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7阅读
  • 2回复

[娱乐八卦]《黑白局》首播口碑出炉,看了4集后,我要说:烂不是没有原因 [52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4206
金币
360746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233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830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9-07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0:03
— 本帖被 huozm32831 执行加亮操作(2025-09-07) —
火车抓小偷,这已经是近两年拍的第几个烂套路了?
现在怎么还有刑侦剧在模仿?


上来展示一波拳脚,最后再来一个特写镜头,让主角耍一波帅。
如今的刑侦剧真的是一点看点都没有,上不了热度榜不是没有原因!


随着下半年马上逼近年尾,为了赶在国庆之前抓住这最后一波流量,许多导演纷纷放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
古装剧的《子夜归》,年代剧的《生万物》,甚至还有抗战剧的《归队》。


可以说,如今的电视剧真的是想看的一大堆,可到头来一个能看的都没有。
这不,作为影视圈的“老大哥”,刑侦剧也推出了新作。
杨旭文王砚辉领衔主演的《黑白局》,是一部以讲述“火车扒手”为主的贩毒类剧集。


这部剧与上一年的《黑白决》同出一处,主演虽然没有了田雨,但却有着王砚辉这个老将坐镇。


可当我熬夜看完前面4集的剧情后发现,明明都已经有上一部失败的经验了,这一部怎么还能拍的这么烂!
要我说:《黑白局》被骂下架,真不是没有原因!


1、逻辑乱成一锅粥,警匪联合到底是在恶心谁?
要说近两年最好的刑侦剧是哪一部,我觉得于和伟的《我是刑警》当属模仿标兵。
真实事件改编给剧情增加背景,逻辑合理给观众增加可信度,演员演技给场面增加氛围感。


可以说,于和伟的这部《我是刑警》能拿奖,那也是命中注定。
刑侦剧要是连剧本的逻辑都不通顺,那就算是央视给他推荐,也不过是被骂的更惨。


在《黑白局》的一开场,火车扒手,早已被拍到不能再烂的画面,观众看多了,自然一些小细节就会暴露无疑。
试问:03年的火车,还是偏远地区,谁家的绿皮车能这么干净?又怎么可能每个人做的这么端端正正?


就连如今的绿皮车,坐个数十个小时的车程,许多人早已躺的人仰马翻了,鞋子更是满车仓飞。
可回过头再一看剧中的场景,这一对比,难道不假么?


其次,警察在火车上抓小偷,难免会制造出乘客恐慌,这样的情况下,别说能有地方打架了。


就是满车的乘客都已经把车厢里搞成了一锅粥,可你在看剧中两个人打的你来我往,甚至还能走几个武术套路。
谁看了不会觉得是假的?谁看了又不会觉得这是在刻意摆拍!


火车打架的场景,在《我是刑警》中也出现过,可你看看人家于和伟的表演。
发现凶手,不动声色,察言观色,伺机而动。
这才是一个警察应该有的作风,而不是因为一点小小的“意外”,就让整个车厢乱成一锅粥。


而要说《黑白局》中最让人一看就能判断是一部烂剧的主要原因。
就是“音画不符,演员口型对不上”!


2、演员选的好,流量少不了!
说起《黑白局》这部剧中如今出现的演员,可以说是一个比一个烂,一个比一个业余。
由杨旭文扮演的男主展鹏,明明是缉毒刑警科的队长,按理来说已经有足够的团队合作经验。


可在第一集中,当为了设局抓住背后的贩毒团伙头领“八爷”的时候。
仅仅一个涂大(王砚辉饰)的出现,就让原本已经布置好的局,被人暗中调包了。


甚至直到最后,就连凶手的一个正脸都没拍到!
可想而知,这还是放在2003年的时候,这要是放在今天,这样的刑警队长,早就已经撤职了。
自己设的圈套,最后什么都没抓到,不仅货丢了,连人家的脸都没拍到!


要我说,杨旭文这个演员早在上一部《黑白决》中,就已经暴漏出演技的缺陷了。
明明演的是一个便衣刑警,平时破案必须要学会融入进普通百姓的生活中去。
不光是眼神上,甚至动作上都应该与社会融入一体。


可杨旭文的表演却让人根本看不出来那种宛如猛虎扑食般的紧张感。
人还没发现呢,光是那凶狠的眼神,就已经出卖自己了。
试问:谁会在火车上挣个大大的眼睛在那左顾右看?这不明显出卖了自己么?


而要说《黑白局》这部剧真的就这么烂么,其实不然,还是有亮点的。
那就是新加入的神秘警长“涂洪江”,王砚辉。


作为同样是公安局的一名老刑警,他在前4集中展示出的形象确实让我出人意料。
眼神上的松散,第一眼看到他和小贩交易的时候,我还以为他就是最后的贩毒老大。


可不曾想,他确实一个暗中伺机而动的老虎。
还有在与八爷(宋佳伦饰)打斗的时候,他的表现更是让我意外,明明大肚子的形象,已经在告诉观众他打不起来了。


可一套丝滑的小连招,更是直接把对面的八爷两个眼睛都打的直了。
试问:谁看到这样的场景不会感到新奇?


平时都是年轻人的打戏,如今让一个55岁的老刑警上去打架,动作还是这么流畅,怎么可能不吸引人呢?
而要说王砚辉给《黑白局》带来了优点在哪,我觉得就是他身上的那种“似警非警”的气质。


作为一个刑警,平时面对的不是穷凶极恶的狂徒,就是心思缜密的歹徒。
如果不会学会伪装自己,像杨旭文这样只会瞪大双眼等人发现自己的人,早就被歹徒随手一枪干掉了。


说到底,刑侦剧还得是老演员来演,于和伟的《我是刑警》是个例子,如今王砚辉的《黑白局》也是个例子!
刑侦剧看的是对警察的了解,而不是自以为的帅气,就像我们常说的:当刑警没你想得那么简单!



《黑白局》如今收视率低迷,对于杨旭文这样粗糙的表演,也属于意料之中。


没有亮眼的表演,甚至连剧情和音画也如此粗糙的做工。
这要是让他热度上来了,那其他用心拍的电视剧该怎么办?


刑侦剧讲的是警察,凸显的也是警察在人民心中的形象。
可把一个警察拍成这样意气用事的形象,这在观众的心中不就是在可以抹黑么?
而王砚辉的表演则是真正的把一个刑警演出了“精气神”,刑警动的不是手,是脑!

《黑白局》


这部剧是赵浚凯导演“黑白”系列的第五部,前几部的评分都在及格线边缘徘徊,所以这一部开播前的热度不算太高。


播出四集后,口碑上没有迎来反转,依然是差评居多。


本人勉强倍速看完了前三集,只能说这部剧真是烂得一塌糊涂!
情节漏洞百出,刻意煽情太无语
这部剧主线剧情很简单。
男主展鹏(杨旭文饰演)身为缉毒刑警队长,去隔壁下桐市侦破贩毒案件。


在下桐市,展鹏认识了刑侦队长涂洪江(王砚辉饰演),两人从互相看不上到合作办案。


中间好多情节都漏洞百出,看的过程一直很无语!
涂洪江在下桐市主要负责侦破各种偷盗案件。
某次,他在广场上和偷盗团伙头目八字脚(宋佳伦饰演)发生争执,双方大打出手不说,此次混战还导致展鹏缉毒任务失败。


结果在审讯过后,涂洪江立刻就把八字脚给放了。


这个情节真是莫名其妙!
首先八字脚带人袭警绝对算是重罪了!怎么可能直接放人呢?其次,此次任务已经影响了其他队缉毒任务的完成,涂洪江居然没有上报此事,进而联合调查八字脚!这么不敏锐居然还能当队长?
之后的情节更离谱!
八字脚带人把涂洪江的线人打成重伤,还故意留图案羞辱涂洪江;




结果涂洪江没有立刻带人去抓捕八字脚,反而忙别的去了!
不得不说,涂洪江的脾气是真的好!给他当线人也是真的惨!
之后更过分的是,八字脚带人把线人从医院绑走了,暴打一顿后,还把人吊起来,线人差点被卷进机器里丧命,幸好涂洪江及时赶到把人救下;




这个情节真是把我气笑了!
线人被八字脚带人殴打成重伤,涂洪江不做任何反应,线人住院治疗,涂洪江也不派人保护线人,线人差点丧命,涂洪江居然还不着急抓人!
就涂洪江这个人设,真不知道如何评价!
而且剧中故意制造矛盾和误会,真是没眼看。
涂洪江认识的某个偷盗惯犯郑小山,被人指使偷走了警方当诱饵的毒品,郑小山将此事告知涂洪江;




结果涂洪江没有将此事立刻告知局长或者展鹏,而是把郑小山约在了经常见面的旅馆,结果涂洪江赶到时,郑小山已经被人杀害;
面对这种情况,展鹏希望他说明情况,结果涂洪江就是不解释!




之后涂洪江把郑小山藏起来的毒品带回警局,展鹏希望涂洪江将前因后果说明,涂洪江就是不说!




好家伙!导演和编剧是想气死男主,顺便气死观众是吧?
一句话就能解开的误会,非得强行误会好几集!导演真该出来挨打!
剧中还有好多强行煽情的片段,那叫一个尴尬!
女主韩馨是个富二 代,但是偏偏要当警察,每次韩馨在工作里受伤或者受委屈了,她爸就要给涂洪江打电话,斥责对方;




最后还把涂洪江约出来,大倒苦水,让涂洪江无语;




别说涂洪江无语,观众都无语了!
编剧写这种人设,是用来恶心人的吗?
剧中还有很多极度敷衍的情节。
比如杀人现场,不请法医和痕检师,让两个警员戴着口罩瞎调查;


在抓捕现场,一堆人抓一个人,就男主和对方近身肉搏,其他人不知所踪;


总之,剧情人设降智不说,还总是侮辱观众的智商,真心无语!
男主演技呆滞,御用演员脸谱化
这部剧中,杨旭文的演技一如既往地差。


演技还是“中郎将”的那套正义凛然的演法,看多了都无感了!
而且导演总用的那几个御用演员,一出场就知道是演反派,毫无新鲜感。




总结:这部剧从剧情到人设,到演员演技,几乎是没有能拿出来夸的地方,全方位拉胯。
1条评分金币+36
huozm32831 金币 +36 - 昨天 20:56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83859
金币
395945
道行
2004
原创
2427
奖券
2935
斑龄
37
道券
1068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112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9-08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0:43
《黑白局》:刑侦剧的新尝试还是老套路?

近年来,刑侦剧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量观众。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刑侦剧涌现,观众对剧情和制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黑白局》作为一部新近上线的刑侦剧,虽然有王砚辉等实力派演员的加盟,但其剧情和制作质量却引发了观众的广泛争议。

1. 剧情逻辑混乱,缺乏真实感

《黑白局》的剧情设定在2003年,主要讲述了一名年轻刑警展鹏(杨旭文饰)与老刑警涂洪江(王砚辉饰)合作侦破贩毒案件的故事。然而,剧中的一些情节设计却显得逻辑混乱,缺乏真实感。

- 火车扒手场景:剧中火车上的扒手场景虽然紧张刺激,但与现实中的绿皮车环境相去甚远。车厢内的整洁和乘客的端庄坐姿与实际情况不符,导致观众难以产生代入感。
- 警匪对抗:剧中警察在火车上抓小偷的场景,虽然动作戏精彩,但在实际操作中,这样的打斗场面很难在拥挤的车厢内发生。此外,剧中警察与小偷的对抗过于戏剧化,缺乏现实中的紧张和谨慎。

2. 演员表现参差不齐

- 杨旭文的表现:作为男主角,杨旭文的表现备受争议。他在剧中的表演显得过于僵硬,缺乏刑警应有的机智和敏锐。尤其是在火车上抓小偷的场景中,他的表现让人难以信服。
- 王砚辉的表现:相比之下,王砚辉的表现则更为出色。他饰演的老刑警涂洪江形象生动,演技自然。尤其是在与反派角色的对抗中,王砚辉展现出了老刑警的沉稳和智慧。

3. 剧情漏洞百出,刻意煽情

- 情节漏洞:剧中的一些情节设计存在明显漏洞。例如,涂洪江在广场上与偷盗团伙头目八字脚发生争执后,直接将对方放走的情节让人难以理解。此外,剧中线人的安全问题也处理得不够合理,多次被反派袭击却未引起警方的足够重视。
- 刻意煽情:剧中还存在一些刻意煽情的片段,如韩馨的父亲多次因为女儿受伤而斥责涂洪江的情节,显得过于做作,缺乏真实感。

4. 制作质量有待提高

- 音画不符:剧中存在一些音画不符的问题,演员的口型与台词对不上,影响了观众的观感。
- 场景布置:剧中的场景布置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火车车厢内的布置与实际情况不符,导致观众难以产生代入感。

总结

《黑白局》虽然有王砚辉等实力派演员的加盟,但在剧情设计、演员表现和制作质量上仍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观众的观感,也使得该剧难以在众多刑侦剧中脱颖而出。希望未来的刑侦剧能够在剧情设计和制作质量上更加用心,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的作品。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昨天 20:56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4206
金币
360746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233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830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9-0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00:12
《黑白局》首播口碑两极分化:争议背后的创作得失
《黑白局》于2025年9月5日在优酷上线首播,杨旭文、王砚辉主演的刑侦剧设定引发观众热议。不同平台对剧集的评价呈现显著分歧,既有“平庸粗糠”的尖锐批评,也有“年度刑侦天花板”的高度赞誉,这种两极分化的口碑折射出剧集在创作上的多重争议点。

负面评价聚焦剧情与制作硬伤
叙事节奏与逻辑问题:部分观众认为剧集存在“叙事差到不行”“缺乏高智商犯罪和刑侦爽感”等问题,尤其批评审讯场景生硬、回忆插入突兀,整体剧情“平淡乏味”。有评论指出,开篇案件虽试图营造悬疑感,但关键转折依赖巧合(如监控证据反转),削弱了刑侦推理的严谨性。
制作质感争议:有观点认为剧集“音画同步粗糙”,部分动作戏场面调度混乱,如繁华街区群架戏“分不清人物关系”,被质疑“网大质感”。同时,年轻刑警韩证飞的“愣头青”人设引发争议,其冲动行事与老刑警的经验主义形成冲突,但角色成长线未达预期。

正面评价肯定节奏与演员表现
剧情紧凑与高能开局:支持方认为剧集“节奏快到飞起”,首集即完成两起案件侦破,反扒、缉毒双线并行,铁路抓捕戏“动作利落”“拳拳到肉”,密闭空间镜头切换增强了紧张感。例如开篇列车反扒与缉毒行动交叉叙事,通过魔术表演掩护盗窃、墙体凿洞偷毒品等设计,被赞“环环相扣”。
演员演技在线:王砚辉饰演的老刑警徐洪江被评价为“亦正亦邪”,其“眼神一转便成竹在胸”的细节处理获认可;杨旭文则突破古装戏形象,将年轻警察的焦躁与执着演绎得“代入感强”56。配角中,田雨饰演的任中华虽戏份有限,但“深夜巡逻的敏锐目光”已埋下角色伏笔。

口碑分化的核心原因解析
题材同质化争议:刑侦剧市场近年涌现《边水往事》《扫毒风暴》等标杆作品,观众对叙事创新要求提高。批评者认为《黑白局》未跳出“老少刑警搭档”“权钱勾结”等套路,而支持者则认为其通过“年代质感”和多线叙事实现了差异化。

评价样本差异:不同平台受众偏好可能导致口碑偏差。例如腾讯新闻提到“观众首播评价基本五星”,强调老戏骨阵容和案件反转的吸引力;而快资讯等平台则更关注制作细节与逻辑漏洞,形成评价反差。

刑侦剧创作的启示与反思
《黑白局》的口碑分化反映出刑侦剧创作的平衡难题:既要满足观众对强情节、快节奏的需求,又需在逻辑严谨性与角色深度上精进。对于后续剧情,若能强化案件与主线阴谋的关联性,同时深化“新老刑警价值观碰撞”的主题,或有望弥合争议。目前剧集仅播出4集,最终口碑仍需观察后续单元案件的叙事质量与人物弧光的完整性。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昨天 20:56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