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林布依景区,位于贵州兴义市赵家渡村,距离市区十余公里,毗邻东峰林景区,地处世界地质公园核心区,以锥状喀斯特地貌(孤峰、石笋、石芽、漏斗、溶洞等)为自然背景,集地质景观、民族风情和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喀斯特峰林地貌与布依族文化结合,依山傍水建造600余栋布依族传统民居(如吊脚楼、合院、鹅卵石房等),展示蜡染、刺绣、八音坐唱等数十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期举办布依婚俗巡游、舞狮表演等活动,形成“山水为形、文化为魂”的独特景观。
如同多数景区,这里也得乘坐一段景区电瓶车,好在无需排大队,距离也不是很长。
山道弯弯,两座山丘之间有一座石砌门洞,该是进入山寨的大门,形似残缺,看着很新。
圆润的山头之上建造了一座楼阁(抑或布依族的吊脚木楼),倒也相得益彰,不显突兀。
兴义市以万峰林闻名,这是中国西南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被称为“天下奇观”。圆圆鼓鼓的山包起伏不定,连绵不绝,煞是可爱。
有山有水,当为绝配,布依族木制吊角楼依偎在青山绿水间,如同风景画一般。
村寨里建有布依风情街、浪哨湖等特色文化板块,提供非遗技艺展示、歌舞表演、织布染布等沉浸式体验,夜间还有打火花表演。
一座玲珑宝塔
一条鲜花瞩目的船,这是个水上咖啡茶馆。夜幕降临后,我们坐在这条船上欣赏了精彩的打铁花表演。
景区以“水”为中心,依山建造了600余栋各种形态的布依族民居。
一座石拱桥横跨于河上,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过石桥,河对岸也是一条街。布依族有着依山傍水聚居方式,房屋依山而建,都是布依族传统木结构建筑。
都说“桂林天水甲天下”,毫不夸张地说,这里的山水、田园可以与之媲美。
河畔垒有一段石墙,形状像城墙,墙体上开了几个形状不一的圆洞,显然属于设计出的景观,不过放在这里很耐看,拍照尤其上镜。
山边的房屋似乎都像是新建的,木结构吊脚楼,有的尚未完工,景区2024年2月才开园试运营,全然是一处新开发的景点。
临街的店铺业已营业,美食餐厅居多,可品尝酸笋牛肉、腊肉等,也有若干民族特色文创店。
月亮桥,造型漂亮,用青砖拼出纹饰。
一条主街,木屋黑瓦,石板铺路。
一座砖砌的大门,圆弧形中有变化,设计使然,但很耐看,如果与月亮桥搭配,该叫月亮门才是。
走过月亮门,迎面是几个柱状形砖塔,外墙上布满网状格栅,夜间灯光点亮后特别漂亮。
依山面水的布依族村寨,美得像画,世外桃源一般。
走过月亮桥,来到河对岸,穿过高高大大的木门楼,又是一条店铺鳞次栉比的主街,有纺织、蜡染、竹编等独具特色的布依族传统手工,也有各种小吃,让游客切身感受到布依族文化的动人魅力。
暮色渐临,灯光渐次点亮,夜幕逐渐降临。
石板路上走一遭,不需进店,浏览一番就好。
月亮桥灯光打开,桥身与倒影完美融合,呈现出三个发光的圆,好似比肩而立的三个圆月。
Play Video
天色更暗,灯光更亮,布依族山寨逐渐进入夜景模式,河面上映出阑珊灯火的倒影。
刚才看到的砖塔也点亮灯光,凸显挺拔、曼妙的腰身,发出橘黄色的暖光,顿显颜值倍增。
漫水桥上一道蓝色的景观灯,与周围灯光形成对比,一抹耀眼的亮色。
侧着看月亮桥,又像弯弯的月牙,一座名副其实的月亮桥。
夜间演出开始,有布依婚俗巡游、八音坐唱、布依戏等,生动展示了布依族生产生活场景和民俗风情风物。
走的有些累了,我们在鲜花船上落坐,休息并等待打铁花表演开始。(事先已探明,打铁花就在石桥之上,花船距石桥不足百米,可谓最佳位置。)
20点整,打铁花表演开始。两个火轮飞转,在夜空中舞动出美丽的图案。
石拱桥上,两名铁匠用柳木勺舀起熔化的铁水,对着高空抛洒,1600摄氏度的金红色铁液瞬间炸裂,化作万千流星穿透夜幕,犹如千树万树梨花开。
几年前在徐州台儿庄也曾观赏过打铁花表演,同样美轮美奂,精彩异常。
疑似银河落九天,美不胜收。
视频
Play Video
兴义市附近的著名景点:万峰林(蓝色线)、马岭河峡谷(红色方块)、万峰湖(红圈)。
峰林布依景区,并非完全是人造景区,而是依托当地特有的自然风光和布依族文化打造的文旅融合项目,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布依族民俗博览园。
景区内的喀斯特峰林、田园、河流等均为天然形成,而非人造;景区周边有多个布依族村落,村民世代居住于此,保留着布依族的建筑、服饰、歌舞等文化遗产;景区内的非遗项目,如八音坐唱、手工扎染,文化元素也是真实存在,并非凭空虚构。
峰林布依景区宛如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游览过后,体验感极佳,点一个大大的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