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我国AI产业减排降耗的策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节流”和“开源”。通过“算能融合”模式,AI技术被用来提高能源利用率和保障AI算力的能源需求。
1. AI技术优化能源配置(以算促能):
- AI技术被用于优化电网韧性和调度效率,如英国电网引入谷歌DeepMind的风能预测系统提升了20%的调度效率。
- 在上海,AI技术被应用于电力调度领域,通过“AI大脑”2.0系统自动追踪电网数据异常,生成诊断建议,缩短工单处理周期,提升数据合规率。
- 上海浦东供电公司运用“AI大脑”的主配融合负荷转供智能体,在3分钟内高效完成35千伏变电站全站失电故障处置模拟,提升电网稳定性和降低数据中心能耗。
2. 能源突破弥补AI算力短板(以能补算):
- 随着AI算力的指数级增长,仅靠节流无法满足未来需求,因此电力开源成为新焦点。
- 上海布局未来能源集群,推动先进核能、新型储能技术研发突破及产业化,与全球AI产业探索的长时储能和可控核聚变等能源方案相吻合。
- 长时储能技术可以将不稳定的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稳定供给电力,特别是在数据中心等AI产业用电密集区域,预计市场规模在2030年将突破万亿元。
- 核聚变作为一种能源突破路径,具有燃料无限、零碳排放、固有安全性等优势,有望实现能源调峰并保障能源安全。
综上所述,我国AI产业通过AI技术优化能源配置和推动能源技术突破,实现了减排降耗的目标,并为AI算力提供了能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