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谷粉丝 |
2025-06-19 13:31 |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吓人?但这是实话。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全国高血压患者超过3亿,每年因高血压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300万人。关键是,大多数人,连自己血压高都不知道。 那问题来了:除了降压药,还有别的办法能帮我们控制血压吗? 这时候,维生素B2,也叫核黄素,悄悄登场了。它不像钾、钠那么有名,不像维生素C那样“网红”,但它在高血压的防控中,作用不容小觑。

我们先说点“人话”——血压高,简单理解,就是血管太紧张、太“堵”,心脏就得更用力地把血液泵出去。 而维生素B2,正是帮助我们身体里一些关键酶正常工作的“燃料”。这些酶参与了血管扩张、代谢调节、抗氧化防御等多个环节。缺它,血管就会“生锈”、不灵光,长此以往,血压就开始慢慢飙升。 更关键的是,维生素B2还影响到一种叫“一氧化氮”的物质生成,它是血管的“天然扩张剂”。B2缺了,这玩意儿就少了,血管一收缩,血压自然上去了。

当然不是。 2023年发表在《中国临床营养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指出:维生素B2摄入量较高的人群,其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低于摄入量不足的人群5-8mmHg。这不是小数目,对于高血压人群来说,5mmHg的下降就可能意味着中风风险下降10%以上。 更早的研究也发现,在维生素B2缺乏人群中,补充B2后能明显改善血压指标。 特别是在一类特殊人群——携带MTHFR基因突变的人群中,维生素B2的作用更明显。这个基因会影响体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间接导致血压升高,而B2正好可以调节这个过程。

别以为你吃得好、喝得好,就不会缺B2。维生素B2是“娇气”的营养素,怕光、怕热、怕碱。 炒菜时间稍长、光照时间稍久,它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现代人常吃精加工食品、外卖多、蔬菜肉类摄入不均衡,B2缺乏在城市人口中其实非常常见。 缺它会有什么表现?口角发炎、嘴唇干裂、眼睛疲劳、皮肤粗糙……这些你以为是“上火”,其实是维生素B2在喊救命。

别以为买瓶维生素B2片往嘴里一塞,一切就搞定了。补B2,也讲方法。 它是水溶性维生素,不能储存,吃多了就排出去。所以要“少量多次”地吃,而不是“猛补一顿”。 单补B2效果有限,必须配合B6、叶酸、B12等“亲戚”一起上阵。它们在代谢过程中是“搭档”,少了谁都不行。 很多人光吃维生素片,却不注意饮食,效果自然不会太好。

维生素B2的天然来源其实不少,关键是你吃不吃得够。 动物肝脏是B2的“王者”,比如猪肝、鸡肝,一小块就够你一天所需。 蛋类、奶制品、瘦肉也是好来源。素食者也别担心,绿叶蔬菜、蘑菇、豆类也含有B2,只是含量没那么高,需要吃得更有策略。 注意:维生素B2怕光,牛奶如果暴露在阳光下几个小时,B2含量会明显下降。所以别把牛奶放窗台上晒。

有些人群更容易缺B2: 如果你属于这些人群,又有血压偏高的趋势,补B2就是你该认真对待的事。

这里必须强调一点:维生素B2对高血压有帮助,但它不是降压药的替代品。 对于已经确诊高血压的人来说,遵医嘱用药是第一位的,营养补充是辅助,不能本末倒置。 很多人一看到“维生素可以降压”,就停药转吃保健品,这是非常危险的。 我们总觉得维生素只是“补一补”,但在身体里,它们管的事比你想象得多。 维生素B2不是让你马上降10个血压单位的“猛药”,它是那种默默修修补补、让你血管更年轻、代谢更顺畅的“幕后英雄”。 今天不缺,明天不缺,未来你就少得一场中风、多活几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