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中学宛山湖校区:传承与创新的典范
天一中学宛山湖校区作为锡东新城未来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引领科技城发展、提升科技城教育、传承天一文化的使命。新校区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以及校园与社区的和谐共存。
设计理念
天人合一
新校区的设计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这与新城生态与科技和谐发展的规划相契合。校园设计旨在建立师生与自然、学习者与空间、现状与未来、文化与科技、校园与社区的共生语境,创造一个以人为本、复合集约、开放发展的新型学习空间。
共生校园
无锡自古以来就有丰富的园林和书院文化。新校区设计借鉴了园林和书院的构图手法,塑造了立体错落、开合有度的院落空间。中央花园作为核心景观,引入城市河道,形成蜿蜒的水景,象征着映山湖的精神传承。
一体校园
校园的教学综合区、运动区、生活区围绕中央花园展开,通过连廊、室外平台等紧密联系,实现了各功能区之间的高效联动。教学综合区包括教学楼、图书科技楼、艺术楼、行政楼、剧场和食堂,形成了一个多功能的“未来性”空间。
第二地表
穿梭于建筑之间的活动平台形成了校园的第二地表。地面与平台、屋面形成垂直的三个层次,有效缓解了校园交通压力,同时为校园注入了全新的空间体验,形成了“垂直的园林”。
校园布局
主轴与次轴
校园主轴从校门、校前广场、图书科技楼、中央花园转至生活区,轴线错落,院落参差,形成步移景异的空间效果。次轴自西向东由水景、中央花园至林中学堂、体育场形成。
教学综合区
教学综合区由教学楼、图书科技楼、艺术楼、行政楼、剧场和食堂组成。教学楼三栋排列,保证了教学的高效和严格的日照通风条件。图书科技楼功能围绕共享中庭展开,为师生创造了舒适的交流、展示空间。
运动区
体育馆设计考虑面向城市共享,设置于东北角,对内、对外形成出入口。面向球场的交流空间将看台、各类交流功能融为一体,营造出充满活力的室外非正式学习空间。
生活区
生活区围绕中央花园展开,通过连廊和室外平台与教学区和运动区紧密联系。生活区的设计注重舒适性和安全性,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特色空间
中央花园
中央花园是校园的核心景观,引入城市河道形成蜿蜒的水景。花园博雅大气,整体氛围静谧安宁,构建深远之境。
图书科技楼
图书科技楼功能围绕共享中庭展开,设有大台阶、跨层楼梯和学习广场,为师生创造了舒适的交流、展示空间。建筑底层布置图书馆,阅览空间灵活布置,强调开放性。
艺术楼
艺术楼中央布置1200人剧场,周边艺术教室围绕中庭展开,打造艺术综合体。剧场内景充满现代感和艺术氛围。
结构与材料
结构设计
校园建筑结构方正、有机,隐喻着天一中学的历史传承。建筑立面的造型元素与天一中学的校徽元素不谋而合。
材料选择
生态、安全的白色仿石涂料及铝板用于建筑外立面,隐喻天一中学宛山湖校区生机勃勃的发展趋势。充满张力的体育馆为城市街角增添了一抹亮色。
项目信息
- 项目名称: 天一中学宛山湖校区
- 项目类型: 教育建筑
- 方案设计: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方案设计负责人: 王文胜
- 建筑设计: 李增军、蒋汀婷、程熠、郭瀚辰
- 施工图设计: 无锡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施工图设计负责人: 黄若宇、黄铭慧
- 项目地址: 江苏,无锡
- 建筑面积: 约13.2万㎡
- 建设单位: 无锡市锡山区重点办、无锡宛山湖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摄影版权: 马元
天一中学宛山湖校区不仅是一个现代化的教育空间,更是传承与创新的典范。它将传统园林文化和现代科技完美融合,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舒适、开放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