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与“留”字同音,在古文中,“柳”常常象征着“挽留”与“惜别”。许多人将碧绿的柳枝视为春天的代表之一,但这种美丽的柳树,反而让盗墓贼们在进入死者墓穴时,倍感恐惧。
在那些不畏鬼神、专以盗掘古墓发财的盗墓贼中,有着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一旦看到古老的柳树,立刻就得离开。
随着近些年《盗墓笔记》和《鬼吹灯》等一系列小说和影视作品的热播,中国的“盗墓”题材也逐渐吸引了大量的粉丝。小说中那些扣人心弦、充满刺激的“盗墓”情节,似乎象征着“现代与古代的连接”,以及“冒险与触犯禁忌”的挑战。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盗墓这一职业始终处在法律的对立面,充满了危险与违法的性质,堪称社会所忌。
在古代,人们极其重视“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因为当时科学尚不发达,且人们普遍信仰“天圆地方”的宇宙理论,认为人死后灵魂会前往另一个世界,完成转世之后,才会遗忘前生的记忆,进入新的生活。因此,冥界的陪葬品便显得尤为重要,它们被认为是死者往生路上的必需品,死者能够带走的唯一财富。
对于富人来说,家人会为其准备大量珠宝和珍贵物品,作为陪葬,让死者在另一世界也能享受生前的奢华生活,这种做法不仅是对死者的一种尊重,也给了盗墓贼可趁之机。
至今,“盗墓”这一生财之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然而,许多人或许会惊讶地得知,盗墓的“开山鼻祖”竟然是魏国的曹操!
在汉朝,墓穴常被描述为“十室九空”,即使有人挖掘,也常常发现汉代的墓葬已被早早盗空。考古学家难以在那些被盗过的墓穴中找到有价值的文物。曾经富贵一时的贵族墓葬,往往只剩下孤零零的遗骸,甚至尸体都可能消失。而这些汉朝贵族的“悲惨结局”竟然与曹操有关。
曹操的“曹贼”之名,源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很多人认为曹操篡夺汉室江山,称其为乱臣贼子;另一方面,这一称号还与曹操筹集军饷的方式息息相关。
据史料记载,曹操不仅通过篡夺帝位充实军费,还将目光锁定了汉室的墓葬。他专门设立了一个盗墓小队,史称“阴兵”。这一创举为后来的“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等职务奠定了基础。
曹操的盗墓不仅彻底,而且极具破坏性。最著名的盗墓事件之一便是他盗掘梁王的墓。梁王是汉文帝的次子,汉武帝的亲叔,权势滔天。传闻他去世时,家中积累了超过四十万斤金银。由于军饷紧张,曹操决定派遣一队人马前往梁王墓地盗掘。
曹操与手下人到达徐州的龟山时,询问村民关于山中的传闻。村民回答:“老虎我未曾听闻,倒是有个地方听说有龙,晚上星光灿烂。建议你们还是另寻他处。”曹操听后心生警觉,认为这里定藏有宝物,遂决定在当晚展开行动。
经过三天的艰苦搜索,曹操终于发现了梁王墓的入口。然而,墓外的防御极其严密,用巨石堆砌而成,封堵着唯一的入口,曹操与队伍根本无法进入。
但曹操并未放弃,他指派手下在巨石前打洞,然后借助数十匹马拉扯,将巨石挪开。进入墓道后,曹操带领队伍小心翼翼地开始搜寻宝藏。
梁王的墓内珍宝无数,曹操等人发现后喜出望外,迅速将其搬走。这次盗墓的成果非凡,单是从梁王墓中收获的财富就足够维持魏国军队三年的军饷。
曹操这一行为固然充满冒险与心机,但他却避开了盗皇帝墓的禁忌,专挑那些富有的诸侯的墓葬进行盗掘。曹操的这一“盗墓时代”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长期的“盗墓职业”时代。随着时间的推移,盗墓逐渐成为一种特立独行的职业,甚至衍生出了独特的门派和行规。
如今,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盗墓贼“行规”流传下来。例如,在盗墓之前,盗墓贼们会随身携带香火和祭品,祈求祖宗和墓主的庇护。
他们会焚香祭祖、敬神祈福,甚至在烧香时会“哭穷”,向墓主说明自己无奈之下才来盗墓,以求墓主的宽恕与不报复。而对于点灯的规矩更是“人点灯,鬼吹灯”,若灯火摇曳,便意味着不可继续盗取更多的物品,否则将招致厄运。
“什么能盗,什么不能盗”也是盗墓行规中的一个关键点。盗墓贼们特别忌讳盗取某些特殊物品,例如遗体、棺材、甲骨、金猫眼等。因为这些物品常常代表墓主的身份,一旦流入市场,极易被辨识,导致盗墓贼被捉拿。
进入墓室后,盗墓贼们还会在墓室东南角点一盏灯,若灯灭,便意味着墓主不满,或有不祥之事正在发生。
盗墓界也有“三不挖,三不毁”的说法,指的是“不挖民坟、不挖义士坟、不挖近亲坟”;同时“不要毁坏尸体、棺材、墓穴”,因为这些行为将触犯行规,导致业界的集体封杀,甚至招致追杀。
尽管盗墓是盗窃行为,盗墓贼也会带来墓穴崩塌、毒气泄漏等危险,但他们也遵守某些“规矩”,使得墓穴内部的宝物未被暴露,许多文物得以保存下来。
专家们指出,某些年代的考古发掘方式过于粗暴,许多珍贵文物在暴露时便遭到毁损,而这或许也是国家停止继续挖掘兵马俑的原因之一。
至于柳树,古人有许多与之相关的传说。在古代,柳树与捉鬼神仙——神荼、郁垒有着紧密的联系。传说神仙会用柳枝捆住鬼魂,送往虎口。《西游记》中的观音菩萨,也常手持杨柳枝,象征着大慈大悲和护佑万物。
因此,柳树被认为具有辟邪的功能,许多墓地旁都会栽种柳树。然而,盗墓贼却忌惮柳树,原因有二:
首先,柳树在中国广泛分布,尤其在贫苦百姓的墓地旁常见。相较之下,王侯贵族的墓旁多是栽种柏树等高贵树木。柳树因其普遍性,成为了盗墓贼辨认贫民墓地的标志,因此他们看到柳树,便感到不安。
其次,柳树生长在水边,阴气较重。古人认为柳树是阴物,与死亡息息相关,所以盗墓贼往往避开墓旁的柳树,以免触怒墓主或招致不吉。
另外,还有一种流传下来的说法称“钉魂柳”,即若有人死后葬在柳树下,鬼魂将无法顺利前往阴间。虽然这些都是迷信,但盗墓贼宁可信其有,不敢冒险,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