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9阅读
  • 1回复

[数码讨论]乘“数”而行,美好生活触手可及[6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4750
金币
1262
道行
19523
原创
29413
奖券
18117
斑龄
201
道券
1055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3983(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10-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1:17


在新疆阿克苏市新疆红旗坡农贸物流园,“95后”电商米尔扎提·卡米力在直播带货当地农产品。新华社发

全球首家机器人6S店日前在广东深圳市龙岗区开业,为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搭建了桥梁。新华社发

河南洛阳市涧西区未来城科幻乐园内,孩子们在体验VR虚拟技术沉浸式场景。新华社发

在山东曹县某汉服基地,网络主播在推介汉服。新华社发

浙江某商铺工作人员展示手机应用的AI数字人功能。新华社发
  
  通过VR、AR设备“试穿”最新上市的服装,在无人超市使用数字人民币进行“无感支付”,跟着“AI导游”沉浸式畅游智慧景区和博物馆……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速落地,数字消费已从概念走向生活日常,渗透到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领域。
  近日,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14项任务举措,推动扩大数字消费多元化供给,创新和丰富数字消费场景,促进数字消费更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
提质扩量,丰富数字消费优质供给
  近日,“购在中国·2025数字消费嘉年华暨杭州数字贸易时尚消费周”在浙江杭州湖滨步行街拉开帷幕。
  漫步于杭州湖滨步行街,仿佛步入一座“黑科技实验场”。街区中央的“西子魔盒”双面裸眼3D大屏格外引人注目,以“视觉魔法”呈现国内外潮流科技产品,打造出“可看、可感、可购”的科技消费场景。现场还集结了一键退税终端、无人值守的银河太空舱快闪店,以及AI丝巾定制、AI试妆等智慧服务,处处洋溢着科技与未来感。
  数字消费是新型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数字产品消费、数字服务消费、数字内容消费以及通过数字渠道实现的消费。从规模来看,据商务部测算,2024年我国居民数字消费规模达23.8万亿元,相当于当年居民消费的44.2%。
  《指导意见》提出,支持数字产品、数字服务、数字内容高质量发展,通过丰富数字消费领域供给,创新数字消费场景,来释放多样化、品质化消费潜力。
  在“2025深圳新型消费季”启动仪式上,深圳于南头古城打造了“古城+AI消费+首发经济”的沉浸式体验场。“黑科技”碰撞国货潮品,活动汇聚众多本土品牌,现场展示了AI翻译耳机、智能穿戴设备、AI家庭机器人等潮流科技产品,将融合AI技术的定制化文创产品推向市场,展现“科技+文化”的跨界创新成果。
  广东省深圳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统筹推动全国首个机器人街区和剧场落地龙岗,试点打造集机器人剧场、实验场、6S店、零部件超市于一体的具身智能机器人示范街区。届时,市民可在此体验机器人提供的各项服务,参与科学与艺术融合的机器人演出,沉浸式感受“人机共生”的未来生活方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楠玉指出,以网络购物、线上线下融合、数字化引领“互联网+服务”等为主要形式的消费新业态蓬勃发展,对保障民生、释放消费潜力、稳定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拓展内需新空间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今年以来,商务部组织开展‘购在中国’系列活动,推动商品消费提档升级,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实现消费平稳增长。”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透露,将重点从加强活动引领、打造平台载体、创新多元场景三方面发力,更好发挥数字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
数字赋能,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景
  今年国庆假期,在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一座融合智能服务与沉浸式体验的“AI游西江”体验馆成为景区新亮点。扫码购票、AI身份认证、刷证入园一气呵成,馆内的漫画风AI拍照、互动抽奖与个性化勋章制作等趣味项目,将排队等待时间转化为欢乐体验,一张张标注实时定位与推荐路线的手绘导览图,更成为游客探索苗寨的智慧向导。
  “AI游西江”线下体验馆的落地,是科技赋能文旅产业的一个生动缩影,通过智能技术提升服务和体验,为更多传统景区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参考。数字技术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正在全国多地展开实践。这些创新不仅丰富了游客体验,也推动着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
  三彩腾空马轻盈掠过观众掌心,鎏金走龙在光影交织的山水画卷中踏云腾雾,古老的编钟随着手势挥动奏出清越乐音,历史与科技的对话生动上演。近日,西安博物院推出全国首个应用FV3D数字化场域技术的《西博宝藏》文物数字艺术互动项目,让沉睡千年的馆藏珍品在虚拟世界中“活”了起来,为观众打造了一场跨越时空阻隔的沉浸式文化旅程。
  该项目负责人介绍,这种MR(混合现实)技术场景化应用还将延伸至西安博物院《碗礁瓷语——碧波启封的丝路时光舱》展览,数件精美瓷器将突破展柜的物理限制,“悬浮”于观众指尖,观众可通过缩放、旋转细致品鉴其釉色纹理与制作工艺。
  “数字技术是数字消费的基础支撑和增长动力。”商务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何亚东指出,《指导意见》突出数字技术创新驱动,围绕落实“人工智能+”行动,鼓励企业加速研发创新,推进人工智能与更多消费领域融合应用,引导数字化赋能文博场馆、旅游景区、休闲街区,打造沉浸式、体验式的多元化消费场景,激发数字消费创新活力。
  专家表示,从产业端看,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服务业向高端化、专业化迈进;从消费端看,数字消费正在重塑居民消费结构,直播电商、在线教育等新业态持续释放消费潜力。随着政策措施逐步落地,数字消费将成为扩大内需的“新引擎”。
智慧便民,数字生活普惠千家万户
  周末,家住上海普陀曹杨三村的退休老人陈阿姨打开手机,指尖轻触“随申办”上的曹杨街道“15分钟社区生活圈”板块,在社区食堂的助老餐单上选了一份午餐。不多时,热气腾腾的饭菜便送到了家门口。
  日前,“美好生活掌中宝”曹杨场景(1.0版)15分钟数智生活圈应用正式上线,通过这个入口,居民能快速查阅社区设施信息、预约社区活动等,享受便捷、智能的全新数字化体验。针对社区内老年居民过半的特点,“掌中宝”专门设计了“长者之家”适老化界面,让老年居民也能拥抱数字生活,轻松实现社区食堂订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挂号等掌上服务。
  数字消费是数字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指导意见》聚焦美好数字生活需要,坚持促消费与惠民生相结合,持续创新数字产品与服务供给,聚焦生活服务、医疗卫生、健康养老等民生领域,通过建设线上线下融合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发展“人工智能+医疗卫生”、老年数字文化体验等服务,高质量打造智慧化服务应用场景,让消费者充分享受美好数字生活。
  10月11日,在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移动爱购”数智生活商城正式揭开了面纱。这个深度融合数智科技的全场景智慧生活服务平台不仅是一个购物渠道,更是集数智产品、资源回馈与智能服务于一体的新入口。
  商城的核心数智引擎,是中国移动的“灵犀智能体”。通过这位“智能小伙伴”,不仅能完成查询积分、心仪产品一键订购、物流实时跟踪等操作,更能享受到“私人定制”的个性化服务——“灵犀智能体”能够深度学习用户偏好,提供精准的产品推荐和个性化的生活方案,成为消费者专属的“智能生活管家”。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执行院长刘艳芳指出,服务消费线上化进程不断加速。1—5月,全国网络服务消费额同比增长13.3%,消费正向智能化、体验化升级。“人工智能+服务”不仅推动在线教育、远程医疗、智能家居等服务数字化升级,更极大拓展了消费场景,重塑用户体验。
  “商务部将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加快推进意见落地见效,指导各地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举措,更大限度激发数字消费潜力。”何亚东说。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4990
金币
483126
道行
2004
原创
2432
奖券
3095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3413(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1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22:22
数字消费:从概念到日常,政策引领下的新生活图景

一、政策驱动:数字消费迎来系统集成发展新阶段

近期,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成为数字消费领域的重要里程碑。该文件提出了14项任务举措,旨在扩大数字消费多元化供给、创新消费场景、促进供需动态平衡。这标志着我国数字消费政策从分散试点迈向系统集成的新阶段。

政策核心要点解析
1. 丰富数字消费领域供给:涵盖数字产品(如AI终端、智能穿戴)、数字服务(如智慧医疗、在线教育)、数字内容(如文化数字化、虚拟现实电影)及数字渠道拓展。
2. 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消费产业集群。
3. 优化支撑体系:打造智慧街区、完善物流配送、提升支付便利化(如数字人民币应用),强化数据安全与消费者权益保护。
4. 营造良好环境:开展消费促进活动,推动国际合作,规范市场秩序。

正如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所言,《指导意见》既立足当下满足人民对智能生活服务、数字文化娱乐的需求,又着眼长远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度契合,将数字消费打造为扩大内需的新引擎。

二、场景创新:技术赋能下的沉浸式体验革命

数字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消费场景,从文旅体验到日常购物,沉浸式、互动式体验成为主流。

文旅融合:MR技术让文物“活”起来
西安博物院推出的《西博宝藏》文物数字艺术互动项目,运用FV3D数字化场域技术和MR(混合现实)技术,使三彩腾空马、鎏金走龙等文物突破物理展柜限制。观众可通过手势互动“演奏”编钟,甚至在《碗礁瓷语》展览中“悬浮”观赏瓷器细节并自由缩放旋转。商务部办公厅副主任何亚东强调,此类创新正是《指导意见》中“人工智能+”行动的生动实践,通过数字化赋能文博场馆,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景。

智慧零售:“黑科技”重构购物体验
- 杭州湖滨步行街:“西子魔盒”裸眼3D大屏、AI丝巾定制、无人值守太空舱快闪店,构建“可看、可感、可购”的科技消费场景。
- 深圳南头古城:“古城+AI消费+首发经济”模式,展示AI翻译耳机、智能穿戴设备等潮流科技产品,推动“科技+文化”跨界创新。
- 移动爱购数智商城:以中国移动“灵犀智能体”为核心引擎,提供个性化推荐、智能客服等“一站式”数智服务,成为消费者的“智能生活管家”。

生活服务:智慧便民普惠千家万户
上海曹杨街道“15分钟数智生活圈”应用上线,针对老年居民设计“长者之家”适老化界面,实现社区食堂订餐、卫生服务中心挂号等掌上服务。这种“人工智能+医疗卫生”“老年数字文化体验”的模式,正是《指导意见》中“建设线上线下融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具体体现,让数字生活惠及所有群体。

三、产业融合: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协同

数字消费不仅是消费方式的变革,更是产业升级的强大动力。其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催生了新业态、新模式。

农产品电商: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在新疆阿克苏市新疆红旗坡农贸物流园,“95后”电商米尔扎提·卡米力通过直播带货当地农产品。这一场景印证了《指导意见》中“拓展农村电商应用场景”的政策导向。数字技术打破地域限制,让优质农产品直达消费者,同时通过数据分析精准匹配供需,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智能制造:机器人6S店搭建产业桥梁
全球首家机器人6S店在深圳龙岗区开业,集机器人剧场、实验场、6S店、零部件超市于一体。这为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搭建了桥梁,是《指导意见》中“培育新消费品牌,推动数字国潮创新发展”的典型案例。广东计划打造全国首个机器人街区,将进一步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与消费市场的融合。

文化创意:汉服与数字技术的碰撞
山东曹县汉服基地的网络主播通过直播推介汉服,结合VR/AR技术实现“云端试穿”。河南洛阳未来城科幻乐园则让孩子体验VR虚拟技术沉浸式场景。这体现了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2025中国(20城)城市时尚文化指数》报告也指出,东方美学正通过数字化手段转化为新的消费活力。

四、挑战与展望:在规范中激发创新活力

尽管数字消费发展迅猛,但仍面临数据安全、同质化竞争、城乡数字鸿沟等挑战。《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数据安全保护,探索“大数据+信用智慧监管模式”,规范网络市场秩序。

未来发展方向
1. 技术创新驱动: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技术将持续深化应用,催生更多如AI数字人导购、虚拟偶像直播等新业态。
2. 场景深度融合:“文旅+科技”“医疗+AI”等跨界融合将更加普遍,形成虚实共生的消费生态。
3. 普惠化发展:通过适老化改造、农村电商下沉等措施,让数字消费红利惠及更广泛人群。

结语

从杭州湖滨步行街的裸眼3D大屏到西安博物院的MR文物互动,从新疆阿克苏的农产品直播到深圳的机器人6S店,数字消费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指导意见》的出台为这一进程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逐步落地,数字消费必将成为扩大内需的新引擎、推动产业转型的催化剂,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引领中国经济在数字时代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正如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所言,我们将更好发挥数字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