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3阅读
  • 2回复

[智能应用]“人工智能+”路线图出炉,龙头企业热议:影响到底有多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3111
金币
351349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233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8155(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9-01

人工智能(AI)产业迎来顶层路线图。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加快实施六大重点行动以及八项基础支撑能力。涵盖“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与全球合作。同时,文件还明确了八项基础支撑能力,包括提升模型基础能力、加强数据供给创新、强化智能算力统筹、优化应用发展环境、促进开源生态繁荣、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政策法规保障、提升安全能力水平等。
《意见》指出,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人工智能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明显增强,人工智能开放合作体系不断完善。到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智能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动技术普惠和成果共享。到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首席科学家周伯文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意见》发布可谓“正当时”,具有多维度的重要意义,包括三方面——第一,助力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竞争格局中抢占战略主动地位;其二,以政策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持续进步;其三,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促进技术与产业的国际化协同发展。
“《意见》的出台,将加速人工智能+蓬勃发展,推动人工智能的产业体系完备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海量数据资源优势、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向国家智能优势转化。”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告诉记者。
既能“捅破天”,也能“扎深根”
周伯文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意见》选择六大重点行动,背后蕴含着诸多战略考量:前两项“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二者相互融合,基本确立以“人工智能+”推动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形成的重大战略举措——“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帮助“捅破天”,“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帮助“扎深根”,二者共同构成中国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最不可替代的硬核优势。
人工智能行业对此次《意见》出台反响热烈,“作为人工智能行业的从业者,我倍感振奋,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充满信心。”360创始人周鸿祎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
周鸿祎认为,《意见》为智能体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提出支持智能体广泛应用、发展“智能体即服务”等,并明确设定了2027年、2030年的智能体应用普及率目标。为了让智能体在企业开花结果,360打造智能体工厂,让每个企业都能打造自己的智能体,并让智能体真正赋能企业业务。
“我们相信,AI对未来社会各领域都具有赋能作用,将深度改变信息的获取、决策与行动方式。”快手高级副总裁、可灵AI事业部负责人兼社区科学线负责人盖坤告诉记者,作为人工智能行业的从业人员,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他倍感振奋,也对整个行业的高速发展充满期待。同时,AI也将有效提升多行业的生产力水平,并带动生产成本的进一步降低。
“《意见》为人工智能企业的发展建设提供战略蓝图和制度保障。”智谱CEO张鹏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一方面,强化在模型基础能力、算力基础设施和高质量数据集建设等关键环节投入,夯实持续发展的底座;另一方面,通过建设应用中试基地、推动智能体普及、完善标准体系,促进开源繁荣,推动人工智能从“技术突破”走向“应用普及”。
阶跃星辰创始人姜大昕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意见》为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赋能产业锚定了清晰的路径,也与阶跃星辰的技术路线和产业布局高度同频。基础大模型作为人工智能行业的底层技术,上游牵引芯片算力层,下游推动着应用落地。同时,《意见》强调了“跨模态融合”“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支持多路径技术探索和模型基础架构创新”,这印证了阶跃星辰对AGI发展路径的判断——必须突破单一语言维度,多模态是必然方向。
“《意见》的出台,这也为MiniMax带来一张清晰的“路线图”和“任务书”。”MiniMax副总裁严奕骏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未来MiniMax将沿着《意见》中技术突破、产品落地和生态共建的方向,专注在基座模型等领域研究持续投入,在模型和应用等领域攻坚突破,把全球领先的模型能力与终端使用场景做好适配,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在技术领域实现更多突破,与全球伙伴共享技术红利。
百川智能向澎湃新闻表示,在中美科技竞争的宏观背景下,无论从技术还是商业层面看,目前国内与美国大模型的差距仍在扩大。通过开源领先的医疗模型,希望能够为AI医疗这一关键领域,乃至中国整体的AI创新生态贡献力量,百川今年还将陆续推出产品,助力分级诊疗建设加速落地。
技术“顶天”,应用“立地”
周伯文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政策文件针对存量企业,提出“全要素智能化”“全链路智能化” 等创新性概念。
这一表述的深层含义在于,其与“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逻辑存在显著差异。意味着人工智能需贯穿企业从战略规划到生产运营、市场服务等所有环节,通过整合全维度数据,为企业全局决策提供支撑。
这种全面渗透的应用模式,一方面能够充分释放人工智能在长上下文处理、强推理等方面的智能涌现能力;另一方面,相比“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改造,更能从根本上提升存量企业的经营效率,重塑其生产格局,这是此次政策中极具突破性与前瞻性的一点。
此外,文件针对增量企业特别提出加快培育“智能原生企业”,这也是一个新概念: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新成立的市场主体已具备条件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重构企业模式:既有“超级个体”型创业者依托自身对人工智能的理解,实现单人驱动的创业模式;也有企业在传统存量行业中,以全新的智能技术逻辑搭建商业模式。政策明确鼓励这类“智能原生企业”的探索,体现出对新型市场主体发展规律的精准把握。
在科大讯飞AI研究院副院长李鑫看来,结合“人工智能+”行动,企业将从技术落地到实际订单迎来全新机遇,未来将走向人机共生、技术供给与场景应用方共生、发展与治理共生。在未来,人工智能技术一定会有突破性的发展。中国需要始终保持源头核心技术的创新、保持全球领先,实现技术“顶天”;同时人工智能深入千行百业扎根,重塑生活、工作方式,实现应用“立地”。
不过,李鑫也指出,目前仍有三方面问题亟待解决:一是要加快构建国产算力平台上的自主可控大模型及产业生态,对于高度依赖进口算力进行训练的国产大模型,如果不能加快解决国产自主可控人工智能产业生态薄弱、适配困难等问题,就相当于“在别人地基上建高楼”。二是数据治理问题。要保证人工智能发展的“源头活水”,就必须做好数据要素的供给。三是场景问题,要先把场景摊开,再把问题解开。
高度关注安全性,创新AI治理新模式
在AI治理的范式上,《意见》也给出新方向。
首先是AI安全——《意见》中提到,要提升安全能力水平。推动模型算法、数据资源、基础设施、应用系统等安全能力建设,防范模型的黑箱、幻觉、算法歧视等带来的风险,加强前瞻评估和监测处置,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合规、透明、可信赖。
周鸿祎告诉记者,《意见》高度关注人工智能的安全可控,共12处提到“安全”,明确提出“打造安全治理多元共治新格局”“提升安全能力水平”等具体要求。AI时代,网络安全形势更为严峻。网络安全运营专家稀缺的同时,“智能体黑客”也已经出现,一名人类黑客可以操控数十个“智能体黑客”发起攻击,传统“人与人”的网络攻防对抗,也将演变为“人与机器”的对抗,进一步加剧网络攻防的不对称性。
《意见》对AI国际化和全球化也给出指导——其中提到,应共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体系。深化与国际组织、专业机构等交流合作,加强治理规则、技术标准等对接协调。共同研判、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应用风险,确保人工智能发展安全、可靠、可控。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郑南宁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人工智能已成为决定国家根本实力与国运兴衰的战略核心要素,更是重塑世界格局的地缘政治杠杆。其发展水平不仅是衡量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标志,也关乎数据主权与全球智能秩序的重构。
然而,这一进程也带来“数据殖民”“智能不对称”等新的结构性风险,尤其是全球南方在数据获取、算力资源与治理能力方面处于相对滞后,更加凸显建立全球AI治理机制的迫切性。唯有通过制度安排推动数据主权的有效保障、资源的公平配置与技术能力的普惠共享,方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正义”。
郑南宁表示,中国积极倡导“协同推进全球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全球治理行动计划》,在推动全球AI发展治理体系建设中展现大国担当,致力于打造开放、安全、包容的国际人工智能秩序,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3111
金币
351349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233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8155(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9-0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8-28
“人工智能+”路线图:战略规划与产业影响深度解析
2025年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的顶层设计,引发行业广泛关注。该政策不仅提出分阶段发展目标,还从技术突破、产业落地、生态共建等多维度构建了“路线图”,对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乃至全球竞争格局将产生深远影响。

政策核心内容与战略目标
《意见》的三大关键框架
六大重点行动:涵盖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全球合作,旨在推动技术与产业、社会的全方位融合2。
八项基础支撑能力:包括模型基础能力提升、数据供给创新、智能算力统筹等,为技术落地提供底层保障2。
分阶段目标:
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70%,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2;
2030年:应用普及率超90%,智能经济成为中国经济重要增长极2;
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2。
战略意义:抢占全球竞争制高点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周伯文指出,《意见》将助力中国在全球AI竞争中抢占主动,推动技术持续进步,并为国际合作搭建平台2。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余晓晖则强调,政策将加速“产业体系、市场、数据、场景”四大优势向国家智能优势转化2。

龙头企业的机遇与布局方向
技术突破:从“单点创新”到“多模态融合”
阶跃星辰:聚焦多模态基础大模型,认为突破单一语言维度是AGI(通用人工智能)的必然方向,与《意见》中“跨模态融合”要求高度契合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82213
金币
384460
道行
2004
原创
2425
奖券
2935
斑龄
37
道券
1068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078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9-0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8-28
《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解读

2025年8月26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一文件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意见》提出了六大重点行动和八项基础支撑能力,旨在推动人工智能与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以及全球合作的深度融合。

一、六大重点行动

1. 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加速科学发现进程,驱动技术研发模式创新和效能提升,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2.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培育智能原生新模式新业态,推进工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加快农业数智化转型升级,创新服务业发展新模式。
3. 人工智能+消费提质:拓展服务消费新场景,培育产品消费新业态。
4. 人工智能+民生福祉:创造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推行更富成效的学习方式,打造更有品质的美好生活。
5. 人工智能+治理能力:开创社会治理人机共生新图景,打造安全治理多元共治新格局,共绘美丽中国生态治理新画卷。
6. 人工智能+全球合作:推动人工智能普惠共享,共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体系。

二、八项基础支撑能力

1. 提升模型基础能力:增强模型的通用性和适应性。
2. 加强数据供给创新:提高数据质量和多样性。
3. 强化智能算力统筹:优化算力资源的配置和利用。
4. 优化应用发展环境:营造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
5. 促进开源生态繁荣:推动开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6.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的人工智能人才。
7. 强化政策法规保障: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8. 提升安全能力水平:确保人工智能应用的安全可控。

三、发展目标

- 2027年:实现人工智能与六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人工智能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明显增强,人工智能开放合作体系不断完善。
- 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智能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动技术普惠和成果共享。
- 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四、专家解读

- 周伯文(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首席科学家)认为,《意见》的发布具有多维度的重要意义,包括助力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竞争格局中抢占战略主动地位,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持续进步,并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
- 周鸿祎(360创始人)表示,《意见》为智能体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并提出支持智能体广泛应用、发展“智能体即服务”等,并明确设定了2027年、2030年的智能体应用普及率目标。
- 李鑫(科大讯飞AI研究院副院长)指出,结合“人工智能+”行动,企业将从技术落地到实际订单迎来全新机遇,未来将走向人机共生、技术供给与场景应用方共生、发展与治理共生。

五、安全与治理

《意见》高度关注人工智能的安全可控,明确提出“打造安全治理多元共治新格局”“提升安全能力水平”等具体要求。AI时代,网络安全形势更为严峻。网络安全运营专家稀缺的同时,“智能体黑客”也已经出现,一名人类黑客可以操控数十个“智能体黑客”发起攻击,传统“人与人”的网络攻防对抗,也将演变为“人与机器”的对抗,进一步加剧网络攻防的不对称性。

此外,《意见》对AI国际化和全球化也给出指导,提出应共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体系。深化与国际组织、专业机构等交流合作,加强治理规则、技术标准等对接协调。共同研判、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应用风险,确保人工智能发展安全、可靠、可控。

结语

《意见》的出台不仅为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也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通过六大重点行动和八项基础支撑能力的实施,中国有望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新的突破,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