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年龄增加,体质下降,是自然规律。很多老年人出现头晕、盗汗的现象,要警惕,可能是血压升高的预兆!

《黄帝内经》有言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
老年人肝肾渐亏,更易因阴阳失衡引发高血压。因为肾藏精,肝藏血,二者互为滋养。若肾阴亏虚,水不涵木,则肝阳上亢。阴液不足,虚火内生,扰动清窍,发为眩晕、头痛。简单来说,肝肾阴液逐渐亏损,就像一个花园的灌溉能力逐渐下降,那么土地就干旱,树木也会失去滋养,变得干枯,这时一点火苗就可能点燃枯枝,肝阳亢逆就像火苗一样升腾而起。而火焰燃烧花园的氧气,继而花园内的气压失衡,那么高血压就发作了。

《景岳全书》所言:“虚证之治,贵在调补,不可速攻。”
曾经有个王奶奶,72岁,退休教师,高血压10年,最高压达160/94mmHg,喜欢吃腌制品,退休后久坐,情绪焦虑。
通过诊察,我发现她面色潮红,眼睑浮肿,舌红少津有裂纹,听她说话也是简洁、短促,自述夜间盗汗,腰膝酸痛。脉象弦细数,尺部弱。
辨证:肝肾阴虚,虚阳上亢
我参考用杞菊地黄丸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方,主方我用的熟地黄、山茱萸补肾填精。龟甲胶滋阴潜阳,固摄下焦。平肝息风还是用天麻、钩藤,清肝热、降血压。杜仲补肝肾,强筋骨。怀牛膝导热下行,缓解头晕。茯苓防健脾利湿,滋腻碍胃,助水液代谢。根据个人情况,用量有所调整。

多吃黑芝麻、银耳、山药等滋阴食材
1月后复查:眩晕减轻,盗汗减少,加龟甲胶量(始避免滋腻碍胃)。3月后再查,腰膝有力,睡眠改善,停用西药(氨氯地平),仅以中药维持,血压稳定在130/80mmHg。半年后:血压平稳,血脂正常,嘱咐日常少盐,多吃黑芝麻、银耳、山药等滋阴食材,维持健康
总结:老年高血压的肝肾阴虚证,往往都有病程持续时间长的特点,本身是肝肾阴虚引起,所以忌讳滥用短效药物,恐更损肝肾。唯有缓图其本,方可收长久之效。
(仅作医学交流科普,不可按方自用,如有不适,请及时寻求线下专业医师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