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头拌香干:春日里的时令野蔬佳肴
马兰头拌香干是一道深受江南地区,尤其是镇江人喜爱的春日冷盘,以其清爽的口感和独特的风味成为春季餐桌上的常客。这道菜不仅体现了人们对时令食材的珍视,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营养价值。
历史渊源与文化记载
古代文献记载:马兰头入菜历史悠久,秦朝以前就有人采食,但《秦律》中曾规定夏季前禁止采摘马兰头,《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田律》中提到“不夏月,毋敢取生荔(马兰头)”。宋代陆游有诗句“不知马兰入晨俎,何似燕麦摇春风”,明、清时期也有诗歌赞颂马兰头的形态、生态及食法。
民间民谣传承:镇江民谣中唱到“正二月里尝荠菜、三四月头采蒌苔,勿要忘记马兰头,还有枸杞拌。清明过后不多久,赶快来摘香椿头”,体现了马兰头在当地春季饮食中的重要地位。
食材特性与选购要点
马兰头:有青梗、红梗两种,以青梗为佳,喜生于陌上埂边、田头、堤畔、河旁。开春时的嫩芽最为鲜嫩,带有近似菊叶的淡淡清香,清明前采摘口感最佳,过了清明后开始开花,口感和营养价值会下降。
香干:作为搭配食材,需选择质地紧实、豆香浓郁的香干,焯水后切成小丁,与马兰头的清爽相得益彰。
制作方法与步骤
食材准备:马兰头、香干、调料(如盐、生抽、香油、葱油、蒜末等)。
焯水过凉:马兰头洗净后焯水,水开后焯水二十秒即可,香干也需焯水;马兰头焯水后立即放入凉白开或纯净水中过凉,以保持碧绿色泽。
切配调味:将马兰头拧干水分后切成细末或小丁,香干切成小丁;可制作葱油汁(热油爆香葱花,加入盐、白灼汁等),或直接加入生抽、香油、蒜末等调料拌匀。
装盘造型:将拌好的马兰头装入小碗压实,倒扣在平盘上,形成整齐的造型。
食用价值与注意事项
营养价值:马兰头味辛、苦,性寒,有助于缓解内热过盛引起的咽喉肿痛,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胃蠕动,有润肠通便的作用;香干则富含钙质。
注意事项:生长在路边的野生马兰头可能受汽车尾气污染,建议谨慎食用;马兰头属于粗纤维和高草酸食物,肠炎患者和结石患者建议少吃;香干不宜与含有大量草酸的菠菜、葱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