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0阅读
  • 2回复

[美食做法]在双流平平地过一天,复制粘贴30年[38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2659
金币
311556
道行
2004
原创
2408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911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2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1小时前


我又来了嗷。
——今天的编辑 谭孃
之前在逛街的时候被网友问起,“双流有没有可以磨一下午的地方?
当然有,确切来说,在双流机场以左的老双流,处处都可磨阳光。
老双流,近彭镇新津,自然资源更盛,公园、河流密布,水土兴而有灵。除开最忙的大件路,生活气息更浓。
有专属的黄色公交车,从东升一路颠过牧华路,可以到达另一个截然不同的南门。

不提肥肠粉和兔头这两大金字招牌,老双流好像很难有叫得上号的馆子为外人所知。这里生活的人好像都自己在家做饭,更多因为工作学习和餐馆有关联,或是因为工作生活而开起了馆子,是为真正的社区店。
在老双流,从一条街头到招呼到街尾,好像也是件很容易的事。

餐馆就平平淡淡的,变成了一个人的一部分,再与其他人的人生,交叉互联。
在双流平平地过一天,以此复制粘贴30年。
郭辣面
三强东路二段39号附1号(近东升一中)
开了十多年的郭辣面,如今店面看起来也像是想要乘一乘连锁之风的感觉,标准化,整洁,还有自己专属的注册logo。
只看铺面,很难信它开了这么久,再一看招牌,能把字打三间铺面这么大,确是老馆子的底气

即便已过午间饭点,店内外还是零散坐了几个人,且来往不断,店铺焕新后只涨价1元,价格还是与时俱进中的相对实惠。

原来藏在深处的后厨现在搬到台前,三间铺面中的一间腾挪给它,明厨亮灶,橱柜也收拾得干干净净,以此看,煮出的面也必定干干净净。

招牌的干、汤辣面各来一份,即使是能吃辣的人也马不准第一次是否会被伤到,又点一小份番茄煎蛋面,也是简单但考手艺的一类。

面更是分了三类,韭叶面、扁细面和圆细面,没有特殊要求似乎一律默认第二种,幸好点单的口味都很适合,也不必为最爱的韭叶面而遗憾或伤心。

底料很干净,不同口味之间有外行看不出的细微差别,只是面对偶尔到来的镜头,还是显得生涩和不熟悉,我只好回位等候去了。

辣面的臊子是双椒肉臊,肉埋在海椒堆里成配角,仅突出一红一绿的不同。

干拌碗底留半碗汤,是我比较喜爱的搭配,如此来干拌完油顺,不必被纯辣裹挟感觉要胃穿孔,其次吃慢些也不忧虑面坨掉,反倒是汤汁愈发抱稳面条本身,入味,顺吞,很是润滑

汤辣面油气更足,加了更多红汤,反倒是掩盖了海椒臊子的特性,混为一谈了。

一边尝试几口就会为自己点了番茄煎蛋面的决定感到骄傲——铁打的人也会被逐渐上头的辣味降服,尤其是初见,更是掌握不好力度。

番茄煎蛋面很好,天然的番茄汤底,不带科技和酱料的气息,酸甜可口。提前煎好的蛋埋在碗底,用鲜滚的汤汁烫热,虽不够最新鲜,也还是整体得当。整体是雪中送炭的鲜美。
三代人传统冒菜
彭镇人民路一段60号(近艺体中学)
顾名思义,三代传承的小店,还是三代女性传承的小店
原址在街对面,现在搬到新的位置,堂子更大更宽敞。

又是错开饭点的一天,进门恰逢年轻的女儿和妈妈因经营起了争执:新一辈想用现代化点单工具避免高峰期做错客人的单,减少误差,老一辈则更相信脑袋的灵光,以及真诚与微笑是诚信经营的必杀技
在这条街上的几十年,来往的熟客都成了半路亲戚。


以冒菜闻名,是附近学校老师午间爱去的校外食堂,两大保鲜柜的荤菜素菜,尽显新鲜。
牛肉是必点的,也单拎出来独自有价,其他则是各取喜爱,荤素分开,排队下锅。


料台上佐料格外丰富,除了冒菜外,小吃也吸引人,春卷、抄手、凉面、黄凉粉,品类越做越丰富。


母女俩拌嘴完的结果是,仅剩母亲一人张罗零散的点单。即使杂七杂八积累起来还是种类复杂,但很明显这样的复杂对仍是顶梁柱的母亲来说,还显轻松。


菜先后秩序上桌,冒菜做的有点辣了,需要配和米饭多吃两碗。自己也拿少了,除开春卷,又冒险点了很想点的凉面和凉粉,结果都吃完了。



这家春卷与温江、新都、川北的风格又不一样,几乎无冲,仅靠大量红油与花生调味。米皮烙得蓬松透气,红油渗透进包裹的萝卜丝里,如再添醋,则味道更佳。


同样的红油花生加在凉面里,也是与碳水的结合,就显得厚重油腻一些,葱粒辛辣难解,还是需配醋。

黄凉粉热拌,竟也是辣味突出,不过好在焯水后碱味不重,也是下饭。

外摆胜过堂食,高峰期一定打堆堆,那时,家中的男性来打下手,一齐发力。

而街对面的老店,奶奶仍在经营,熟悉的地方熟悉的人,传承也需要慢慢过渡。
周蹄花
彭镇交通路二段224号
交通路和大件路一样,是对道路最直白的功能定义。
以前路上大车多,周蹄花的闻名,正是通过往来的一辆一辆大车,口口相传
后来彭镇老街又火起来,店在街入口的位置,成了彭镇必吃榜。

早上5点半到半夜3点的营业时间直接对标海底捞,几乎无休,店里却没什么年轻人,都是老辈子在战斗。

拉撑的营业时间倒不追求什么晚高峰,平摊下来,晚饭是一波,吃完夜酒来的是一波,其他时间零散也轻松,就像我们来的时候一样,嬢嬢们可以坐在门前吹吹风。

菜单是简单的,蹄花、三种汤,剩下都是拌菜,只用分量做区别。


以蹄花出名,却也因蹄花败。汤底寡淡,肉不够软烂,与曾经的粘稠、糊嘴、耙和,大相径庭,不仅不能和成都的蹄花打,放在本地也让人觉得差点意思。

倒是蘸碟还有几分意思,干,香,略带糊辣,成了蹄花的唯一解法


拌菜反而很有味道,拌拐肉拌肥肠,上桌不需要再攉转,红油本身也不油腻,味精盐巴都给得恰到好处,很是下饭

你看,磨一天时间其实还蛮简单的,要说还有什么,还可以去这里逛逛,双流嘛,彭镇嘛,常逛常新。

今日编辑 | 谭孃
本文系谈资“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2659
金币
311556
道行
2004
原创
2408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911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2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11小时前
Re:在双流平平地过一天,复制粘贴30年[40P]
双流的慢生活:从郭辣面到三代人传统冒菜

在双流,有一种悠闲的生活方式,让人可以在这里磨一下午的时光。老双流的生活气息浓厚,这里的人们似乎更喜欢自己在家做饭,而餐馆则更像是社区的一部分,与居民的生活紧密相连。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双流的几家特色餐馆,看看它们如何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郭辣面:老馆子的新面貌

郭辣面位于三强东路二段39号附1号(近东升一中),这家开了十多年的面馆,如今看起来像是想要乘一乘连锁之风的感觉,标准化、整洁,还有自己专属的注册logo。只看铺面,很难相信它开了这么久,但一看招牌,就能感受到老馆子的底气。

即便已过午间饭点,店内外还是零散坐了几个人,且来往不断。店铺焕新后只涨价1元,价格还是相对实惠。后厨现在搬到台前,明厨亮灶,橱柜也收拾得干干净净。

招牌的干、汤辣面各来一份,即使是能吃辣的人也马不准第一次是否会被伤到。干拌碗底留半碗汤,是我比较喜爱的搭配,如此来干拌完油顺,不必被纯辣裹挟感觉要胃穿孔。汤辣面油气更足,加了更多红汤,反而掩盖了海椒臊子的特性。番茄煎蛋面则是雪中送炭的鲜美,天然的番茄汤底,不带科技和酱料的气息,酸甜可口。

三代人传统冒菜:三代女性的传承

三代人传统冒菜位于彭镇人民路一段60号(近艺体中学),顾名思义,这是一家三代传承的小店,而且是三代女性传承的小店。原址在街对面,现在搬到新的位置,堂子更大更宽敞。

错开饭点的一天,进门恰逢年轻的女儿和妈妈因经营起了争执:新一辈想用现代化点单工具避免高峰期做错客人的单,减少误差;老一辈则更相信脑袋的灵光,以及真诚与微笑是诚信经营的必杀技。在这条街上的几十年,来往的熟客都成了半路亲戚。

以冒菜闻名,是附近学校老师午间爱去的校外食堂。牛肉是必点的,也单拎出来独自有价。料台上佐料格外丰富,除了冒菜外,小吃也吸引人。春卷与温江、新都、川北的风格不一样,几乎无冲,仅靠大量红油与花生调味。凉面和凉粉则显得厚重油腻一些,但也是下饭的好选择。

周蹄花:彭镇必吃榜

周蹄花位于彭镇交通路二段224号,交通路和大件路一样,是对道路最直白的功能定义。以前路上大车多,周蹄花的闻名,正是通过往来的一辆一辆大车,口口相传。后来彭镇老街又火起来,店在街入口的位置,成了彭镇必吃榜。

早上5点半到半夜3点的营业时间直接对标海底捞,几乎无休。菜单是简单的,蹄花、三种汤,剩下都是拌菜。以蹄花出名,却也因蹄花败。汤底寡淡,肉不够软烂。倒是蘸碟还有几分意思,干、香、略带糊辣。拌菜反而很有味道,红油本身也不油腻,味精盐巴都给得恰到好处。

结语

在双流磨一下午的时间其实还蛮简单的。郭辣面、三代人传统冒菜和周蹄花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些餐馆不仅是吃饭的地方,更是社区生活的一部分。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老双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下次去双流的时候,不妨去这些地方逛逛,体验一下慢生活的乐趣。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7454
金币
294462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23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29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8小时前
郭辣面:老馆子的新面貌
郭辣面作为一家有着深厚底蕴的老面馆,近年来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实现了老馆子的新面貌。以下是郭辣面转型的具体措施:

1. 菜品调整与创新
郭辣面在菜品上进行了精心调整,推出了会员菜,调整形式,让利广大食客,让客人能够切实感受到性价比,企业由此去谋求增量。此外,郭辣面坚持探寻陕西地方的美食以及文化,从地道的食材入手,结合陕菜的烹饪技法,将东府菜作为主打特色,保证菜品质量,使顾客能够吃得放心、舒心与安心。

2. 食材选材与加工工艺
郭辣面在食材选材和加工工艺上始终保持高标准,例如每家店内的豆芽必须是自己生发;春季时他们在渭南山上采摘的野菜,灌装后进行售卖,销量也颇为可观。这种对食材的严格把控和独特加工工艺,使得郭辣面在众多面馆中脱颖而出。

3. 文化赋能与客户体验
郭辣面通过提升会员体验感,向客人讲解并展示菜品故事,例如通过向客人展示油泼辣子的过程,并当场赠送油泼辣子等形式,增添客户的体验感与参与感,从而维系了与客户的粘度。

4. 服务与营销创新
郭辣面在服务方面加大培训力度,让服务更为贴心,最终达成员工、企业、顾客都满意的状态。在营销方面,郭辣面利用如高德、抖音、小红书等平台迅速推广并引流,增加品牌的曝光度,打造属于自己的私域流量,线上引流,线下沉淀,为以后的艰难日子做好准备。

5. 品牌定位与市场应对
面对餐饮市场的内卷,郭辣面依托于文化的深厚沉淀,通过名人题写的匾额、红木制成的桌椅、东府特色地域文化的装饰等元素,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从而不惧内卷,坚持自己的品牌定位不动摇。

通过这些创新举措,郭辣面不仅保留了传统美食的精髓,还成功吸引了年轻消费者的关注,实现了老馆子的新面貌。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