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1阅读
  • 2回复

[美食文化]河北十大名面 [10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3579
金币
27451
道行
38009
原创
2410
奖券
4894
斑龄
135
道券
1117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4910(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09-0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1:13




河北省是我国唯一一个拥有所有地貌的省,这里风景秀美、人杰地灵,美食也数不胜数。

比如驴肉火烧、香河肉饼、沧州火锅鸡、牛肉罩饼、正定八大碗、安徽牛肉板面......

今天给大家分享十道河北特色面食。

1、杂面



杂面起源于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清康熙年间,有个太监将此面带到宫里,慈禧太后尝过后赞不绝口,后来就成为了贡品。

所谓杂面就是把小麦面、绿豆面、红小豆面混在一起,制成面条。

杂面种类很多,以金丝杂面为极品,一斤面要切1600刀,面细如发丝,晒干之后就像是闪闪发光的金丝,所以称为金丝杂面。

杂面吃法也多样,汤面、打卤面、焖面、炒杂面都可以。

2、饸饹



饸饹面是北方面食,制作饸饹需要用到饸饹床子,床子上面有很多孔,把面从孔中压下来,就成了一根根爽滑劲道的面条。

河北饸饹有很多种做法,但是我最喜欢吃凉饸饹,夏天来上一碗,倒上点蒜泥,太爽了,恨不得天天吃。

3、拨御面



是河北承德的传统美食,乾隆皇帝围场狩猎后,当地拨面师傅为其制作荞麦拨面,没想到乾隆品尝后,胃口大开,连吃两碗,因此这碗面更名为“拨御面”。

拨御面非常考验刀工,切的同时有个拨的动作,需要手指、手腕、手臂巧妙配合,才能快速拨出粗细均匀的三棱形面条。

面卤使用榛蘑和肉丝制作而成,给面注入了灵魂,面卤特有的香味一直充斥在口中,难怪皇帝也要吃上两碗。

4、宫面



又称为贡面,源于隋唐,最初只供给宫廷,因此得名。

面的原产地是藁城,面细能穿针,空心有韧性,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意大利空心粉就是模仿的藁城宫面。

煮成清汤宫面,口感Q弹爽滑,汤底都要喝光,比龙须面还要细,水开60秒就能出锅,当早饭最合适了。

5、卤面



是河北冀南磁州一带的美食,以肉和蔬菜制成面卤,面条劲道爽口,鲜香味美,令人回味无穷。

6、凉拌莜面



是河北张家口的特色美食,用工具把莜面压成面条,上锅蒸熟后晾凉,然后加入喜欢的蔬菜,葱蒜末花椒油,加入醋酱油等调料进行调味,拌匀后即可开吃。

以前人们远走他乡还要带点故乡的水,据说他乡的水蒸不熟故乡的莜面,远在他乡的你,想吃这口莜面了吗?

7、腌肉面



是石家庄市灵寿县特有的美食,手擀面和陈年腌肉的绝妙组合,将肥瘦相间的腌肉盖于面上,香而不腻,口感咸香。

8、安徽牛肉板面



对,你没看错,安徽牛肉板面是石家庄特色美食,简称“石特安”,很多安徽人表示没听说过这个面啊。

其实这个面和安徽是有关系的,起源于安徽,上世纪90年代,安徽阜阳很多人去石家庄打工,把安徽板面带过去了。

安徽板面是羊肉的,石家庄人不爱吃羊肉,改成了牛肉的,价格亲民、味道鲜美,就在石家庄发扬光大了。

9、囫囵面



据说是老板听到吃面的人发出“呼噜”声,因此得名。

面条是手擀面,劲道爽滑,加上菜码,拌上料汁,是吃过一次会想念的味道。

10、豆角焖面



是北方美食,利用水蒸气将面和豆角焖熟,所以叫焖面。

石家庄的铁锅焖面,有面有菜有肉,手擀粗面条吸满了汤汁,劲道入味,豆角很嫩,吃过一次再也忘不了!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84449
金币
401508
道行
2004
原创
2427
奖券
2935
斑龄
37
道券
107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1247(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9-1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23:10
河北十大特色面食详解

河北省作为我国唯一一个拥有所有地貌的省份,不仅风景秀美、人杰地灵,其美食文化也极具地域特色,尤其是面食种类丰富、风味独特。以下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十种特色面食,从历史渊源到制作工艺,再到口感风味,为您详细解析。

---

一、杂面

历史渊源:  
起源于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清康熙年间传入宫廷,慈禧太后尝后赞不绝口,成为贡品。

制作工艺:  
- 原料:小麦面、绿豆面、红小豆面混合制成。
- 特色品种:金丝杂面,每斤切1600刀,细如发丝,晒干后呈金丝状。

吃法多样:  
- 汤面、打卤面、焖面、炒杂面均可。
- 口感丰富,营养均衡,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经典面食。

---

二、饸饹

历史背景:  
北方面食代表之一,历史悠久,流传广泛。

制作工艺:  
- 使用饸饹床子压制而成,面条粗细均匀、劲道爽滑。
- 面条从床子孔中压出,形成一根根滑顺的面条。

推荐吃法:  
- 凉饸饹:夏季食用最佳,蒜泥调味,清爽开胃。
- 热汤饸饹:搭配肉汤或蔬菜汤,口感更丰富。

---

三、拨御面

历史故事:  
乾隆皇帝围场狩猎后,当地拨面师傅为其制作荞麦拨面,乾隆连吃两碗,赐名“拨御面”。

制作工艺:  
- 使用荞麦面,手工拨制,需手指、手腕、手臂配合,形成三棱形面条。
- 刀工讲究,面条粗细均匀、口感筋道。

搭配卤料:  
- 榛蘑肉丝卤,香气浓郁,为面注入灵魂。
- 皇帝御膳级别的风味体验。

---

四、宫面(贡面)

历史背景:  
隋唐时期供奉宫廷,故称“贡面”。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意大利空心粉即模仿藁城宫面。

制作工艺:  
- 面条细如龙须,空心有韧性。
- 手工拉制,可穿针,极富工艺价值。

食用方式:  
- 清汤宫面:水开60秒即可出锅,Q弹爽滑,汤底鲜美。
- 早餐佳品,营养丰富,易于消化。

---

五、卤面

地域特色:  
河北冀南磁州一带的传统面食,融合肉与蔬菜的鲜香。

制作工艺:  
- 面条劲道爽口,搭配肉和蔬菜制成的面卤。
- 卤汁浓郁,食材丰富,味道鲜美。

口感特点:  
- 面条吸足卤汁,入口香浓,回味无穷。
- 家常风味与传统工艺结合,深受百姓喜爱。

---

六、凉拌莜面

地域特色:  
河北张家口地区特色面食,莜面压制成面条,凉拌食用。

制作工艺:  
- 莜面压成面条,蒸熟晾凉后拌入蔬菜、调料。
- 调料包括葱蒜末、花椒油、醋、酱油等。

情感价值:  
- 旧时游子远行带故乡之水,因他乡之水蒸不熟莜面。
- 一碗凉拌莜面,承载乡愁与家乡风味。

---

七、腌肉面

地域特色:  
石家庄市灵寿县特有美食,融合腌肉与手擀面的独特风味。

制作工艺:  
- 使用陈年腌肉,肥瘦相间,咸香浓郁。
- 手擀面劲道爽滑,与腌肉完美结合。

口感特点:  
- 香而不腻,层次分明。
- 传统地方风味,极具代表性。

---

八、安徽牛肉板面

历史渊源:  
虽名为“安徽牛肉板面”,实为石家庄特色美食。

起源故事:  
- 起源于安徽阜阳,上世纪90年代安徽人带入石家庄。
- 石家庄人将羊肉板面改为牛肉板面,发展成本地特色。

风味特点:  
- 面条宽厚,牛肉卤香浓郁。
- 价格亲民、味道鲜美,街头巷尾皆可见。

---

九、囫囵面

命名由来:  
因食客吃面时发出“呼噜”声而得名。

制作工艺:  
- 手擀面,劲道爽滑。
- 拌入菜码和料汁,简单却风味十足。

口感体验:  
- 吃一次便令人想念,质朴却难忘。
- 是河北家常面食的代表之一。

---

十、豆角焖面

地域特色:  
北方传统面食,石家庄铁锅焖面尤为出名。

制作工艺:  
- 利用蒸汽将豆角与面条同时焖熟。
- 手擀粗面条吸收汤汁,豆角鲜嫩。

风味特点:  
- 有面有菜有肉,营养均衡。
- 劲道入味,吃过一次便难以忘怀。

---

总结

河北十大面食不仅体现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也展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饮食的完美融合。从宫廷贡品到民间小吃,从精工细作到朴实家常,每一道面食背后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与人文情怀。

| 面食名称     | 地域特色     | 制作特点           | 推荐吃法             |
|--------------|--------------|--------------------|----------------------|
| 杂面         | 衡水饶阳     | 混合豆类面粉       | 汤面、打卤面         |
| 饸饹         | 河北多地     | 床子压制           | 凉拌、热汤           |
| 拨御面       | 承德         | 荞麦拨制           | 榛蘑肉丝卤           |
| 宫面         | 藁城         | 空心细如龙须       | 清汤面               |
| 卤面         | 冀南磁州     | 肉蔬卤汁           | 面卤拌食             |
| 凉拌莜面     | 张家口       | 压条凉拌           | 蔬菜调料拌匀         |
| 腌肉面       | 石家庄灵寿   | 陈年腌肉           | 手擀面配腌肉         |
| 安徽牛肉板面 | 石家庄       | 安徽起源本地改良   | 牛肉卤拌面           |
| 囫囵面       | 河北多地     | 手擀面拌料         | 菜码料汁拌食         |
| 豆角焖面     | 石家庄       | 蒸汽焖制           | 铁锅焖面有菜有肉     |

这些面食不仅是河北饮食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华面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本地人还是游客,都值得细细品味。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4585
金币
364944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263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8373(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9-1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19分钟前
河北十大名面及其特色解析
河北省作为中国地貌类型最丰富的省份,其面食文化也呈现出多元融合的特点。以下结合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及地域特色,对河北十大名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历史传承与宫廷渊源类名面
金丝杂面
起源于衡水市饶阳县,清康熙年间成为贡品,以小麦面、绿豆面、红小豆面混合制作,一斤面需切1600刀,细如发丝,晒干后呈金丝光泽。吃法多样,可做汤面、打卤面或炒面。
拨御面
承德传统美食,因乾隆皇帝狩猎时品尝后赐名。以荞麦面手工拨制呈三棱形,搭配榛蘑肉丝卤,刀工与卤料香为其灵魂。
藁城宫面
隋唐时期为宫廷贡品,面细可穿针、空心有韧性,《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其为意大利空心粉的灵感来源。水开60秒即熟,适合做清汤面。

二、地域特色与民俗风味类名面
面食名称    产地/特色    制作与口感特点
饸饹面    石家庄无极县最著名,用饸饹床子压制成型,分凉热两种吃法,荞麦饸饹劲道鲜香    杂粮面压制,配蒜泥或高汤,夏季凉食开胃
凉拌莜面    张家口特色,莜麦制成,蒸熟后凉拌蔬菜与调料,需用当地水质制作    口感清爽,富含膳食纤维,为养生面食
腌肉面    石家庄灵寿县特色,陈年腌肉配手擀面,肥而不腻    腌肉香渗透面条,咸香浓郁
卤面    冀南磁州传统,以肉菜卤汁搭配劲道面条    面卤融合多种食材,鲜香味美

三、融合创新与争议性名面
安徽牛肉板面
虽起源于安徽阜阳,但因90年代打工潮传入石家庄并本土化,成为当地标志性面食,简称“石特安”,安徽本地少见。
拖刀面
石家庄井陉县传统,用60厘米长刀拖动切面,面条筋道,配独特卤汁。
豆角焖面
河北常见家常菜,面条与豆角、肉类焖制,吸收汤汁后香软入味。
囫囵面
手擀面配菜码与料汁,口感朴实,为家常想念的味道。
四、名面文化与延伸知识
河北面食体现了杂粮利用(如杂面、莜面)、宫廷与民间技艺结合(如宫面、拨御面)、移民文化融合(如安徽牛肉板面)等特点。其中,金丝杂面的刀工技艺(1600刀/斤)、饸饹面的地域流派(无极县vs赵县)、莜面对水质的依赖,均反映了当地饮食智慧与自然环境的关联。

河北面食不仅是味蕾体验,更承载了历史典故、民俗习惯与地域交流的印记,值得作为“冀味”美食的重要代表深入探索。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