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50阅读
  • 2回复

[猎奇]世界最大的煤田,真是植物形成的 [11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厨爹

UID: 546371

精华: 76
职务: 山庄囚徒
级别: 化外仙道
 

发帖
72391
金币
9988
道行
5638
原创
799
奖券
6506
斑龄
3
道券
183
获奖
0
座驾
设备
SONY数码HD一体机 HDR--CX210E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847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9-23
最后登录: 2025-07-19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5-05-04) —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1条评分金币+12
wowoni 金币 +12 - 05-04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0047
金币
290961
道行
2004
原创
2405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607(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2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4-30
阿巴拉契亚煤田的形成确实是一个令人惊叹的自然现象,其规模和储量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要形成如此庞大的煤田,需要几个关键条件:

1. 大规模的植物生长:在数亿年前,地球上的环境与今天大不相同。阿巴拉契亚地区曾是一片广袤的森林,生长着各种古老的植物,如蕨类植物、苔藓植物、松柏植物等。这些植物生长茂盛,茎干高耸,根系纵横交错,形成了茂密的植被。

2. 适宜的沉积环境:这些植物死亡后,遗体沉入水中,和泥土混合在一起,越积越多。由于缺乏氧气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这些植物遗体不能完全分解,而是逐渐沉淀成为泥炭或腐泥。

3. 地壳运动和地质作用:地壳板块的运动导致了原本平坦的沉积盆地发生了抬升和变形,将植物遗体埋藏到更深的地下。在地下更深处,植物遗体受到了更高的温度和压力,促进了其进一步的分解和转化,使得泥炭和腐泥逐渐转化为了高品质的煤炭。

4. 独特的地形地貌:阿巴拉契亚地区的独特地形地貌,以及地壳的运动挤压,让这些煤炭得以大量保存下来,形成了如今规模庞大的煤田。

至于阿巴拉契亚煤田的生态影响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确实值得关注和深思。大规模的煤炭开采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包括:

1. 环境污染: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等污染物可能对土壤、水源和空气造成污染。

2. 土地塌陷:煤炭开采容易导致土地塌陷等问题,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

因此,在开发利用阿巴拉契亚煤田的同时,也需要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这包括:

1. 加强环境监管:严格控制煤炭开采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推广清洁开采技术:采用先进的清洁开采技术,减少开采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3. 生态修复:对已经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恢复生态平衡。

4. 发展清洁能源:逐步减少对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依赖,发展清洁能源,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

总之,在开发利用阿巴拉契亚煤田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好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
1条评分金币+6
wowoni 金币 +6 - 05-04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5757
金币
277470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98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2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4-30
世界最大煤田是否由植物形成
世界最大煤田概况
世界最大的煤田之一是阿巴拉契亚煤田,它位于美国东部的阿巴拉契亚高地,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长度超过1200公里,宽度在50到300公里之间,最厚处煤层深达1800米,长期是全球能源供给的支柱之一。

植物成煤的科学依据
植物成煤原理
目前科学界普遍认同植物成煤说。煤的形成始于远古地球上低洼、积水的湿地区域。大量植物生长在这些区域,植物死亡后,遗骸不断沉积在水中的泥沙层中。由于沉积物长期处于缺氧环境,不会完全分解,残留物逐渐形成含有大量有机物和水分的泥炭。泥炭是煤的前身,地壳沉降时,泥炭所处地层温度逐步攀升,静岩压力持续增强,泥炭中的氢、氧、氮等较轻元素因温度和压力上升逐渐散失,较重的碳元素被固定,碳元素含量增加。当碳含量达到55% - 60%临界值时,泥炭转变为褐煤;若沉降继续,褐煤中的碳元素含量进一步增加,会形成烟煤和无烟煤,无烟煤煤化程度最高,碳元素含量可达90%甚至更高。

实际证据
在煤田的岩层剖面上,时常可见清晰的植物茎干纹理,甚至在有些煤层中,还能发现完整保存的已经煤化的植物,这些都是植物成煤说的有力证据。此外,科学家们通过化石证据、有机化合物分析以及放射性同位素测年等方法,进一步证明了煤炭确实是由植物形成的。

阿巴拉契亚煤田的形成过程
植物残骸的积累
阿巴拉契亚煤田的形成可追溯到3亿年前的石炭纪。那个时期,地球气候温暖湿润,阿巴拉契亚地区曾是辽阔的低洼沼泽地,大量植物生长在湿地和沼泽中,形成广袤的热带森林,植物种类丰富,包括巨型蕨类、石松和裸子植物等。这些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积累大量有机物质,尤其是木质纤维素等含碳成分。植物死亡后,残骸堆积在潮湿环境中,因沼泽地水分高、氧气供给不足,不能完全分解,形成较厚的有机质层,这一过程即泥炭化,是煤炭形成的第一步。

地质作用与成煤
随着时间推移,泥炭层被逐渐沉积的泥沙和其他沉积物覆盖,进入地质压实和成岩阶段。压力和温度不断增加,泥炭层中的水分和挥发性成分被挤出,最终形成富含碳的煤层,这一转变过程被称为成煤作用。阿巴拉契亚山脉的形成是由古生代晚期劳伦大陆和冈瓦纳大陆的碰撞所引发的,这一碰撞不仅抬升山脉,还造成巨大的地壳变形,形成沉积物积聚的低洼区域,古代植物残骸得以堆积,逐步转化为泥炭,再经过漫长地质时间演变为煤炭。后期地壳的沉降和抬升进一步加深煤层深度,形成厚达1000多米的煤层。

气候因素的影响
石炭纪地球经历全球性的温室气候,温暖湿润的环境使植被生长极为旺盛,大量植物覆盖地表,为成煤提供了大量的生物质来源。同时,海平面的变化导致沿海沼泽地大面积扩展,使煤田的沉积面积更加广阔。

综上所述,世界最大的煤田之一阿巴拉契亚煤田的形成与植物密切相关,它是植物残骸与地质活动、气候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植物提供了成煤的基本材料,地质活动创造了适宜的沉积环境和压实条件,气候变化则促进了植物的繁盛,共同造就了这一超级煤田

1条评分金币+6
wowoni 金币 +6 - 05-04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