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3阅读
  • 2回复

[讨论]足球有料 | 国安真缺钱!俱乐部不缺“接盘侠”,周金辉不想放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1451
金币
432850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11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46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0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8:48
中国足球的那些事儿

  这两天,国安面临解散的说法一时间在网络上炒的沸沸扬扬。
  实际上情况却是,中赫很差钱,但国安面临解散纯属无稽之谈!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风声?这个风显然跟中赫有关,他们的态度其实很明确——要救国安,就得让中赫活着。

  客观地说,国安确实很差钱;而之所以差钱,主要原因在于母公司中赫深陷危机之中。
  但是中赫集团的窟窿都未必有万达每年要付的利息多,跟恒大、万科、富力、绿地这些龙头型房企更是完全比不了;更何况周金辉能走到这一步,背后显然不会缺高人,也有人在帮他。年初之所以国安出手阔绰搞来塞蒂恩,搞定塞鸟归化,先后拿走冬窗的内援标王吴少聪和外援标王达万的背后,是周金辉去年冬天拉了一笔超过百亿的投资,他缓了一大口气。
  即便缓了一大口气之后,国安并没有摆脱最近几年一直所存在的欠薪问题。但今年的国安,可以说是最近5年,薪水发放相对稳定的一个赛季了,拖延的时间相对是可控的。对于大多数在国安此前经历过被欠半年到一年的球员来说,拖三四个月,然后集中打一次,今年的情况相较于以前已经有改善了。这要是接受不了,他们恐怕早就离开国安了。
  而之所以国安下半程跟上半程相比,出现巨大差距;教练组内部矛盾,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当塞蒂恩走的时候,他的助手全都留下来了,足以说明他跟他的团队成员关系并不和谐。当你的教练组内部关系都不和谐,球队的训练质量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很大影响,这反映到比赛内容中,就是国安的比赛强度相较于上半程出现了明显下滑。

  而塞蒂恩此前确实因为所谓的“欠薪”问题,带着球员搞过罢训。但罢训的初衷到底是帮球员出头,还是想要回属于自己的那份,也只有当事人知道了。毕竟投资人之前给老头画过不少饼,但是当老头完成了阶段性目标,投资人却选择一拖再拖甚至赖账,老头自然就不爽了,这也是后期老头甚至有点摆烂的原因。
  而国安的情况解决起来,说容易,其实很容易!说难,其实也难!
  为什么说容易呢?因为愿意接国安的企业大有人在。只要周金辉愿意0转让,账上的几十亿负债,会有人来买单的!甚至可以说如果今天周金辉公开宣布转让,最迟下周新的东家就会浮出水面。
  为什么说难呢?因为周金辉不想放!
  他不想放的原因,跟他喜欢足球或许有一定的关系;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国安是周金辉手底下压的最后一张底牌。如果把国安放了,中赫手下就没什么实业,基本纯空壳!如果他把国安放了,原本规划好给中赫但目前陷入纠纷的工体地下商业,就更不可能给他了。
  简而言之,当中赫已经把翻身的希望寄托于靠工体地下商业来圈钱,而国安成为了他们解决工体地下商业唯一的底牌,实际上国安就是周金辉手下唯一的救命稻草。而目前对于国安所遇到的困境,外界炒的是沸沸扬扬的,也未必是中赫不想看到的。因为中赫的算盘就是救国安得先救中赫,否则他们就会一直死死抱着国安不放。如果国安的生死引发整个社会的关注,同样有可能成为有利于中赫在工体地下商业谈判桌上的筹码。
  当然如果拉锯的时间长了,也不排除北京当地另起炉灶的可能;但是所谓的今年冬天国安就有可能解散,显然不靠谱!


  因为北京市有关方面,现阶段肯定不愿意国安解散。中赫一直抱着国安当救命稻草,中赫同样不会让国安解散。
  至于国安的债主们,过去几年山东信托都申请法院执行好几笔了,如果你把今年夏天申请法院执行导致大巴被封当作解散的“依据”,那国安2023年就已经解散了。事实上作为债权方,如果国安死了,后续的钱可是一分都拿不回来。反观如果国安还活着,至少每年商业赞助、球票收入和联赛分红进来,都会作为可执行款项打给债主。那你认为债主们,在俱乐部活着明明至少每年还能收到一笔回款的情况下,会希望国安解散么?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1451
金币
432850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11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46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0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8:49
北京国安目前确实面临严重的资金压力,但俱乐部短期内不会解散,最坏的结果可能是更换投资方。

尽管有媒体称“国安不缺接盘侠”,但从多方信息来看,实际上愿意接手的外部企业寥寥无几。而现任投资人周金辉及其掌控的中赫集团虽深陷财务困境,仍不愿轻易放手,主要原因在于国安与工体商业开发深度绑定,是其核心资产之一。

📉 财务现状:缺钱已是公开事实
虽然官方否认“解散”和“欠薪”,但多个信源证实国安长期存在资金紧张问题:

多位媒体人(如董路、勇方方)指出,国安已数月未发放本土球员工资,仅优先保障外援薪资以避免国际仲裁风险 2。
2025年9月,球迷代表张悦在看台喊话“球员好几个月没发工资”,引发轩然大波;随后他本人辟谣称“信息有误”,并澄清“工资不欠,奖金在走流程”20。
不过,资深媒体人苗原当时也确认:“今天很多队里的人都被问到了,目前听到的答复全是不欠!”20,说明至少在9月中旬前,俱乐部仍在维持基本支付。

尽管如此,以下几点表明其财政不容乐观:

指标    现状    来源
工资发放    本土球员延迟发放,外援照常支付    216
训练基地条件    前期训练场地简陋,半程才租用像样基地    23
商业收入    2024年周边产品收入达1600万元,创历史新高    19
投资来源    所有资金依赖中赫集团输血    11
(补充说明)即便存在收入渠道,国安并未实现自我造血,运营高度依赖母公司支持。

🔄 接盘情况:并非“不缺接盘侠”,而是“无人愿接”
所谓“俱乐部不缺接盘侠”的说法与实际情况相悖。真实情况是:

没有企业明确表示有兴趣接盘。媒体人勇方方多次强调:“有关部门无意托管,目前也无任何企业有兴趣接盘。”59
中赫集团已独自支撑两年,处于“硬撑”状态 3。
相比之下,上海申花能被久事集团以12亿元接手,是因为获得了地方政府强力支持;而国安尚未获得类似政策扶持 3。
新浪网报道提到,潜在接盘方众多,但该说法缺乏具体证据支撑,且与其他主流信源矛盾 10,可信度较低。
因此,“不缺接盘侠”更可能是误读或过度解读,实际情况是市场对国安兴趣冷淡。

👑 周金辉为何不想放手?
周金辉坚持保留国安控制权,背后有情感与商业双重考量:

情感因素:

他曾公开承诺带领国安至少26年 2。
被曝亲自参与球员续约谈判(如张玉宁、李磊),展现“礼贤下士”的姿态,增强球队凝聚力 11。
商业利益绑定:

国安与工体地下商业项目紧密关联。若国安成绩好、人气高,将极大带动商圈流量和收益 11。
周金辉将国安视为争取工体资源的关键筹码,不愿轻易让出 10。
即便中赫自身困难,也会“饿着自己也要给国安吃好”,因国安是工体的“门面”11。
法律与准入机制保护:

有专家分析,国安面临的困难远小于恒大当年,只要不出现大规模欠薪,通过中国足协准入并无太大障碍 9。
这使得中赫仍有操作空间,不必立即转让。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9006
金币
513153
道行
2004
原创
2433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4213(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0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21:55
国安解散风波背后的中国足球生态:危机、博弈与生存之道

近期,北京国安“面临解散”的传闻在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引发球迷和舆论的高度关注。然而,结合多方信息和历史背景来看,国安解散并非板上钉钉的事实,而更像是多重利益博弈下的“烟雾弹”。这一事件折射出中国足球俱乐部在资本退潮、运营困境下的普遍挣扎,以及国安这家老牌俱乐部独特的生存困境与博弈策略。

一、国安解散传闻的真相:中赫的“救命稻草”与舆论博弈

1. 中赫集团的真实困境:资金链紧张但尚未到绝境
国安的财务危机根源在于母公司中赫集团的经营困境。中赫集团作为房地产开发商,在行业下行周期中面临资金压力,导致国安俱乐部的运营资金短缺。但正如文中所述,“中赫集团的窟窿都未必有万达每年要付的利息多”,其债务规模相较于恒大、绿地等头部房企仍有差距。2025年初,中赫集团曾拉来一笔超过百亿的投资,暂时缓解了燃眉之急,这也解释了为何国安在2025年初能签下塞蒂恩、吴少聪、达万等内外援,展现出一定的“阔绰”。

2. “解散传闻”的目的:迫使各方出手,挽救中赫与国安
国安解散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但其背后有着复杂的利益考量。中赫集团的态度很明确:“要救国安,就得让中赫活着。”国安对于中赫而言,已不仅是足球俱乐部,更是其在工体改造项目中获取利益的关键筹码。工体地下商业开发是中赫未来重要的现金流来源,而国安的存在是其在谈判桌上争取权益的重要砝码。通过放大解散危机,中赫希望引起北京市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注,从而在工体项目的谈判中获得更多支持,或迫使潜在接盘方以更有利的条件接手。

3. 债主与俱乐部的“共生关系”
文中提到,国安的债主(如山东信托)并不希望俱乐部解散。若国安破产清算,债权人将难以收回全部债务;而只要俱乐部存续,其每年的商业赞助、球票收入和联赛分红仍可作为可执行款项逐步偿还债务。因此,债权人更倾向于俱乐部维持运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安提供了喘息空间。

二、国安下半程崩盘的深层原因:内部矛盾与管理失序

尽管财务问题被广为诟病,但国安本赛季下半程成绩断崖式下滑(从半程冠军到连败保级队),更多暴露了内部管理与战术层面的问题:

1. 教练组内部矛盾影响训练质量
塞蒂恩执教时期推行的“伪传控”战术本身就存在争议,其高强度训练安排(每日两小时)导致球员大面积伤病(如恩加德乌、韩佳奇等)。更严重的是教练组内部关系不和谐,塞蒂恩离任后其助手留任,反映出团队协作的破裂。这种内部矛盾直接影响了训练质量和球队凝聚力,导致比赛强度和斗志明显下滑。

2. 欠薪问题虽缓解但仍影响士气
2025赛季国安的薪资发放相对以往有所改善,拖欠时间从过去的半年至一年缩短至三四个月,并能集中补发。但对于职业球员而言,持续的欠薪仍是悬在头顶的利剑。球员心态受到影响,场上表现散漫(如对阵香港大埔时后防线集体梦游),进一步加剧了成绩下滑。

3. 塞蒂恩的“罢训”动机存疑
塞蒂恩曾以“欠薪”为由带领球员罢训,但其真实目的值得怀疑。有消息称,塞蒂恩本人也存在未获全额薪酬的问题。当投资人未能兑现承诺时,塞蒂恩选择“摆烂”,这直接导致球队战术纪律涣散,战斗力急剧下降。

三、国安的未来:易主可能性大增,“活下去”是首要目标

1. 易主是大概率事件:国企或地方资本接盘
尽管中赫不愿放手,但持续的亏损和债务压力使其难以长期支撑。正如文中所述,“愿意接国安的企业大有人在”。若中赫愿意“0转让”或以较低代价出让股权,北京当地的国企(如首钢、北控)或其他有实力的企业极有可能接手。参照上海申花模式,由地方国企注资、清理债务后重建俱乐部底盘,是国安最现实的出路。

2. 北京市的态度:不会坐视国安解散
作为北京的城市名片和中超传统强队,“永远争第一”的国安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北京市政府不会轻易允许其解散。在必要时,政府可能会通过协调资源、推动股改等方式介入,确保俱乐部存续。这一点从多家媒体的报道中也可印证:国安解散的可能性极低,“最坏结果不过是换东家”。

3. 长期发展:青训与造血机制是根本
无论新东家是谁,国安都需要彻底改革青训体系和管理模式。过去依赖金元堆砌外援的道路已行不通,建立可持续的青训人才培养机制、提升本土球员竞争力,才是俱乐部长远发展的基石。

四、中国足球的反思:从“金元足球”到理性回归

国安的危机是中国足球职业化进程中的一面镜子:

1. 资本依赖的危害:过度依赖单一投资方的资金输入,在资本退潮时极易陷入生存危机。中超联赛需要建立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如门票、转播权、商业赞助),增强俱乐部自我造血能力。
2. 股权改革的重要性:单一私有制在面对风险时抗压能力较弱。混合所有制(国企+民企+球迷组织)或许是更稳健的选择,既能保障资金投入,又能平衡各方利益。
3. 联赛治理水平待提升:足协需加强对俱乐部财务监管和准入审核,避免“寅吃卯粮”的情况发生。同时,应完善球员权益保护机制,杜绝长期欠薪现象。

结语

北京国安的“解散风波”看似一场危机,实则是中国足球转型期阵痛的缩影。中赫集团的利益诉求、俱乐部的生存挣扎、球迷的情感寄托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这场复杂的博弈。短期内,在各方力量的作用下,国安大概率会“活下去”,并通过股权转让迎来新的主人。但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在新东家的带领下重建管理体系、夯实青训基础,让这支承载着无数人记忆的老牌劲旅重新焕发生机。

对于中国足球而言,国安的故事提醒我们:只有摆脱对资本的盲目依赖,回归足球本质(青训、竞技、文化),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个冬天或许依旧寒冷,但只要各方共同努力,“永远争第一”的精神终将找到新的土壤生根发芽。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