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8阅读
  • 2回复

[猎奇]盗墓贼看到古墓旁有柳树,为何转身就走?盗墓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 [19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2523
金币
83676
道行
37009
原创
2340
奖券
4776
斑龄
134
道券
1061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3028(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07-27
— 本帖被 527801728 执行加亮操作(2025-07-25) —



“柳”与“留”字同音,在古文中,“柳”常常象征着“挽留”与“惜别”。许多人将碧绿的柳枝视为春天的代表之一,但这种美丽的柳树,反而让盗墓贼们在进入死者墓穴时,倍感恐惧。



在那些不畏鬼神、专以盗掘古墓发财的盗墓贼中,有着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一旦看到古老的柳树,立刻就得离开。



随着近些年《盗墓笔记》和《鬼吹灯》等一系列小说和影视作品的热播,中国的“盗墓”题材也逐渐吸引了大量的粉丝。小说中那些扣人心弦、充满刺激的“盗墓”情节,似乎象征着“现代与古代的连接”,以及“冒险与触犯禁忌”的挑战。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盗墓这一职业始终处在法律的对立面,充满了危险与违法的性质,堪称社会所忌。



在古代,人们极其重视“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因为当时科学尚不发达,且人们普遍信仰“天圆地方”的宇宙理论,认为人死后灵魂会前往另一个世界,完成转世之后,才会遗忘前生的记忆,进入新的生活。因此,冥界的陪葬品便显得尤为重要,它们被认为是死者往生路上的必需品,死者能够带走的唯一财富。



对于富人来说,家人会为其准备大量珠宝和珍贵物品,作为陪葬,让死者在另一世界也能享受生前的奢华生活,这种做法不仅是对死者的一种尊重,也给了盗墓贼可趁之机。



至今,“盗墓”这一生财之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然而,许多人或许会惊讶地得知,盗墓的“开山鼻祖”竟然是魏国的曹操!



在汉朝,墓穴常被描述为“十室九空”,即使有人挖掘,也常常发现汉代的墓葬已被早早盗空。考古学家难以在那些被盗过的墓穴中找到有价值的文物。曾经富贵一时的贵族墓葬,往往只剩下孤零零的遗骸,甚至尸体都可能消失。而这些汉朝贵族的“悲惨结局”竟然与曹操有关。



曹操的“曹贼”之名,源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很多人认为曹操篡夺汉室江山,称其为乱臣贼子;另一方面,这一称号还与曹操筹集军饷的方式息息相关。



据史料记载,曹操不仅通过篡夺帝位充实军费,还将目光锁定了汉室的墓葬。他专门设立了一个盗墓小队,史称“阴兵”。这一创举为后来的“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等职务奠定了基础。



曹操的盗墓不仅彻底,而且极具破坏性。最著名的盗墓事件之一便是他盗掘梁王的墓。梁王是汉文帝的次子,汉武帝的亲叔,权势滔天。传闻他去世时,家中积累了超过四十万斤金银。由于军饷紧张,曹操决定派遣一队人马前往梁王墓地盗掘。



曹操与手下人到达徐州的龟山时,询问村民关于山中的传闻。村民回答:“老虎我未曾听闻,倒是有个地方听说有龙,晚上星光灿烂。建议你们还是另寻他处。”曹操听后心生警觉,认为这里定藏有宝物,遂决定在当晚展开行动。

经过三天的艰苦搜索,曹操终于发现了梁王墓的入口。然而,墓外的防御极其严密,用巨石堆砌而成,封堵着唯一的入口,曹操与队伍根本无法进入。

但曹操并未放弃,他指派手下在巨石前打洞,然后借助数十匹马拉扯,将巨石挪开。进入墓道后,曹操带领队伍小心翼翼地开始搜寻宝藏。



梁王的墓内珍宝无数,曹操等人发现后喜出望外,迅速将其搬走。这次盗墓的成果非凡,单是从梁王墓中收获的财富就足够维持魏国军队三年的军饷。

曹操这一行为固然充满冒险与心机,但他却避开了盗皇帝墓的禁忌,专挑那些富有的诸侯的墓葬进行盗掘。曹操的这一“盗墓时代”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长期的“盗墓职业”时代。随着时间的推移,盗墓逐渐成为一种特立独行的职业,甚至衍生出了独特的门派和行规。

如今,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盗墓贼“行规”流传下来。例如,在盗墓之前,盗墓贼们会随身携带香火和祭品,祈求祖宗和墓主的庇护。



他们会焚香祭祖、敬神祈福,甚至在烧香时会“哭穷”,向墓主说明自己无奈之下才来盗墓,以求墓主的宽恕与不报复。而对于点灯的规矩更是“人点灯,鬼吹灯”,若灯火摇曳,便意味着不可继续盗取更多的物品,否则将招致厄运。

“什么能盗,什么不能盗”也是盗墓行规中的一个关键点。盗墓贼们特别忌讳盗取某些特殊物品,例如遗体、棺材、甲骨、金猫眼等。因为这些物品常常代表墓主的身份,一旦流入市场,极易被辨识,导致盗墓贼被捉拿。



进入墓室后,盗墓贼们还会在墓室东南角点一盏灯,若灯灭,便意味着墓主不满,或有不祥之事正在发生。



盗墓界也有“三不挖,三不毁”的说法,指的是“不挖民坟、不挖义士坟、不挖近亲坟”;同时“不要毁坏尸体、棺材、墓穴”,因为这些行为将触犯行规,导致业界的集体封杀,甚至招致追杀。



尽管盗墓是盗窃行为,盗墓贼也会带来墓穴崩塌、毒气泄漏等危险,但他们也遵守某些“规矩”,使得墓穴内部的宝物未被暴露,许多文物得以保存下来。

专家们指出,某些年代的考古发掘方式过于粗暴,许多珍贵文物在暴露时便遭到毁损,而这或许也是国家停止继续挖掘兵马俑的原因之一。



至于柳树,古人有许多与之相关的传说。在古代,柳树与捉鬼神仙——神荼、郁垒有着紧密的联系。传说神仙会用柳枝捆住鬼魂,送往虎口。《西游记》中的观音菩萨,也常手持杨柳枝,象征着大慈大悲和护佑万物。

因此,柳树被认为具有辟邪的功能,许多墓地旁都会栽种柳树。然而,盗墓贼却忌惮柳树,原因有二:



首先,柳树在中国广泛分布,尤其在贫苦百姓的墓地旁常见。相较之下,王侯贵族的墓旁多是栽种柏树等高贵树木。柳树因其普遍性,成为了盗墓贼辨认贫民墓地的标志,因此他们看到柳树,便感到不安。

其次,柳树生长在水边,阴气较重。古人认为柳树是阴物,与死亡息息相关,所以盗墓贼往往避开墓旁的柳树,以免触怒墓主或招致不吉。



另外,还有一种流传下来的说法称“钉魂柳”,即若有人死后葬在柳树下,鬼魂将无法顺利前往阴间。虽然这些都是迷信,但盗墓贼宁可信其有,不敢冒险,看到
1条评分金币+18
huozm32831 金币 +18 - 07-25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7140
金币
291906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160(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2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7-24
盗墓贼看到古墓旁栽种柳树便放弃盗掘的行为,源于中国古代丧葬习俗与盗墓行业风险收益评估的结合。以下是综合多份资料123后的关键原因解析:

一、柳树象征平民墓葬,陪葬品价值低
丧葬等级的植物标识
古代王公贵族墓旁常植松柏,象征身份尊贵与“万古长青”;而柳树因生长快、成本低,成为平民墓葬的标志性植物。
经济价值考量
平民墓葬陪葬品多为陶器、铜钱等廉价物品,远不如贵族墓中的金银玉器。盗墓为高风险行为,投入人力物力挖掘低价值墓葬得不偿失。
二、规避无谓风险的行业经验
安全成本与收益失衡
盗墓需应对毒气、塌方、机关(虽影视夸张但现实存在通风与结构风险)等威胁。平民墓无丰厚陪葬品,冒险性价比极低。
“穷墓不盗”的行规
长期实践中,盗墓者形成经验法则:柳树=贫墓。转身离开是避免徒劳消耗资源的理性选择。
三、文化观念与职业规范的约束
行业赎罪心理的体现
盗墓虽属“下九流”,但部分从业者仍试图通过规矩减轻道德负担,如入墓前焚烧纸钱、哭诉不得已等。不盗贫墓也可视为“盗亦有道”的自我辩解。
减少民间仇恨的策略
平民家族对祖坟被盗反应更激烈(因墓葬数量远多于贵族),避开平民墓有助于降低社会敌意。
四、历史社会背景的映射
战乱催生的职业融合
盗墓行业源自中九流风水师、相士与下九流盗贼的生存性结合。乱世中玄学从业者失业,被迫以勘测墓穴技能谋生。
等级制度的底层挣扎
盗墓被列为“下九流最底层”,从业者多为乱世中走投无路之人。柳树规矩反映其对风险的精算,实为生存压力下的妥协。
📌 要点总结:柳树是古代平民墓的标志 → 陪葬品价值低 + 盗掘风险高 → 形成“穷墓不盗”行规。此现象本质是盗墓者基于收益风险比、社会伦理及生存压力形成的行业自律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07-25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2164
金币
308009
道行
2004
原创
2406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900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28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7-24
这是一个富有文化象征与民俗传说色彩的问题。表面上看似荒诞,实则蕴含着深刻的民俗心理、历史背景与象征意义。以下从多个角度深入解析“为什么柳树会让盗墓贼感到恐惧”这一说法的由来和内涵:

---

一、历史典故与民间传说的渊源

在中国古代,柳树常常与墓地、阴间、亡灵联系在一起。据传,古人有在墓地种植柳树的习惯,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 柳树象征“留人”之意:古人重视亲情、乡土,墓地种柳,寓意“留下故人”,寄托哀思。
- 柳树生命力顽强:即使折断也能重新生长,象征生命轮回,与阴间重生之意契合。
- 柳树驱邪避鬼的象征:在民间信仰中,柳枝被认为可以驱邪、辟煞,尤其在清明节、端午节时常用作法器。

由此,柳树逐渐成为墓地常见的植物,久而久之,与“阴气”“亡灵”等意象联系在一起。盗墓贼作为触犯死人之地、惊扰亡灵的人,自然对柳树产生忌讳与恐惧。

---

二、柳树在风水与巫术中的象征意义

在中国风水学和巫术文化中,树木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能量与气场的象征。

- 柳树为“阴树”:风水中将某些树木归类为“阳树”(如松柏)或“阴树”(如柳树、槐树),柳树因其枝条下垂、形态柔弱,被视为阴柔之物,常用于镇阴、守墓。
- 柳树可通灵:部分民间传说认为柳树是“灵树”,能通阴阳两界,甚至成为亡灵寄居之所。
- 盗墓贼忌讳阴气重之地:他们相信墓地附近若种有柳树,可能意味着该地“灵性强”“邪气重”,盗墓时容易“惹上身”或遭遇灵异事件。

因此,柳树成为盗墓者心理上的“警戒标志”,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

三、文学与影视作品中的强化印象

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中对柳树与盗墓情节的结合,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文化意象:

- 《鬼吹灯》《盗墓笔记》等小说:这些作品中常将柳树描绘为墓地或古墓入口的标志,暗示危险与神秘。
- 柳树下的“诡事”描写:许多恐怖故事中,柳树下常有灵异事件发生,如吊死鬼、孤魂野鬼等,加深了人们对柳树与死亡关联的印象。
- 视觉意象的渲染:风吹柳枝、树影婆娑的画面,天然具备恐怖氛围,容易引发心理恐惧。

这些文化作品虽然虚构,但在大众传播中强化了“柳树=阴森=盗墓者忌讳”的心理定式。

---

四、盗墓者的心理暗示与职业禁忌

盗墓者虽是现实中的“技术工”,但往往也深受传统禁忌与心理暗示影响:

- 迷信心理作祟:盗墓行业本身带有“触犯禁忌”的色彩,从业者多信奉各种风水、禁忌、护身符,柳树作为墓地象征,自然成为他们忌讳的对象。
- 自我保护的象征行为:盗墓者为了避免“报应”或“遭遇不测”,会主动避开有柳树的墓地,或在柳树下祭拜、撒米、烧香等,以示尊重。
- 群体记忆的传承:盗墓技艺多为口传心授,祖辈流传下来的“柳树不可近”“柳树下必有大墓”等说法,成为一种行为准则。

因此,柳树在盗墓者眼中不仅是植物,更是一种“心理屏障”和“文化禁忌”。

---

五、现代社会的延伸解读与文化再创造

在当代语境下,“柳树让盗墓贼恐惧”这一说法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 文化符号的再创造:柳树成为一种“神秘力量”的象征,在网络文化、短视频、民俗解说中频繁出现。
- 环保与文物保护的隐喻:有人将其解读为一种“自然守护墓地”的隐喻,即柳树象征自然对历史遗迹的保护,盗墓者破坏自然,自然也会“惩罚”他们。
- 心理投射与文化认同:人们通过“柳树镇墓”的说法,表达对祖先、传统文化的尊重,以及对盗墓行为的道德谴责。

---

结语:柳树与盗墓者恐惧的深层文化逻辑

综上所述,柳树之所以会让盗墓贼感到恐惧,并非因为其本身具有“灵性”或“魔力”,而是因为:

1. 历史文化积淀:柳树与墓地、亡灵、祭祀等意象长期绑定;
2. 民俗信仰影响:柳树被视为“阴树”“灵树”,具有神秘力量;
3. 文学影视渲染:通过艺术手法强化其“诡异”“恐怖”的形象;
4. 盗墓者心理投射:出于职业心理、禁忌与自我保护意识;
5. 现代文化再创造:赋予其环保、道德、文化守护的新意。

这不仅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植物有灵”“人与自然共生”的深厚哲学,也反映了人类对死亡、未知与历史的敬畏之心。

---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07-25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