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7阅读
  • 3回复

[猎奇]战国第一战神,功高震主,为自保想一办法,令人瞠目结舌[6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3249
金币
2678
道行
19523
原创
29321
奖券
17968
斑龄
199
道券
10553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3190(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9-0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1:45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5-08-31) —

在战国末年的烽烟岁月里,诸侯纷争不断,群雄辈出。公认的“战神级”人物不过寥寥四位——王翦、白起、李牧、廉颇。就单纯的军事指挥能力而言,这四人各有千秋,难分伯仲;但若从综合能力来衡量,王翦无疑名列首位。他不仅带着儿子王贲联军横掃六国中的五国,军事天赋毋庸置疑,而且在政治智慧和控人之术上也显露出远胜同代的气魄与谋划,最终的结局在四人中也最为辉煌。

公元前229年,王翦领军对赵,赵国的主帅李牧坚守迎战。双方在战场上势均力敌,长期处于胶着状态,打得难分难解。王翦见强攻无果,便另辟蹊径,动用反间之术,巧妙布置间谍与人心策略,逐步瓦解对手的内政与军心。李牧最终身死,赵国的抵抗力量随之崩溃,国力迅速被削弱,短时间内就失去了抵抗王翦的能力,赵国从此走向灭亡的边缘。

赵国灭亡之后,燕国见势不妙,认定与秦的对抗若硬拼必然失败,于是派出历史上著名的刺客荆轲,企图刺杀秦王以挽救燕国的颓势。荆轲的刺杀行动最终以失败告终,尽管燕国在此后仍有抵抗之意,但秦国获得了一个可乘之机,对燕国发动快速而致命的打击。王翦以较低的代价便将燕国彻底平定,秦国的统一步伐再次迈出坚实的一步。

何以在赵、燕相继陷落后,秦王仍准备向楚国发起总攻?他先向王翦征询需要多少兵力才能彻底灭楚。王翦给出保守而坚硬的答案:至少六十万大军。秦王随后又请来李信,李信却表示二十万就足以完成任务,令秦王大喜,以为王翦年迈、早已不复当年之勇,便打发他回乡。不久,李信在项燕的攻势下败走,损失惨重,秦王只得亲自出面请王翦复出。
王翦坚决坚持需要六十万大军,而秦王最终同意他的条件,这几乎耗尽了秦国的全部军备与资源。王翦在军中有着极高的威望,若他心怀野心,后果将不堪设想。面对可能的权力风险,王翦思量再三,决定以一招“自黑”之计为自己保命。他先后六次向秦王索要大量财物,口头上声称“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字里行间尽是自我贬抑与对财富的执着。这一连串要求令部下看不下去,认为他贪得无厌,必然会惹秦王不悦;谁知秦王却始料未及地高兴起来,照单全收这些财物与珍宝,并且从王翦的举动中读出一个明确信号:王翦不过是渴望财富、并不对王室江山心生妄念。

秦王因此对王翦放下戒心,王翦也借此获得了安稳的生存之道与善终的机会。这一招看似靠近“自我贬抑”,实则极具深意:以财富作护身符,将对权力的野心降到最低程度,同时让对手误判他的真实意图,从而获得长期的安全保障。有人问,这一招究竟高明与否?从历史的走向和王翦最终的处境来看,确实是一记妙手,它成功地把潜在的威胁化解在对话与财富之中,成就了一段久经评说的历史计谋。
1条评分金币+13
wowoni 金币 +13 - 前天 16:12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3111
金币
351349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233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8155(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9-0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15:19
战国战神王翦的“自污保身”策略
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王翦,凭借“一人灭五国”的赫赫战功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核心功臣,却在功高震主的危机下以自污名节的方式实现全身而退,其生存智慧堪称古代武将权谋的典范。

功高震主的双重困境
军事威望的威胁:王翦在灭楚之战中手握60万秦军(占全国兵力80%),其战术布局(如“水淹大梁”)与灭赵、燕、魏、楚、齐的功绩,使军中威望甚至超越君主。
帝王猜忌的必然性:秦始皇嬴政以多疑著称,面对王翦“可轻松取代皇帝”的实力,曾在灭楚前因李信兵败才被迫起用王翦,暗藏对其兵权的忌惮。
瞠目结舌的自保奇招
贪财爱田的表演
出征前连续五次向秦始皇索要“美田宅园池甚众”,甚至要求赐予子孙“膏腴之地”,故意营造“胸无大志、唯利是图”的假象,消解君主对其政治野心的猜疑。

示弱与忠诚绑定
在灭楚关键阶段,通过间谍向咸阳传递“老臣年迈,唯愿安享天伦”的信息,将军事才能与政治忠诚切割,使秦始皇认为其“只懂打仗,不懂权谋”。

急流勇退的决断
灭齐之后立即“将帅印双手奉还”,放弃一切军职爵位,带着赏赐的财宝回归频阳老家,甚至主动献出部分田产“以充国用”,彻底退出权力中心。

与其他名将的命运对比
名将    功绩    应对方式    结局
白起    伊阙之战歼敌24万、长平之战坑杀40万赵军    抗命拒战、直言进谏    被秦昭襄王赐死杜邮亭
韩信    暗度陈仓、背水一战助刘邦灭楚    索要齐王封号、私藏钟离眜    被吕后诱杀于长乐宫钟室
王翦    灭赵、燕、魏、楚、齐五国    自污名节、主动交权    安享晚年,子孙世袭爵位

历史启示:权谋与人性的博弈
王翦的“自污保身”看似荒诞,实则精准拿捏了帝王心理——君主不怕功臣贪财,只怕功臣有野心。这种以退为进的策略,既避免了白起式的刚直悲剧,也未重蹈韩信“功成不退”的覆辙,成为战国四大名将中唯一善终者,其智慧至今仍具现实镜鉴意义
1条评分金币+6
wowoni 金币 +6 - 前天 16:13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82213
金币
384460
道行
2004
原创
2425
奖券
2935
斑龄
37
道券
1068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078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9-0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前天 17:54
王翦的确是战国末期秦国杰出的将领之一,以其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而闻名。在战国四大名将中,王翦不仅在军事上有卓越的表现,在政治斗争中也显示出了他的高明和深思熟虑。

1. 赵国之战:
   - 王翦领军攻打赵国时,面对李牧的坚守,他没有选择硬碰硬,而是运用反间计,通过间谍和心理战术逐步瓦解赵国内政和军心,最终导致赵国的崩溃。

2. 燕国之战:
   - 在赵国灭亡后,燕国派出荆轲刺杀秦王未遂,王翦抓住机会迅速平定燕国,进一步推进秦国的统一大业。

3. 楚国之战:
   - 秦王询问王翦灭楚所需兵力时,王翦提出需要六十万大军,而李信则声称二十万足以。秦王最初选择了李信,但李信战败后,秦王不得不请王翦复出。王翦坚持需要六十万大军,最终秦王同意。

4. “自黑”之计:
   - 王翦在军中威望极高,他通过多次向秦王索要财物的方式,表现出对财富的执着和对权力的无野心。这一策略成功地让秦王放下了对他的戒心,确保了自己的安全。

王翦的这一“自黑”策略确实非常高明。它不仅化解了秦王对他的疑虑,还让他在政治斗争中保全了自己。这种以退为进、以财富为护身符的策略,在历史上被多次证明是有效的。它不仅需要智慧和勇气,还需要对人性深刻的理解和精准的把握。

总的来说,王翦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也是一位深谋远虑的政治家。他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使他在战国四大名将中脱颖而出,最终成就了秦国的统一大业,并为自己赢得了善终。他的故事至今仍被后人传颂,成为研究战国历史和军事战略的重要案例。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汪洋小舟

UID: 453896


发帖
8386
金币
231
道行
1926
原创
0
奖券
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658(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6-05
最后登录: 2025-09-01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前天 18:01
王翦比白起高明多了。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