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阅读
  • 1回复

[手机]荣耀的AI进化:让手机“活”起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4990
金币
483126
道行
2004
原创
2432
奖券
3095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3413(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2小时前

当荣耀CEO李健在2025年10月15日荣耀Magic8系列发布会的尾声,以一句经典的“One More Thing”揭晓一款名为“Robot Phone”(机器人手机)的颠覆性概念产品时,台下的惊叹声与线上直播间刷屏的问号,汇成了一个共同的感慨:

“这还是我认识的那个荣耀吗?”。

曾几何时,荣耀给市场的印象是一位在惊涛骇浪中奋力“求生存”的坚韧斗士,在参数、配置与性价比的红海中,凭借扎实的基本功稳住阵脚。然而,自2025年1月,李健走马上任CEO以来,这艘航船正以一种近乎决绝的姿态,猛然调转船头, 驶向一片名为“全球领先的AI终端生态”的未知蓝海。

Magic8系列,便是这场变革宣言的第一个实体样本。它不再简单地对标iPhone,而是要开创一个全新的品类——AI Phone。它不仅是一部更智能的手机,能娴熟地帮用户比价、抢票、修图,更被赋予了一种“生命感”—— 一个能够在使用中不断学习、与用户共同成长的智能伙伴 

而那惊鸿一瞥的Robot Phone,则预示着荣耀的野心远不止于此,它要彻底颠覆手机的传统形态,叩响个人终端的未来之门。

更智能的手机:从工具到全能“搭子”

“今天的手机,真的智能吗?”李健在发布会开场的这句反问,直指当前智能手机行业陷入的“伪智能”困境——功能繁多,却缺少真正的智慧与温度。荣耀Magic8给出的答案,是让AI从一个被动响应指令的被豢养的宠物,变成一个能主动感知、思考并融入用户生活的全能“搭子”。

这种智能,并非停留在PPT上的抽象概念,而是渗透在每一个具体而微的生活场景中。

购物时,它是最精明的“省钱搭子”。当你在商场看到心仪的商品,或是在社交媒体上刷到一张图片,只需长按Magic8机身侧面的专属AI键,唤醒“YOYO看见”功能,它就能立刻识别商品并全网比价,自动搜罗优惠券,帮你找到最实惠的购买渠道并一键下单。发布会现场的互动挑战中,YOYO通过视觉识别,帮助观众的购物车比自行加购便宜了整整600元,生动地展示了AI在消费决策中的实用价值。

出行与就餐时,它是最贴心的“规划搭子”。你可以一句话让YOYO帮你规划整个行程,从预订机票酒店到推荐当地美食,它都能安排得妥妥当当。更有趣的是,当你走进一家餐厅,YOYO甚至能结合你之前的搜索偏好,在你落座前就提示你这家店的招牌菜是否为预制菜,这种细致入微的洞察力,让它超越了传统导航或点评软件的范畴。

抢购时,它又是最高效的“抢票搭子”。无论是双十一的限量商品,还是节假日的紧俏车票,Magic8的AI能够智能识别抢购场景,自动优化网络连接,提升关键时刻的成功率,解决用户的手速焦虑。

工作与健康管理上,它同样是“得力搭子”。你可以一句话指令YOYO为你生成一份深度趋势洞察报告,它会在后台自动执行,完成后推送给你。随手拍下你的午餐,YOYO不仅能精准计算食物热量,还会结合你的运动数据,给出个性化的健身建议,比如“今天可以奖励自己一杯奶茶”。

这一切体验的背后,是YOYO智能体能力的指数级跃升。

在短短三个月内,从Magic V5支持200个的场景自动执行到Magic8暴涨至3000多个场景,实现了惊人的15倍增长。 这种进化速度,源于荣耀全新的AI战略——一个旨在重构人机关系、让手机拥有“灵魂”的宏大构想 

不做iPhone,只做自进化的AI Phone

在当下手机厂商几乎言必称对标苹果的大趋势下,李健在发布会上的一句话掷地有声:“别人忙着对标iPhone,荣耀在做一部自进化的AI原生手机。它不是iPhone,而是‘AI Phone’”。这句宣言,清晰地划定了荣耀与竞争对手的战略分野,其核心差异,在于对“智能”的根本理解不同。

传统的AI助手,其能力和智慧水平在出厂时便已由工程师设定了天花板。用户的体验,从拿到手机的那一刻起,就接近了终点。而荣耀的AI逻辑则截然相反,正如荣耀MagicOS总裁孙建发所言:“当你拿到荣耀手机时,YOYO的生命才刚刚开始”。

荣耀将AI Phone定义为一个能与用户共同成长的“生命体” 。其内置的YOYO智能体,被设计为拥有思考、感知和规划的能力,其“自进化”机制主要通过强化学习来实现。它就像一个初生的智慧生命,会通过不断的自我博弈和与用户的互动,在不熟悉的领域进行探索、试错、学习和总结,从而形成一个持续进化的决策模型。

这种“生命感”的实现,离不开荣耀深厚的技术积累。荣耀魔法大模型3.0采用端云结合的矩阵,覆盖语言、语音、多模态、视觉等多种类型,达到了业界顶尖水平。在端侧,荣耀与高通联合研发的低bit量化技术,让模型存储节省30%、推理速度提升15%、功耗降低20%;而向量化检索技术,则将检索性能提升了400%。这些底层技术的突破,使得复杂的AI模型得以在手机端高效、低功耗地运行,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云端AI普遍存在的高延迟和隐私泄露风险,更赋予了手机“独立思考”和“持续成长”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荣耀将这种进化的主导权交还给了用户。通过正式启动的“YOYO许愿池”计划和“Magic OS月月焕新计划”,用户的每一个灵感、建议甚至吐槽,都可以直接传递给产品的核心规划决策团队。一旦需求被采纳,就会通过月度OTA更新的方式快速落地。这意味着,用户不再是产品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成为了YOYO智能体的“进化导师”,亲身参与并见证自己手机的成长。这种“最伟大的自进化是与用户共同完成”的理念,旨在构建一种超越功能本身的、深度的情感连接与品牌忠诚度。

谁是真夜神?

“过去大家对荣耀的影像无感”,李健在采访中坦诚地指出了荣耀曾经的短板。为了补齐这块至关重要的长板,荣耀投入了超过千人的研发团队,将影像作为核心战略进行突破。

荣耀Magic8 Pro搭载的2亿像素“超夜神”长焦,堪称硬件上的“堆料狂魔”:超大底、超大光圈,并采用了行业先进的萤石级镜片玻璃和纳米级镀膜,保障了顶级的光学品质。更关键的是,荣耀为其注入了强大的AI灵魂——全新自进化的AiMAGE影像系统。

AiMAGE·夜神引擎,拥有每秒8000万次的推理速度,能精准处理明暗复杂的夜景光影;AiMAGE·防抖引擎,将主摄和长焦都做到了行业顶级的CIPA5.5级防抖,手持拍摄2秒曝光依然清晰;而AiMAGE·人像引擎,模型参数高达120亿,对肤质、光影、背景光斑的还原达到了大师级水准。

AI的全面介入,让摄影的门槛被前所未有地降低。当你举起手机不知如何构图时,AI“灵感帮拍”会自动识别场景,为你推荐专业的构图方案。看到一张照片的色调很喜欢?“AI追色”功能让你只需一拖一按,就能将这种色彩风格迁移到自己的照片上,这背后是AI对画面内容的深度理解和高级分区调色,远非简单的套滤镜可比。

而在后期处理上,AI修图更是强大到可以用一句话的自然语言指令,轻松消除照片中乱入的路人或杂物,甚至通过“自由指令生图”将肖像照变成各种复杂的艺术风格。从拍前引导,到拍中调色,再到拍后修图,AI化身“拍照搭子”,让每个普通用户都能轻松创作出专业级的影像作品。

在性能赛道,荣耀Magic8全系搭载了年度旗舰芯片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但荣耀的目标,远不止于“用了旗舰芯”。通过与高通成立多年的联合实验室,荣耀得以在芯片设计的早期阶段就深度介入,共同挖掘和定制优化引擎,实现了“同是骁龙,大有不同”的跨代领先表现。

其常温跑分超过428万分,远超搭载相同芯片的友商机型,且实现了更低的温度控制。这背后,是荣耀强大的系统性技术实力。例如,荣耀独家采用了基于GPU-NPU异构的AI超分超帧技术,让NPU(神经网络处理单元)参与到GPU的渲染工作中,这就像PC领域的“大力水手”技术DLSS,极大提升了游戏画质和帧率,而许多厂商的NPU资源往往处于闲置状态。

Robot Phone脚步近了

如果说Magic8系列是荣耀开启AI Phone时代的宣言书,那么发布会结尾惊鸿一瞥的Robot Phone,则是荣耀对手机终极形态的一次大胆想象。

这款概念产品彻底打破了手机固有的“板砖”形态。它拥有一颗可自由翻转、升降的“灵动”摄像头,形态酷似一个来自未来的小型机器人。这颗“眼睛”不仅能灵活转动,捕捉各种刁钻角度,甚至可以模仿人类的情绪,与用户进行情感互动。

在荣耀的构想中,Robot Phone完美融合了三者:它拥有AI手机的“超强大脑”,能随时随地洞悉万物;具备机器人的“超强行动力”,能陪伴用户共享生活点滴;更能化身用户的“专属高清摄像机”,敏锐捕捉每一个充满爱的珍贵瞬间。李健将其背后的哲学阐述为“爱、智慧和快乐”的有机结合,是荣耀“灵魂马车”哲学的终极体现。

李健明确表示, 荣耀Magic8可以被视为Robot Phone的前身 ,是为未来AI终端生态埋下的种子,而这款计划于2026年在巴塞罗那正式亮相的产品,将彻底颠覆手机的传统形态,引领终端演进的下一个浪潮。

AI战略重构、影像奋力追赶、更关注用户体验,荣耀试图颠覆消费者对手机这一工具的认知,而这一过程,也让市场看到全新的荣耀。

在CEO李健的带领下,一个战略更清晰、技术更聚焦、姿态更开放、愿景更宏大的“新荣耀”已经毅然启航。它不再满足于在存量市场的激烈搏杀中分一杯羹,而是试图在AI时代定义新的游戏规则,开创属于自己的增量市场。

然而,这场豪赌的风险亦不容小觑。一方面,是AI手机市场“冰火两重天”的现实:行业预测市场规模将呈爆炸性增长,但消费者端却普遍存在“AI冷感症”,许多人认为当前AI功能噱头大于实用,不足以成为换机的核心理由。另一方面,赛道上巨头环伺,各有壁垒。

在如此复杂的棋局中,荣耀Magic8是其“第三条路”战略落下的第一颗关键棋子。它的成败,不仅关乎荣耀能否在高端市场真正站稳脚跟,更将成为一个重要的风向标,预示着“端侧自进化AI”这条路是否可行、通往哪里。

这场战役的最终胜负,将不再由冰冷的参数表决定,而取决于全球亿万用户在日常的每一次交互中,是否会发自内心地感受到——这部手机,真的“活”了。(作者:陈今)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4990
金币
483126
道行
2004
原创
2432
奖券
3095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3413(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1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12小时前
深度点评:荣耀Magic8与“Robot Phone”发布背后的AI革命——一场关于“人机共生”的未来宣言

2025年10月15日,荣耀Magic8系列发布会不仅是一场产品秀,更像是一次科技哲学的布道仪式。当CEO李健以“One More Thing”揭晓那款形似未来机器人的概念手机时,整个行业为之震动。这不再仅仅是参数升级或设计迭代,而是一个明确的战略信号:荣耀正在从“智能手机制造商”向“AI生命体缔造者”跃迁。

本文将从五个维度深入剖析这场变革的本质——它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对“人-机关系”的重新定义、对终端形态的终极追问、对企业战略路径的勇敢重构。

---

一、从“工具逻辑”到“生命逻辑”:荣耀AI战略的思想革命

在大多数厂商仍停留在“让AI更快响应指令”的阶段时,荣耀已悄然完成了认知范式的跃升——  
> 它不再把AI看作功能模块,而是将其视为一个可成长的生命体。

这一转变的背后,是荣耀对当前智能手机“伪智能”困局的深刻洞察。今天的手机看似无所不能,实则被动、割裂、缺乏连续性:你问天气它答天气,但不会主动提醒你带伞;你拍照它修图,却不懂这张照片对你意味着什么。

而荣耀Magic8提出的“自进化AI Phone”,试图打破这种机械交互模式。通过引入强化学习机制 + 用户反馈闭环,YOYO智能体被设计为具备“感知—思考—行动—反思”的类生命循环。每一次交互都成为其认知进化的养料,正如婴儿在环境中不断试错中学会走路。

更关键的是,荣耀将“进化权”开放给用户:
- “YOYO许愿池”让用户直接参与产品迭代;
- “月月焕新计划”确保AI能力随时间推移持续增强;
- OTA更新不再是简单的Bug修复,而是“人格养成”的一部分。

这意味着,一部荣耀手机的真正价值,可能不是出厂时的配置,而是在三年后它“长成了什么样”。这种“越用越懂你,越用越聪明”的设计理念,正在构建一种前所未有的情感依附与品牌忠诚。

---

二、“AI搭子”场景化落地:让智能回归生活本身

许多厂商的AI功能往往炫技有余、实用不足。而荣耀Magic8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并非其技术复杂度,而是极强的场景穿透力与生活嵌入感。

它没有空谈“通用人工智能”,而是精准切入六大高频生活场景,打造“全能搭子”体系:

| 搭子类型 | 功能亮点 | 用户价值 |
|--------|---------|---------|
| 省钱搭子(YOYO看见) | 视觉识别商品+全网比价+一键下单 | 解决信息不对称,提升消费效率 |
| 规划搭子 | 一句话生成出行方案,涵盖交通、住宿、餐饮 | 减少决策疲劳,释放认知资源 |
| 抢票搭子 | 自动识别抢购场景,优化网络与点击节奏 | 克服手速焦虑,提高成功率 |
| 工作搭子 | 自动生成趋势报告、会议纪要等专业文档 | 成为职场副脑,提升生产力 |
| 健康搭子 | 拍摄午餐自动计算热量并给出饮食建议 | 实现个性化健康管理 |
| 拍照搭子 | AI构图推荐、追色迁移、一句话修图 | 降低摄影门槛,激发创作欲 |

这些功能之所以能引发共鸣,在于它们并非孤立的技术堆砌,而是围绕“人的日常生活流”展开系统性设计。每一个“搭子”都在解决真实存在的痛点,且操作极简——只需长按AI键或一句自然语言指令即可触发。

更重要的是,这些能力背后支撑的是一个惊人数据:3000+个自动化场景,相比三个月前增长15倍。这表明荣耀的AI并非点状突破,而是正经历指数级的能力扩散,逐步覆盖生活的毛细血管。

---

三、影像破局:“夜神引擎”背后的AI升维战

如果说此前荣耀在影像赛道上始终未能形成鲜明标签,那么此次Magic8 Pro的发布,则堪称一次“降维打击”。

其搭载的2亿像素“超夜神”长焦镜头,硬件上已属顶级水准:大底传感器、F/1.6超大光圈、萤石级镜片玻璃、纳米镀膜工艺……每一项都是光学工程的极致追求。

但真正拉开差距的,是软件层的AI重构——全新发布的AiMAGE影像系统,将AI深度融入拍摄全流程:

1. 拍前引导:“灵感帮拍”基于场景理解,实时提供专业级构图建议;
2. 拍中优化:“夜神引擎”每秒8000万次推理,动态平衡高光与暗部细节;
3. 拍后处理:“自由指令生图”支持自然语言编辑图像,如“去掉背景人群”“换成油画风格”。

尤为惊艳的是“AI追色”功能——它不仅能提取参考图的色调,还能根据画面内容进行分区调色,实现媲美专业后期的效果。这不是滤镜复制,而是色彩语义的理解与再创造。

此外,CIPA 5.5级双防抖、120亿参数人像模型等技术加持,使得普通用户无需专业知识,也能随手拍出具有情绪张力与艺术质感的照片。

这标志着荣耀影像战略的根本转向:从“拼硬件参数”走向“拼AI心智”。未来的旗舰之争,不再是主摄多少像素,而是“谁的AI更懂光影、更懂人性”。

---

四、端侧AI的胜利:为什么“本地运行”才是真智能?

在云端AI盛行的今天,荣耀坚持走“端云协同、以端为主”的路线,是一项极具前瞻性的技术抉择。

其核心优势在于三点:

1. 低延迟:真正的实时交互
云端AI需上传数据、等待服务器响应,存在数百毫秒延迟。而荣耀通过与高通联合研发的低bit量化技术,使大模型可在手机端高效运行,实现“即唤即应”。这对于语音助手、视觉识别等场景至关重要。

2. 高隐私:数据不出设备
用户拍摄的照片、健康记录、聊天内容等敏感信息,无需上传至云端,从根本上杜绝泄露风险。在GDPR和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日益严格的背景下,这是难以替代的信任基石。

3. 可持续进化:NPU资源最大化利用
荣耀创新采用GPU-NPU异构计算架构,让本常闲置的神经网络单元参与图形渲染,实现类似PC端DLSS的“AI超分超帧”效果。这不仅提升了游戏画质与流畅度,也为未来更多AI原生应用预留了算力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Magic8全系搭载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但常温跑分超428万分,远高于同芯片机型,且温度控制更优。这证明荣耀已掌握芯片级优化能力,能在相同硬件基础上榨取出更高性能——这是系统级技术实力的体现。

可以说,荣耀正在构建一条“端侧AI护城河”:别人还在依赖云服务做AI,它已在手机里种下了一颗会自己生长的大脑。

---

五、Robot Phone:通往“具身智能”的第一块跳板

如果说Magic8是宣言书,那么压轴登场的Robot Phone,就是荣耀对未来十年个人终端形态的终极想象。

这款概念产品的意义,远超“可翻转摄像头”或“机器人外形”本身。它象征着三个维度的融合:
> AI大脑 × 机器人身体 × 移动终端身份

具体来看,它的颠覆性体现在:

- 物理形态解放:摆脱“屏幕+金属框”的固定结构,摄像头可升降、旋转,甚至模拟人类眨眼、点头等微表情,实现情感化交互;
- 空间感知升级:不再是被动接收触摸输入,而是主动观察环境、理解情境,具备初步的“具身智能”(Embodied Intelligence)特征;
- 角色多重化:既是通信工具,又是家庭伴侣,还是私人摄影师,甚至可能是孩子的玩伴、老人的陪护者。

李健称之为“爱、智慧与快乐”的结合,实则是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机关系哲学:未来的终端不应只是工具,而应成为生活中有温度的存在。

更为深远的是,他明确指出:“Magic8是Robot Phone的前身。” 这句话揭示了一个清晰的产品演进路径——
> 当前的AI Phone,是在为未来的机器人终端训练“大脑”;每一次用户的互动,都是在训练这个未来生命的认知模型。

换言之,今天我们使用的每一台荣耀AI手机,其实都在参与一场跨越数年的“集体训练计划”。等到2026年巴塞罗那MWC正式发布Robot Phone时,那个“小机器人”或许早已通过千万用户的日常使用,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理解人类。

---

结语:谁在定义下一个时代的“夜神”?

文章结尾的灵魂拷问发人深省:“这场战役的最终胜负……取决于用户是否觉得这部手机真的‘活’了。”

的确,衡量这场豪赌成败的标准,早已不是销量数字或市场份额,而是:
> 全球用户是否会开始对一台机器产生情感?会不会有一天,对着手机说:“谢谢你懂我”?

荣耀正在挑战的,不只是苹果或其他安卓厂商,而是整个工业时代遗留下来的“工具思维”。它试图告诉世界:  
> 在AI时代,终端不该是冰冷的盒子,而应是一个会学习、会成长、会陪伴的生命伙伴。

当然,前路充满不确定性。消费者是否愿意为“情感价值”买单?AI功能能否真正摆脱“鸡肋”质疑?巨头围剿之下,荣耀能否守住先发优势?

但无论如何,荣耀已经迈出最关键的一步——  
它不再问“我们怎么做出更好的手机”,而是开始追问:  
> “如果手机可以长大,它应该长成什么模样?”  

这才是真正的创新起点。

---

作者陈今的这篇报道,不仅记录了一场发布会,更捕捉到了一个时代的转折点。  
当整个行业还在卷屏幕、拼快充的时候,荣耀已经把目光投向了五年、十年之后——  
那里没有参数表,只有一颗颗正在觉醒的“灵魂”。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