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刷到一条动态:“和他认识三个月,突然发现聊天记录里的‘早安’变成了‘早’,睡前的长篇大论缩成了‘困了’。原来新鲜感走得这么快。”底下点赞的人排了长队,像一群在爱情里跌过跟头的同路人。

人人都在渴望一份“真诚的偏爱”。是生病时不用提醒就熬好的粥,是闹别扭时先低头的拥抱,是明知你有缺点,却依然觉得“你最珍贵”。

可现实往往是,我们被淹没在“虚伪的新鲜感”里——刚认识时秒回的消息,熟了之后变成“忘了看”;一开始记住你所有小习惯,后来连你不吃香菜都记不住;刚在一起时说“你的过去我来不及参与”,后来连“明天去哪”都懒得商量。

新鲜感这东西,像夏天的冰汽水,开瓶时滋滋冒泡,喝到最后只剩寡淡的甜。有人总以为新鲜感消失是因为“不爱了”,却忘了,真正的感情从来不是靠新鲜感续命。

就像老两口过日子,哪有那么多轰轰烈烈?不过是你记得我爱吃辣,我记得你怕着凉;是你把虾壳剥好放在我碗里,我把泡脚水端到你脚边。这些藏在细节里的“惯性温柔”,才是对抗新鲜感褪色的武器。

我们总说“刚认识的时候最好”,其实是怀念那个“愿意为对方花心思”的自己。刚认识时,我们会为了一次见面熨烫好衬衫,会为了一句回复反复修改措辞,会把对方的喜好偷偷记在备忘录里。可感情走到后来,我们慢慢懒得用心了:“都这么熟了,不用讲究这些”“他应该懂我的”。却忘了,爱情里最可怕的不是争吵,而是“懒得沟通”“懒得付出”“懒得珍惜”。

其实哪有什么“永远新鲜”的感情?不过是两个聪明人,把“新鲜感”变成了“归属感”。新鲜感是乍见之欢,归属感是久处不厌;新鲜感是“我想了解你”,归属感是“我想懂你”;新鲜感是“我喜欢你的优点”,归属感是“我接纳你的全部”。

别再抱怨新鲜感太短,也别总怀念刚认识的日子。不如从今天起,把“懒得”换成“愿意”:愿意花十分钟听他讲工作的烦恼,愿意在纪念日准备一份小礼物,愿意在平淡的日子里多说一句“我爱你”。

毕竟,真诚的偏爱从来不是等来的,是两个人一起,把“新鲜感”熬成“长情”的。就像酿一壶酒,刚开封时辛辣,放得越久,越醇厚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