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7阅读
  • 2回复

[奇观]挪威博物馆,发现罕见照片!清朝最远的城市 [19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31201
金币
142264
道行
20023
原创
757
奖券
77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21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5-01

在100多年前,中国清朝的北部边境,有一座清朝与俄国交界的城市,因为与俄国贸易往来频繁,变得十分繁华。
这座城市的名字,听上去十分奇怪,叫作“买卖城”。不过,在更早的年代,这个城市叫作“南恰克图”,位于乌兰巴托以北。
然而,可惜的是,在上世纪20年代,这座繁华的边境城市,却被一场无情的大火烧毁。从此,这座城市永久消失,世间再也没有“买卖城”了。
再到后来,买卖城所属的区域,已经属于外蒙古,不再属于中国了!
不过,早在1913年,有一位叫迈门的挪威探险家,同时也是一位资深的摄影爱好者。在112年前,迈门使用专业相机,拍摄了当时属于中国的买卖城。
这批珍贵的照片,曾经失传100年之久,直到2016年挪威探险家迈门的后代,把照片捐献给奥斯陆博物馆,这些照片才重见天日。

1913年,买卖城的三位壮年男子,其中两位正在玩摔跤游戏。那个时候,这座边境城市有很多人:蒙古族人、满族人、汉人、俄国人……

买卖城的一座戏园子,台下的观众非常热闹,跟当时的中国其他地方没什么两样。

买卖城,一位牵马的大爷,在马背上挂着一支步枪。

买卖城的一座城门,建筑风格十分优雅,上面写着4个大字:慈云护佑。

在一个豪华建筑门口,一位壮硕的蒙古族年轻人,牵着他的两个孩子。

买卖城的一个商品交易市场,卖的都是清朝和俄国贸易的产品。

买卖城的另一座城门,虽然位于外蒙古地区,但建筑还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样式。

作为清朝与俄国贸易的重镇,买卖城经常有来自华北地区的骆驼商队。

从高处俯拍的买卖城照片,一些建筑有一些满族的风格。

买卖城的一座宅子,围墙是使用木头材质,跟其他地方的风格不太一样。

1913年,买卖城的郊区,还可以看到很多蒙古包。

1913年,买卖城的一座寺院,看上去装饰十分奢华。

虽然买卖城位于草原极北地区,但当时的建筑,还是典型的中国传统风格。

在一个破旧的房子前,一个扎辫子的大爷,正在晒太阳。

尽管是112年前,当时的买卖城已经有金融街了,生意人经常需要借贷。

买卖城一位持枪人员,我们无法得知,他是一名警卫还是一名猎人?

买卖城一位持枪的大爷,从他的枪、刀和鞋子来看,有一些外国的元素。

一位俄国商人开的药店,门口招牌上使用了多种文字:汉字、俄语、满语、蒙古语。在本文首图中,可以清晰看到这些文字。
以上,就是1913年的中华故土——“买卖城”,一座后来消失的繁华城市!不过,从摄影师迈门拍的老照片中,我们依旧能感受到,这座边境城市曾经是如此繁华!
“买卖城”被大火烧毁后,外蒙古并未重建这座城市,而是在故地的南部,新建了一座名叫“阿勒坦布拉格”的城市,跟“买卖城”实际上没有关系了。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31201
金币
142264
道行
20023
原创
757
奖券
77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21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5-0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4-28
挪威博物馆未在资料中出现相关内容
目前搜索结果中没有关于挪威博物馆发现清朝照片的信息,也未提及清朝最远的城市。不过,法国的一些博物馆发现了不少罕见的清朝照片,这些照片反映了清朝不同地区的风貌,下面可以从这些照片来了解清朝部分城市的情况:

清朝的北京
1905 年,法国摄影师 Tignol Lucien 拍摄了一批北京街头照片。北京东便门有很多清朝人在河边玩耍,但他们穿着长袍行动不太方便;广安门城楼两边只有简易棚子,售卖点心、凉茶、烧饼、冰糖葫芦等;老北京街头有老字号“乾开斋”,还有摆在街头的简陋饭店;街上能看到骆驼、马和驴,但没有汽车;还能见到出殡队伍,从送葬规模看可能是达官贵人的葬礼;也有瘦弱的乞丐,且马路是土路,遇阴雨天会坑坑洼洼,马车还会陷入泥坑。

清朝大西北城市
兰州
1908 年照片展示,兰州城的牌坊十分雄伟,但街头马路是土路。白塔山附近两名地方府衙工作人员连制服都没有,显得寒酸。黄河上人们依靠浮桥通行,镇远桥由许多船只组成,铺上木板供行人通过,浮桥两侧建有将军柱用于拴住铁链,防止被大水冲走。兰州浮桥非常拥挤,当时没有汽车,只有运货的手推车。兰州城内还有一个看似火车头的大型锅炉,在清朝属于高科技。此外,西北人民的房子多是原始的简陋平房。

其他村庄
1906 - 1908 年间,法国摄影师奴埃特在中国大西北考察时拍摄的照片显示,大西北的村庄里人们过着清贫的慢节奏生活。集市上有很多卖哈密瓜的农夫,也有说书的艺人,还有补皮鞋、补铁锅、修雨伞、磨剪刀等修补匠。一位衙门工作人员穿着昂贵的丝绸官服,而普通百姓穿着虽破旧但还算整齐。有村庄里一座小楼房上写着“振泰成记”,还有一位 104 岁身体仍很硬朗的老奶奶。

清朝新疆
1906 年,法国人查尔斯·努埃特(所在考察团负责人是汉学家伯希和)拍摄了新疆的照片,但搜索结果未详细描述照片中新疆城市的具体样子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48115
金币
114459
道行
1994
原创
2396
奖券
2610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437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5-01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4-28
  上文提到的“买卖城”实际上是历史上著名的“恰克图”(Kyakhta),它位于今天的俄罗斯和蒙古国的边界上。在清朝时期,恰克图是中俄两国之间重要的贸易城市,因其地理位置在南恰克图(今属蒙古国)和北恰克图(今属俄罗斯)之间而得名。由于频繁的贸易往来,这座城市曾经非常繁华。

  关于“买卖城”被大火烧毁的说法,这可能是指历史上恰克图经历的一次灾难。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城市可能遭受过火灾的破坏,但“买卖城”并没有因此而完全消失。实际上,恰克图的历史一直延续至今,尽管它的地位和重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国际关系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

  至于上文提到的“阿勒坦布拉格”,它确实是在恰克图附近建立的一个现代城市,但它并不是恰克图的直接继承者或重建版本。阿勒坦布拉格的发展与恰克图的历史是分开的,它们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和背景下的城市发展。

  挪威探险家迈门拍摄的照片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让我们能够一窥百年前的恰克图风貌,感受那个时代的繁华与多元文化交融。这些照片不仅记录了城市的建筑和街道,还捕捉到了当时居民的生活场景,是研究历史和文化交流的宝贵资料。

  总的来说,“买卖城”即恰克图的历史是一段复杂的国际交流史,它见证了中俄两国间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虽然历经变迁,但它的故事和影响至今仍在继续。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