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7阅读
  • 2回复

[智能应用]上合智汇,共赴未来之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3111
金币
351349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233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8155(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9-0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2:02

  海报设计:聂毅
  新华社天津8月31日电(记者杨文、赵子硕、张泽伟)蘸墨下笔,一撇一捺。智能机器人“书法家”用不到3分钟,写出了隶书体的“学业有成”。在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新闻中心上演的这一幕,令围观的中外媒体记者连连赞叹。

  在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新闻中心,智能机器人进行书法展示。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这个设备太有意思了!我自己也是摄像师,平时用稳定器拍东西,这个设备中加入了控制和平衡机械臂的算法,很了不起。”来自哈萨克斯坦的记者库瓦托夫告诉记者,“在这里几乎每走一步,都能看到科技与生活紧密应用的实例,非常震撼。”
  AI+双臂协作的机器人30秒制作完成冰激凌、迎宾的具身机器人“小合”可用多种语言互动,AI技术录制数字人进行多场景即时播报……怀着新奇和兴奋,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媒体记者不时掏出手机拍照。
  新闻中心设置了不同的体验活动,既帮助媒体记者更好报道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也为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科技发展和文化传承的窗口。
  选取地标建筑作背景后,记者站在绿幕前对手机镜头录制了30秒的中文视频。记者的动作、表情、声音和外貌等信息上传到了数字人平台后,人工智能技术短时间内就帮助生成出一款以记者音色进行英语播报的数字人新闻视频。
  在AI数字人多场景即时播报区,智能技术更加高效赋能新闻传播。“这个数字分身能以中、俄、英文进行新闻播报,提供全新出镜体验。”科技互动展区负责人樊婷告诉记者,生成的数字人还可以在现场打印成创意冰箱贴。

  外国记者在体验“纸鸢漫游”数字语境项目。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轻轻拉拽真实的风筝线与线轴,屏幕上的虚拟风筝忽远忽近,穿梭在南宋时期画作《仙山楼阁图》的场景中。等落地后再拉线,虚拟风筝还能切换10多种风筝形态。
  “虚拟风筝的形象取自天津当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风筝魏’,现实中可以折叠,不少外国记者是第一次见。大家对画中的背景和故事也十分感兴趣。”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种全新的科技手段直观地帮助记者感受中华魅力。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来自白俄罗斯的一名记者,在新闻中心收到了智能机器人书写的“万事如意”,旁边的一位记者,则拿起另两幅字留影拍照——携手同行,友谊长存。
  和合之光,美美与共。大家共同见证上海合作组织自成立以来规模最大一届峰会的重要时刻。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3111
金币
351349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233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8155(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9-0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22:03
2025上合峰会科技亮点:智能机器人展现中华文化魅力
在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新闻中心,智能机器人书法家以不到3分钟的时间,成功书写出隶书体的“学业有成”,这一精彩演示令围观的中外媒体记者连连赞叹,成为峰会现场展现科技与文化融合的生动案例1。

上合组织发展历程与核心精神
“上海精神”的内涵与实践:上合组织成立24年来,始终秉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成为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中国作为轮值主席国,已实施完成100多项涵盖政治、安全、经贸、科技等多领域的主席国活动,践行“弘扬‘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在行动”的口号2。
天津峰会的里程碑意义:此次天津峰会是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峰会,将推动组织进入“更加团结、更重协作、更富活力、更有作为”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续写命运与共的合作篇章2。
上合组织多领域合作实践与成果
人文交流:搭建文明互鉴桥梁
教育与青年合作:上合组织通过联合硕士培养项目、奖学金计划及青年论坛,促进成员国高校学术交流。例如,郑州大学举办的“青春上合·豫见未来”青年沙龙,吸引12国媒体智库嘉宾参与,中外青年围绕跨文化教育、数字时代创新合作等议题深入对话34。
文化体验活动:天津外国语大学举办“外交使节进校园”活动,师生通过《喀秋莎》合唱、中白诗人诗歌朗诵等节目展现多元文化;郑州峰会期间,外国留学生展示中国书法、漆扇制作技艺,伊朗留学生Alin表示“中国文化魅力令人向往”34。
科技创新:赋能未来发展
人工智能领域合作:2025年“中国-上海合作组织人工智能合作论坛”提出加强政策沟通、技术合作、应用赋能及安全治理四点倡议,并发布《中国-上合组织国家人工智能应用合作中心建设方案》,推动科技成果共享与普惠发展6。
数字经济探索:“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聚焦数字技术对全球价值链的重构,为成员国在数字领域的协同创新提供平台7。
区域建设:打造合作实体平台
青岛上合示范区以“服务上合、赋能产业、建设城市、引领未来”为使命,集聚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绿色农产品等高端产业,已建成线上线下交易区、冷链仓储区等功能场馆,吸引百余家企业入驻,成为上合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82213
金币
384460
道行
2004
原创
2425
奖券
2935
斑龄
37
道券
1068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079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9-0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前天 23:34
这段新闻报道生动地描绘了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新闻中心中,智能机器人和AI技术展示的一系列精彩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令在场的中外媒体记者赞叹,也为世界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科技发展和文化传承的窗口。以下是对报道中提到的几个亮点的总结:

1. 智能机器人书法家:
   - 展示了智能机器人在短时间内用隶书体写出“学业有成”的能力,体现了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进步。

2. AI+双臂协作机器人制作冰激凌:
   - 展示了AI技术与机器人协作的能力,能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冰激凌的制作,展现了科技与日常生活结合的实例。

3. 具身机器人“小合”多语言互动:
   - 迎宾机器人“小合”能用多种语言与人们互动,显示了人工智能在语言识别和交流能力方面的发展。

4. 数字人新闻播报:
   - 通过AI技术,可以将记者录制的视频转换成数字人进行多语种新闻播报,提供了全新的出镜体验,并能现场打印成创意冰箱贴。

5. “纸鸢漫游”数字语境项目:
   - 利用虚拟风筝与真实风筝线结合的方式,让参与者体验南宋时期画作《仙山楼阁图》的场景,这种科技手段直观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6. 智能机器人书写祝福语:
   - 智能机器人书写“万事如意”等祝福语,为外国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成为他们拍照留念的对象。

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创新能力,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通过这些高科技的互动体验,中外媒体记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中国科技与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为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增添了一抹亮色。这些展示活动无疑加深了人们对中国科技实力和文化传承的认识,促进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