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1年正月初七,寒风呼啸的紫禁城被厚厚的积雪覆盖,乾清宫里炉火旺盛却挡不住透骨的冷意。
病榻上的顺治帝面色苍白,双颊凹陷,呼吸急促。他缓缓抬起颤抖的手,望着床前跪着的四位满洲重臣,一字一句地说:“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辅佐玄烨。”
话未说完,这位年仅24岁的天子便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一个年仅8岁的孩子,能在虎视眈眈的权臣面前稳住江山吗?

玄烨登基之初,龙袍的袖口显得空荡,他的脚几乎踩不满龙靴。四大辅臣列于殿下,排在最后的鳌拜盯着这位稚气未脱的小皇帝,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这位镶黄旗的悍将,曾在沙场立下赫赫战功,如今却开始盘算着如何将另外三位辅臣一一挤走,把朝廷握在自己手里。

慈宁宫内,孝庄太后早已看出鳌拜的野心。她牵着孙子的手走到窗前,指着院中一株光秃的柿子树,缓缓说道:“别看现在光枝裸叶,等夏天,自会繁叶满枝。”
康熙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这句话,其实是一场漫长布局的开端。
鳌拜仗着军功与资历,行事日益跋扈。一次,他强行要求镶黄旗与正白旗对调地盘。正白旗出身的苏克萨哈当场反驳:“这是先帝亲赐的土地!”鳌拜不由分说,一记耳光将苏克萨哈的两颗牙齿打落在地。朝堂之上,气氛剑拔弩张。

消息传到慈宁宫,孝庄仍端坐在炕上,手中绣着荷包,神色不动。很快,她暗中撮合索尼的孙女与康熙的婚事,让索尼家族与皇帝的利益紧密相连。这步棋,让康熙在朝堂多了一股稳固的力量。
鳌拜却不以为意,甚至在府中抱着新纳的小妾,酒意朦胧地笑道:“小皇帝只会玩布库摔跤,成不了大事。”他哪里知道,康熙正是利用布库为名,暗中训练一批少年侍卫。他们在武英殿后角力摔跤,腰间却悄悄藏着浸油的牛筋绳。

1667年春,七十岁的索尼病重垂危。康熙亲至病榻,老臣用尽最后一丝力气,低声道:“该亲政了……要快。”三天后,索尼去世,鳌拜顺势占据了首辅的位置,权势更盛。
孝庄见机行事,下旨将鳌拜的侄子指婚给一位宗室公主。鳌拜听到圣旨时正用早膳,筷子从手中滑落。他心中一惊,随即暗自得意,觉得与皇家联姻是荣光,更能稳固地位。

康熙十四岁生日,鳌拜送来十口大箱的贺礼。箱盖开启,金银珠宝堆成小山,底层却赫然压着一件明黄色龙袍。康熙强忍怒意,笑道:“鳌少保的玩笑真不小。”转身,他悄然吩咐索额图更换九门提督,调入自己信任的人马。
1669年五月十六日,天气闷热如蒸笼。鳌拜照常大步踏入乾清宫,却见康熙高声喝道:“饿虎扑食!”二十余名布库少年从屏风后猛然冲出。鳌拜挥脚踹翻两人,牛筋绳却已套住他的颈项。他怒吼:“小崽子,你敢造反?城外有我的四十万大军!”

康熙面色不变,将一枚虎符丢在地上:“你的旧部,上月已调去边关守防。”鳌拜猛然察觉,殿外的侍卫全是陌生面孔。此时,孝庄太后缓步走出,轻抚念珠,语气冷淡:“哀家给过你体面,是你自己不要。”
被擒后的鳌拜,在审讯中面对康熙的质问,沉默良久才低声道:“我十四岁随太宗皇帝征战天下,怎会造反?”消息传到孝庄耳中,她垂下眼帘,缓缓转动佛珠:“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这场历时多年的权力角力,并非单纯的少年皇帝斗智擒权臣,而是两代政治家精心铺设的连环计。
孝庄用二十年织成一张无形之网,康熙在关键一刻将其收紧。既削除了权臣,又维护了朝廷的体面,没有让血腥冲突发生在紫禁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