负面影响。
️ 张辛苑的局限与困境
事业瓶颈

演艺圈挫败:多次被批“照骗”,影视资源降级(如网剧配角),导演陆川直言其照片与真人差距大。
商业尝试遇冷:淘宝店、写真书短期火爆后未持续,公众号停更,IP变现乏力。
形象固化与公众信任危机

“复古粗眉”人设过时,风格单一缺乏突破。
与晚晚的“粗眉之争”暴露团队操作痕迹,反向损害公信力。
阶层天花板

未能突破中产圈层,艺术资源、资本积累远逊于晚晚,逐渐淡出主流视野。
📊 关键对比维度
维度    晚晚    张辛苑
资本实力    豪门联姻+美术馆资本运作    依赖粉丝经济,变现能力衰退
行业地位    艺术圈名媛,国际资源接入    娱乐圈边缘角色,时尚资源降级
舆情韧性    争议中维持资源,危机公关能力较强    “见光死”标签固化,转型失败
长期规划    绑定资本,打造艺术IP    多领域试错未形成可持续模式
💎 结语:攀比的本质是生存策略的分野
晚晚的“赢”在于精准绑定资本完成阶层跃迁,将流量转化为艺术领域的入场券;张辛苑则困于审美红利消退后的转型无力,暴露了网红依赖单一形象的脆弱性。二者差距本质是资源整合能力的代际落差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5848
金币
489544
道行
2004
原创
2432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3594(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21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13小时前
作者丨Vita、伊莎贝拉

由于在六月份,我们失去了三篇关于晚女士的文章,导致后台有很多读者点播另一位豆瓣女神“西门大嫂”。当初豆瓣四大女神——马良、晚晚、黎贝卡、西门大嫂——曾是2010年代中文互联网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书写代表。她们以细腻的笔触、独立的审美与极具个人色彩的生活叙事,在一个尚未被算法全面规训的时代,构建起一种介于文艺与日常之间的公共话语空间。如今十余年过去,信息洪流席卷一切,公众注意力不断碎片化,曾经风靡一时的文化符号也难逃消散的命运。如今,四大女神中仅剩晚晚与西门大嫂仍持续活跃于大众视野,而二者的发展路径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文化命运与身份转型。

一、从“豆瓣女神”到公共写作:一场个体表达的崛起与异化  
“豆瓣女神”这一称号诞生于社交平台尚处萌芽期的时代。彼时,博客与豆瓣日记是知识分子、城市青年表达自我、建构身份的重要场域。西门大嫂正是在这样的语境下脱颖而出——她以冷峻幽默的文风、对两性关系的犀利剖析、以及对都市女性生存状态的精准捕捉,迅速积累了大量忠实读者。她的文字既带有文学性的修辞张力,又不失现实的刺痛感,如《我爱钱,所以我过得很好》《男欢女爱,不过是一场谈判》等文章,直击现代情感关系中的权力博弈,成为一代年轻女性的情感启蒙读本。

然而,随着社交媒体商业化进程加速,原本私密化的“日记体写作”逐渐演变为可复制的内容产品。昔日的“女神”不得不面对一个悖论:她们因真实而走红,却因流量而必须表演真实。西门大嫂近年来转向公众号、微博、小红书等多平台运营,其内容风格亦从尖锐批判转向温和劝导,甚至带有一定的“情感导师”色彩。这种转型既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也是个体在资本逻辑下的被动适应。她的“幸存”,某种程度上正折射出知识女性在公共话语中从“表达者”向“消费品”的滑落。

二、晚晚与西门大嫂:两种女性主义实践的对照样本  
相较于西门大嫂的文字锋芒,晚晚则更侧重于视觉美学与生活方式的营造。她与丈夫林翰共同打造的“晚晚”品牌,涵盖了艺术展览、联名商品、短视频内容乃至线下空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美学经济”闭环。如果说西门大嫂代表的是思想型女性写作者的演变轨迹,那么晚晚则象征着“文艺中产女性形象”的商品化过程。

两人虽同属“豆瓣系”出身,但其后续发展路径揭示了当代女性在公共领域获得可见性的两种主要模式:一是通过语言与思想建立影响力(西门大嫂),二是通过形象与审美构建品牌价值(晚晚)。前者依赖智性输出,后者仰仗视觉资本。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路径并非对立,而是互补——西门大嫂的言论常被晚晚式的生活方式博主引用,成为“独立女性人设”的理论背书;而晚晚所呈现的精致生活图景,则为西门大嫂的思想提供了具象化的舞台。

三、豆瓣四大女神的陨落与重生:一个时代的文化隐喻  
回望“四大女神”的集体退场,实则是某种文化生态变迁的缩影。马良转向艺术创作,黎贝卡深耕时尚领域并逐渐淡出公共讨论,晚晚和西门大嫂则在商业与表达之间艰难平衡。她们的命运共同指向一个问题:在一个注意力经济主导的时代,私人书写是否还能保持其批判性与真诚性?

豆瓣作为曾经的精神乌托邦,如今已沦为营销号与情绪宣泄的集散地。当年那些在小组里认真讨论电影、哲学、爱情的人,大多已沉默或离去。而“女神”们的消失,并非因为才华枯竭,而是因为整个社会对“深度表达”的容忍度正在下降。人们更愿意消费短平快的情绪金句,而非需要沉思的复杂文本。西门大嫂若仍坚持十年前的写作风格,或许早已失去受众。她的“存活”,恰恰是以部分牺牲原始锋芒为代价的妥协艺术。

四、女性书写的价值重构:从“被凝视”到“自我定义”  
尽管面临诸多困境,西门大嫂与晚晚的存在本身仍具重要意义。她们证明了女性可以在男性主导的媒体环境中开辟属于自己的叙事空间。即便这种空间已被商业化渗透,但其起点始终源于真实的个体经验。西门大嫂敢于谈论金钱、欲望、背叛,打破了传统女性“温婉贤淑”的刻板印象;晚晚则以艺术之名,将女性对美的追求升华为一种文化资本。

更重要的是,她们启发了无数普通女性开始记录、表达、分享。今日无数女性博主的崛起,某种程度上都是站在这些“前辈”的肩膀上完成的。真正的遗产不在于她们写了多少爆款文章,而在于她们让“女性说话”这件事本身获得了合法性。

结语:当“女神”不再需要被崇拜  
今天我们重提西门大嫂,并非为了怀旧,而是试图理解:在一个日益功利的世界里,如何守护那些微弱却珍贵的思想火光?她的文字或许不再像十年前那样震撼人心,但她依然在写,这本身就是一种抵抗。也许未来的某一天,“女神”这个称呼终将过时——因为我们不再需要仰望谁,每一个女性都可以成为自己生活的作者。而那,才是她们最初写作的意义所在。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4857
金币
3012
道行
19523
原创
29413
奖券
18117
斑龄
201
道券
1055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4039(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10-21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小时前
这个帖子前天刚发过,今天又重发一次!https://www.wdsz.win/read-htm-tid-3653241.html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