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zsf:这大早上的,真热 (2025-07-17 10:11)
jzsf:酷暑难耐,就这 (2025-07-17 10:12)
jzsf:现在的天气很难做到心静自然凉 (2025-07-17 10:15)
zjjwjiang:四大发明之印刷术31。东汉拓印(2):于是就有人发明用纸和墨拓去印碑文,供给人看,不用再抄。印刷的发明就是为了满足文字与图画大量复制和广泛传播的要求。从中国的印刷史看,拓印先于雕版,待到轻便省力和易于操作的雕版印刷一出现,拓印更多去为书法与考古服务,不再有印刷的 .. (2025-07-17 10:23)
zjjwjiang:四大发明之印刷术32。雕版印刷(1):雕版印刷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将书稿的写样写好后,使有字的一面贴在板上,即可刻字,刻工用不同形式的刻刀将木版上的反体字墨迹刻成凸起的阳文,同时将木版上其余空白部分剔除,使之凹陷。 .. (2025-07-17 10:23)
zjjwjiang:四大发明之印刷术33。雕版印刷(2):板面所刻出的字约凸出版面1-2毫米。用热水冲洗雕好的板,洗去木屑等,刻板过程就完成了。印刷时,用圆柱形平底刷蘸墨汁,均匀刷于板面上,再小心把纸覆盖在板面上,用刷子轻轻刷纸,纸上便印出文字或图画的正像。 (2025-07-17 10:24)
smen:天是越来越热的干活 (2025-07-17 12:17)
smen:全都热成哈巴狗了 (2025-07-17 12:18)
smen:苟延残喘的干活了 (2025-07-17 12:19)
zjjwjiang:四大发明之印刷术37。雕版印刷(6):公元824年,元稹为白居易诗集作序,说道:“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街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模勒即模刻,持交酒茗则是拿着白诗印本去换茶换酒。&nb .. (2025-07-17 12:46)
zjjwjiang:四大发明之印刷术38。雕版印刷(7):可见到九世纪初,印刷术的应用已由佛教咒语而扩大到人民喜欢阅读的诗歌方面去了。公元835年前后,四川和江苏北部地方民间都曾“以板印历日”,拿到市场上去出卖。当时有人说民间所印历书“已满天下”,可知还不只四川和江苏两地印造。 & .. (2025-07-17 12:46)
zjjwjiang:四大发明之印刷术39。雕版印刷(8):公元883年,成都书肆能看到一些“阴阳杂记占梦相宅九宫五纬之流”的书,和“字书小学”,“率皆雕版印纸”……在印刷术发明后的最初二百年内,它已经是人民大众普及文化的一种重要媒介。 (2025-07-17 12:47)
zjjwjiang:四大发明之印刷术43。雕版印刷(12):这种方法称为“多版复色印刷”又称“套版印刷”。 “多版复色印刷”的发明时间不会晚于元代,当时,中兴路(今湖北江陵县)所刻的《金刚经注》就是用朱墨两色套印的,这是现存最早的套色印本。多版复色印刷在明代获得较大的发展。 &nbs .. (2025-07-17 16:58)
zjjwjiang:四大发明之印刷术44。雕版印刷(13):明清两代,南京和北京是雕版中心。明代设立经厂,永乐的北藏,正统的道藏都是由经厂刻板。清代英武殿本及雍正的龙藏,都是在北京刻板。明初,南藏和许多官刻书都是在南京刻板。嘉靖以后,到16世纪中叶,南京成了彩色套印中心。 & .. (2025-07-17 16:58)
zjjwjiang:四大发明之印刷术45。活字印刷(1):活字制版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单个活字,就可随时拼版,大大地加快了制版时间。活字版印完后,可以拆版,活字可重复使用,且活字比雕版占有的空间小,容易存储和保管。这样活字的优越性就表现出来了。 (2025-07-17 16:58)
zjjwjiang:四大发明之印刷术46。活字印刷(2):公元1041-1048年,平民出身的毕昇用胶泥制字,一个字为一个印,用火烧硬,使之成为陶质。排版时先预备一块铁板,铁板上放松香、蜡、纸灰等的混合物,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内摆满要印的字印,摆满就是一版。 & .. (2025-07-17 17:52)
zjjwjiang:四大发明之印刷术47。活字印刷(3):然后用火烘烤,将混合物熔化,与活字块结为一体,趁热用平板在活字上压一下,使字面平整。便可进行印刷。用这种方法,印二、三本谈不上什么效率,如果印数多了,几十本以至上千本,效率就很高了。为了提高效率常用两块铁板,一块印刷,一块排 .. (2025-07-17 17:52)
zjjwjiang:四大发明之印刷术48。活字印刷(4):常用的字如“之”、“也”等字,每字制成20多个字,以备一版内有重复时使用。没有准备的生僻字,则临时刻出,用草木火马上烧成。从印板上拆下来的字,都放入同一字的小木格内,外面贴上按韵分类的标签,以备检索。 (2025-07-17 17:52)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