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阅读
  • 1回复

[疾病预防]儿童患癌率飙升!医生呼吁:这些东西少给孩子吃!危害大 [8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2068
金币
306999
道行
2004
原创
2406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98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2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5小时前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5-07-27) —


昨天我的门诊来了一位面色凝重的妈妈,她6岁的儿子刚被确诊为白血病。"医生,我们家没有癌症病史,孩子怎么会得这种病?"这样的问题我越来越常听到。

近十年来,儿童癌症发病率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这个数字令人心惊。很多家长不知道,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无害的零食和饮料,可能正悄悄威胁着孩子的健康。

记得去年夏天,我接诊的小明一家人,他们刚从游乐场回来。小明手里拿着五颜六色的棒棒糖,脸上还沾着番茄酱。他妈妈得意地说:"我家孩子特别乖,只要答应给买零食就什么都听话。"

殊不知,这些含有人工色素的食品正是潜在的健康炸弹。根据中国疾控中心2023年的调查,高达73%的儿童每周至少摄入5次含有人工添加剂的食品。

前不久《中华儿科学杂志》发表的研究显示,长期大量摄入含苯甲酸钠、柠檬黄等添加剂的儿童,其免疫系统功能显著下降。

这些添加剂可能干扰细胞DNA的正常复制过程,增加基因突变的风险。我国每年新增儿童癌症病例约4万例,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与不良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医生,难道棒棒糖也不能吃吗?那孩子爱吃的零食还有什么能吃?"家长们经常这样问我。问题不在于吃不吃,而在于吃什么、怎么吃。

加工肉制品中的亚硝酸盐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一级致癌物,而这些物质在香肠、火腿、培根等孩子们喜欢的食品中含量不低。

上个月,我的侄子过生日,姐姐准备了一大桌子"孩子们爱吃的食物":汉堡、薯条、炸鸡、可乐、彩色糖果。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的样子,我心里直打鼓。

这些食物不仅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还富含精制糖和各种食品添加剂。中国营养学会的研究证实,高糖饮食会促进癌细胞生长,而大量摄入反式脂肪会增加炎症反应,为癌症提供有利的生长环境。

有家长会说:"偶尔吃一次应该没事吧?"问题是,现在的"偶尔"已经变成了"经常"。据北京儿童医院的统计,城市儿童平均每周摄入加工食品的次数从2010年的4.2次上升到2023年的8.7次。孩子们的味蕾正被这些超加工食品"绑架",对天然食物越来越没兴趣。

小李一家来我诊室做健康咨询时,他们5岁的女儿已经出现了肥胖问题。我询问她的饮食习惯,发现她几乎每天都喝含糖饮料。

研究表明,每天饮用含糖饮料的儿童,未来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25%,而糖尿病患者罹患某些癌症的概率比普通人高1.5至2倍。这些数据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前段时间网上热传一个视频:一位父亲给刚做完化疗的孩子带来一大包零食,说是"补偿"孩子受的苦。评论区里有医生忍不住留言:"这些食物可能正是孩子生病的元凶之一啊!"

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显示,约30%的儿童癌症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预防,其中饮食因素占据重要位置。

"那到底该怎么吃?"有家长会问。其实答案很简单——回归自然。上周末我陪侄子去农贸市场,他对各种蔬菜水果的颜色和形状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

回家后,我们一起做了水果沙拉和蔬菜汤。孩子参与食物准备的过程,自然会增加对健康食品的接受度。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的实验证明,让孩子参与食物制作,可以提高他们对蔬果的接受度高达60%。

有位资深营养师跟我分享过一个观点:"给孩子的不是食物,而是未来的健康密码。"过多摄入人工色素、防腐剂、甜味剂的食品,相当于给孩子的基因健康埋下了定时炸弹。浙江大学医学院的一项长达8年的追踪研究发现,儿童时期养成的饮食习惯,有85%会持续到成年。

上个季度我参加了一个儿科肿瘤专家研讨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儿童癌症发病率上升与环境污染和饮食习惯变化密切相关。尤其值得警惕的是,某些食品添加剂对儿童发育中的器官和系统危害更大,因为他们的代谢和排毒能力尚未完全发育成熟。

曾经有个8岁的小患者问我:"医生叔叔,为什么我不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吃各种好吃的东西?"我告诉他:"因为真正好吃的东西是大自然给我们的礼物,而不是工厂加工出来的。"健康的味蕾是需要培养的,就像我们需要学习分辨真假一样

作为医生,我想对每位家长说:请珍惜孩子的每一顿饭。少给孩子吃加工肉制品、含糖饮料、人工色素食品、高盐零食和油炸食品。孩子的健康不仅关乎一个家庭的幸福,更决定着民族的未来。千万不要等到疾病来临,才开始后悔今天的饮食选择。

让孩子远离癌症,从改变餐桌开始。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基于科学研究的忠告。健康的孩子才能撑起明天的蓝天,而健康的饮食习惯则是筑梦未来的基石

本文内容基于权威医学资料及临床常识,同时结合作者个人理解与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虚构或情境模拟,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相关健康科普知识。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与治疗,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 《中华儿科学杂志》2023年第45卷:《儿童饮食结构与免疫系统发育关系研究》

2.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2023中国儿童青少年饮食行为调查报告》

3. 《中国肿瘤》2024年第3期:《环境因素与儿童肿瘤发病关联性分析》

4. 浙江大学医学院:《儿童饮食习惯长期追踪研究(2015-2023)》

5. 国家癌症中心:《2023年中国癌症防控报告》


1条评分金币+22
xian209 金币 +22 - 58分钟前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2068
金币
306999
道行
2004
原创
2406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98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2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4小时前
给这位妈妈的回答可以分成三步:先解释“为什么”、再给出“怎么办”、最后留下“希望”。

一、为什么孩子会得白血病——把科学讲成她能听懂的话  
1. 儿童白血病 90% 以上是“散发性”,也就是没有家族史,和基因突变、环境暴露有关。  
2. 突变不是一次完成,而是“多击”过程:先天易感 + 后天诱因。诱因里,高剂量放射线、苯系化学物、某些病毒(如 EBV)被证实,但日常饮食中长期摄入大量人工添加剂、亚硝酸盐、反式脂肪、精制糖,会在体内制造慢性炎症和氧化应激,相当于给“第二击、第三击”添了柴火。  
3. 国家癌症中心数据:约 30% 的儿童癌症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预防,饮食因素占大头。也就是说,不是“吃一根棒棒糖就得病”,而是“长期高频率吃加工食品”会提高整体人群的风险。

二、现在该怎么办——给一张可执行的“换食路线图”  
1. 立即减量:把家里现有零食分成红、黄、绿三堆  
   • 红:香肠、火腿、培根、彩色糖果、汽水——先停两周。  
   • 黄:蛋糕、饼干、果汁饮料——每周限 1 次,每次孩子拳头大小。  
   • 绿:新鲜水果、原味坚果、无糖酸奶——随时可吃。  
2. 建立“健康零食盒”:  
   • 洗净切块的苹果、胡萝卜条+自制酸奶蘸酱;  
   • 小袋原味每日坚果(无盐);  
   • 冻葡萄或香蕉块当“天然冰棍”。  
3. 让孩子参与采购和做饭:研究表明,孩子亲手洗过、切过的蔬菜,接受度提高 60%。  
4. 读标签:教妈妈看配料表里是否含“苯甲酸钠、柠檬黄、日落黄、亚硝酸钠”,出现任意一个就放回货架。  
5. 固定喝水杯:家里常备凉白开或柠檬片水,减少含糖饮料诱惑。

三、留下希望——把焦虑转成行动  
“白血病不等于绝症,儿童急淋白血病五年生存率现在已超 85%。接下来最重要的是规范治疗 + 提升整体免疫力。把今天的饮食调整当成治疗的一部分,也是在帮孩子的身体‘修城墙’。我们一起从下一顿饭开始改变。”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