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后餐桌上最常出现的就是五道补脾汤。这些都是日常常见的老汤,做法简单,食材也永运买得到。只要坚持一阵子,明显能感受到全家人的胃口和精神状态都上了一个台阶。下面就和大家聊聊我家最实用、也最受欢迎的补脾5汤,顺便分享点做法、选材的小心得和日常的小温暖。
一、山药排骨汤——健脾养胃,润燥不上火
山药排骨汤是家里人气最高的补脾汤。山药补中益气,最适合脾虚、爱腹泻、饭量小的孩子和老人。排骨汤温润不腻,喝起来口感细腻,连胃口不佳的人也很能喝得下去。
做法很简单,把山药去皮切成厚片,放淡盐水里泡一泡防止氧化。排骨要提前焯水,捞掉血沫后冲净,能去除腥味。放进砂锅,加入葱段和几片姜,倒足量的清水,先大火煮开再小火炖50分钟左右。最后再下山药煮至软糯,汤里加盐调味就好了。汤色清澈,山药软糯,排骨酥烂,孩子吃肉,老人喝汤,非常适合合家共享。
山药买回来建议现做现吃,切片后用清水泡着能防发黑。排骨汤也忌太咸,鲜香为主。每次我儿子最喜欢夹山药,女儿喝一大碗汤还要续碗。家人说,吃过山药汤,肚子舒服不少,精神头也回来了。

二、黄芪鸡肉汤——补气健脾,提高耐力
夏天闷热,大人易乏力,孩子好动又容易流汗,黄芪鸡汤就成了我们的首选。黄芪补气健脾,鸡肉蛋白丰富,一锅汤下去能补气血,亦有助于提高耐力。
处理鸡肉要去皮去油,清水焯烫,撇出浮沫。黄芪洗净拍碎,准备几片姜和大葱。砂锅放鸡肉、黄芪(10克左右即可)、姜片,足量清水,大火煮开后小火慢炖1小时。出锅前加点枸杞,再煮10分钟就可以了。
鸡肉要选新鲜土鸡,黄芪用量别过量。家人不习惯药材味可以少放点。孩子喝汤,大人吃肉,一碗下肚感觉身体都轻快了。老婆加一个焖饭,一锅鸡汤足够全家乐呵呵吃一顿。

三、薏米赤小豆猪骨汤——祛湿健脾,肠胃舒畅
南京的夏天湿气重,尤其到小满以后,家家户户会准备些薏米和赤小豆。薏米健脾利湿,赤小豆清热消肿,猪骨含钙,配合起来简直是夏天的“黄金搭档”。
薏米、赤小豆分别提前一个小时浸泡,彻底泡发。猪骨焯水洗净,锅里放猪骨、薏米和赤小豆,再加姜片和葱段。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炖一小时到一个半小时。煮到肉酥豆香,撒盐即可。
注意薏米赤小豆不能多放,过量会有点寒。孕妇要少食。孩子多喝几口,能带走体内多余的湿气,减少困倦。老人常喝也能减轻下肢浮肿。有时我家连续三四天做这汤,满屋飘香,老人脸上都爱笑。

四、南瓜小米粥——益气调中,老少皆宜
说到补脾,南瓜和小米的搭配是经典。我家里最常做的养胃粥,简单又顺口,脾胃虚弱、体力不足的时候来一碗准没错。
南瓜去皮切丁,用电饭煲煮粥最省事,小米和大米各半,洗净后直接放锅里,加切好的南瓜块。水量按粥略稠略稀按自家口味。开锅后记得搅一搅防糊锅。大火转小火,慢慢煮40分钟,最后加点枸杞,美味又漂亮。
南瓜买嫩的口感更绵密,小米要多淘两遍,煮出来更香。女儿说小米粥像小时候在外婆家吃的,南瓜香甜,胃也暖和了。老人饭量小,喝一小碗也不胀肚,宵夜也能喝。

五、扁豆山药猪骨汤——补脾止泻,增强消化
小儿夏天容易腹泻,老人偶尔肚子不舒服,扁豆山药猪骨汤一直是老南京的家常汤。扁豆补脾,山药助消化,猪骨鲜美滋补。
扁豆择去老筋,洗净切段,山药切片泡水。猪骨焯水洗净。锅中加猪骨、扁豆、山药、姜片、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炖40分钟,加盐调味。
扁豆一定要煮透,否则容易脾胃不适。家里老人、孩子喝了都反映消化轻松,饭后也没胀闷感。无论主餐还是做为汤品小食,都很适合夏季调理脾胃。

小满以后,随着温度的节节攀升,我们的身体和饮食也必须适应新的节律。脾胃是身体的“后天之本”,一家人只有消化顺畅、气血充足,生活才能过得自在踏实。别等到身体发出小毛病再来忙调理,不如趁这个季节养好脾胃,为家人与自己筑一道饮食的屏障。
希望大家入夏后餐桌上常摆补脾好汤,饭菜有滋有味,家人胃口好、精神足。祝愿每个家庭都能顺顺利利地度过夏天,健康多一点,烦恼少一点。家常烟火气,就是温柔生活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