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ybzxw |
2025-05-06 09:07 |
4500-4600年前的黄金短剑,青金石剑柄,黄金剑身与剑鞘,感受一下考古队当时的兴奋。 据说有考古学家坚决不信这是4600多年前的东西,坚称这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做的。继续挖下去,打脸啪啪啪。
4500-4600年前属于某位乌尔王的黄金头盔,比图坦卡蒙的金面具早了至少1200多年……
4500-4600年前一把木柄黄金短剑 下面给大家看一个极其不可思议的东西,乌尔军旗。
4500-4600年前,乌尔军旗,现藏大英博物馆。 这个东西到底干嘛用的,至今是谜。当时考古学家觉得这可能是旗帜,所以就这么草率定名了。其实人家就是一个空心的木头箱子,上面镶满了精美的马赛克,我也不知道考古学家们为什么会联想到旗帜…… 这个木头箱子大概长40厘米,高20厘米,两面一面描绘了战争场景,另一面描绘了和平场景,每一面场景都分三层。下面我们来看图感受一下——
描绘战争场景的一面: 最上层,乌尔王手拿权杖站在画面中央,在士兵的簇拥下,正在视察。他身后是士兵和马车,面前是士兵押着部分战俘。 中间一层表现战斗与胜利,左边是乌尔王国的士兵,穿戴整齐威武,中间部分打上了,右边敌军扭头跑了。 最下层表现军队凯旋,画面上一共有四架四轮战车,三架下面翻滚着苦逼的敌人,很明显,打赢了。
描绘和平场景的一面: 最上层,国王与贵族们正在庆功宴,小酒一杯又一杯。 中间一层和最下层,表现了凯旋之后,人们驱赶着牛羊,驮运着货物,将它们送往王城。 看一些小细节感受一下~~~
王的小车车
听王话的乖小兵
哎呀!死咗!
干杯吧盆U
听说,不喝酒就么得盆U,可是俺一喝酒,就放倒一堆盆U…… 精彩吧?! 乌尔军旗是在木板上涂沥青,然后在上面用贝壳、青金石、玛瑙等宝石细细镶嵌出来的。在那么小尺幅的空间上,镶嵌了那么多灵动的人物,确实很令人震惊。其中有一个细节特别有趣——
弹琴的乐师。其实后来很多考古学家都认为乌尔军旗更可能是某个乐器的组件,用来扩音一类。 这让我终于回忆起本文的中心思想,貌似一不小心又跑偏了……我们继续拗回来讲“王后的竖琴”。 伍利等人继续挖呀挖呀,挖出了一个65人殉葬坑,有士兵、侍女、马车,还有拉车的牛。伍利在自己的考古著作《迦勒底人的乌尔》(1929年出版)中,还原了4600多年前那个殉葬的画面。
乌尔王陵发现的殉葬者都非常平静,很可能是服用某种药物集体自杀的。 从画面上看,殉葬者围绕着一个主墓室,但是那里已经被洗劫一空,连墓主的尸体也找不到了。这个就是编号789的乌尔王墓,在这个墓的旁边,有一个相似的编号800的墓室。一具盛装的女子残骸躺在一付早已腐朽的木棺里,她的身边躺着25个侍女和随从。没错,她就是普阿比王后了。 除了印章上的名字,没人知道普阿比的故事。我甚至怀疑,她根本也是殉葬的,在她和侍女随从们的身边,发现了很多金杯金碗,很有可能,他们是在最后时刻,喝下毒药而死。
普阿比王后陵墓中的金杯金碗们 在普阿比王后丰富的陪葬品中,关注度很高的就是我前面放过的那些珠宝,确实,这种高度发达的黄金和宝石工艺真的让人叹为观止。下面再放一些——
你们看了王后发型的正面,没想到反面是这样的吧?实在太好看了。
王后的金项链。好像南宋“南海一号 ”沉船船主那条波斯风大金链子啊,可那是3800多年后的工艺。
王后的金戒指们,好洋气好时尚啊,感觉乱入了某个时空。
我们是傲娇的小黄牛
我是可爱的金石榴 (倪石榴是谁?!肘开~~~)
石榴你好,我们是椰枣和大麦。
大麦大麦,我是金叶~~~
哟,王后的化妆品还没用完呐,这是眉粉还是眼线膏? (这位作者朋友,已经16778个字了,请问竖琴在哪里?) 来了来了,别急别急! 在所有陪葬者中,最显眼的是一位女乐师 ,她手中抱着一把琴,姿势也像正在弹奏,考古学家认为她是在喝下毒药后,在乐声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把琴,就是来过上海、跟我一眼就对上的,王后的竖琴。
莫非,我们是前世的因缘?
栩栩如生的牛头,黄金和青金石制作,琴身是复杂精美的贝壳镶嵌。 其实呢,这把琴应该叫里拉琴,是竖琴发展而来。竖琴是更为久远的乐器,里拉琴在竖琴的基础上加了一个琴马,能使音乐的层次更丰富。把里拉琴称为竖琴,是为了方便更多的观众理解,实际上,它的标准说法是,王后的里拉琴。
里拉琴与竖琴最大的区别,是否有琴马(也叫琴桥)。 让我们再来看下乌尔军旗上那把琴,没有琴马,应该是竖琴哦。
秒懂没有? 在伍利的考古发现中,不止这一把琴,但这是最精美的一把。在普阿比王后和她王夫(通常是这么认为,因为两人陵墓靠在一起,非常相像)的陵墓之间,有一个著名的大殉葬坑,一共埋了74具殉葬者的尸体。马克斯·马洛温的考古回忆里有一段让我浮想联翩,因为这些人全都穿着鲜红色的衣服,满身都是金银装饰,所以马克斯形容墓穴的底部露出来时,“看起来好像一张金色的毯子,上面装饰着宫廷妇女的毛榉叶头饰,覆盖着金银竖琴和里拉琴”。 太奢华了! 我来给大家展示一个大殉葬坑发现的文物,大家感受一下那遥远的奢华年代。
4500-4600年前,神秘的“灌木公羊”。
细节刻画生动精细 这个大规模殉葬现场,有两把里拉琴,一把竖琴,这些人到临终前,也仍在听音乐。这三把琴,就是著名的黄金里拉琴,白银里拉琴和皇家竖琴。
大殉葬坑和三把琴的位置
三把琴出土现场图
伍利在考古现场抱着那把白银里拉琴,瞧他那小表情,考古迷都懂的! 白银里拉琴今天就在大英博物馆,跟王后的里拉琴放在一起——
我们最要好了~~~
大家好,我是看起来很乖的白银里拉琴~~~ 至于那把黄金里拉琴,就比较惨了。它也是极其精美的一把琴,我们来看一下它原来的样子以及手绘图。
这琴可曾经是伊拉克博物馆 的镇馆之一,2003年海湾战争 期间,发生了臭名昭著的伊拉克博物馆洗劫事件,这把琴是丢失的宝物之一。之后人们在一个停车场找到了它……
被彻底砸毁的黄金里拉琴,上面的黄金与宝石全部丢失。 一些热爱古代文明的人士,发起了修复黄金里拉琴的国际项目,目前这把琴暂居英国。 人类啊人类…… 至于那把皇家竖琴,我一直没有找到很清晰的图片,我怀疑它也在海湾战争中遭受了伤害,网上有一张疑似图片,大家看一下。
传说中的皇家竖琴 在疑似普阿比王后王夫陵墓的65人殉葬队伍里,也发现了一把里拉琴,这把琴比较有趣的是它的面板,非常生动,考古学家把它称为“动物乐队”,大家来感受一下,4500-4600年前的镶嵌工艺哦——
好有趣吧?遥远的勾起人无限遐想的古代世界。 写到这里,这篇冗长无比的文章也该结尾了。最后一个小知识点,里拉琴的声音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我在网络上找了两段视频,大家感受一下。 先来一段白银里拉琴复制版的琴声,来自两河的声音—— 再来一段黄金里拉琴复制版的琴声,女声在朗诵《吉尔伽美什史诗》里,人类永恒的关于生死的追问—— 人们出生 生活 而后死去 这都是神的安排 无法抗拒 但在死亡来临前 你可以享受你的生命 要在幸福中度过 不要沉溺于失望 去享用美食 让你的每一天充满快乐 去沐浴 换上最鲜亮的新装 让音乐和舞蹈充满你的房间 让孩子在与你相牵的手中体会爱意 让妻子在你的拥抱中感受幸福 这才是一个人能拥有的最美好的一生 ————《吉尔伽美什史诗》 那位名叫普阿比的美人,她的时代是否就是吉尔伽美什的时代? 她有没有拥有过最美好的一生? 4600多年过去 History became legend Legend became myth 一切终究成云烟 (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