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08阅读
  • 2回复

[猎奇]夜空为何是黑的?看似再正常不过,却藏着一个令人绝望的事实 [14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厨爹

UID: 546371

精华: 76
级别: 化外仙道
 

发帖
72393
金币
9999
道行
5638
原创
799
奖券
6506
斑龄
3
道券
183
获奖
0
座驾
设备
SONY数码HD一体机 HDR--CX210E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850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9-23
最后登录: 2025-07-24
— 本帖被 huozm32831 执行加亮操作(2025-05-21) —

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我们终于正式开始了地外太空探索。尽管以目前的探索进程来看,我们仍然停留在最初的阶段,甚至连太阳系都没能突破。

但这至少证明了地外探索的可行性,并明确了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除此以外,即便我们暂时无法实现载人太空器探索宇宙深处的梦想,但现代先进的太空望远镜,依旧可以帮助我们去观测宇宙深处的各种变化。

尤其是每一次全新的发现,几乎都会让不少人感动不已。然而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夜空为什么是黑的?这看起来再正常不过的一件小事,背后隐藏的却是你从未想过的绝望现实。


漆黑的夜空


黑夜与奥伯斯佯谬

自从人类记事以来,就已经习惯了白天和黑夜的区别。可对于这种现象的具体原因,却没有任何人能够做出解释。

一直到16世纪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中提出了“日心说”,表明地球围绕太阳运动,且地球自身也在不停地转动以后,人类才对白天黑夜有了一个简单的认识。

可事实上,这样的理论其实也仅仅适用于太阳系中。如果超过了这个界定范围,那么地球自转同样不能解释黑夜与白天的区别。


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右侧)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某一个房间内部同时存在一个光源以及一个遮挡物的时候。那么我们在光源以及遮挡物之间就能够看到明亮的遮挡物;可如果是在遮挡物的背面,那就只能看到黑漆漆的一片。

然而宇宙并不仅仅只是太阳系,前人对于太空天体的认知受制于时代的整体发展状态。而现如今,我们已经知道哪怕是银河系之中,都至少有1000亿到4000亿颗恒星。

这就足以证明,名为宇宙的这个“房间”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而房间内部的光源也同样难以估量。试问当房间光源布满了遮挡物的上下前后左右之时,我们又怎么可能感觉到黑暗呢?


或许有人会说,光源距离太远,所以我们无法看到。可事实上,光子在宇宙真空中不会被吸收,也没有损耗,完全可以传播到无限远的距离。

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性的存在,所以我们习以为常的黑夜,其实完全是一个无法理解的悖论。而这种悖论在近代天文学中,也被称之为奥伯斯佯谬。

在奥伯斯看来,只要宇宙是稳定的存在,那么无论光线距离多么遥远,整个宇宙都应该是永恒的白昼才对。


天文学家奥伯斯

在这种状态下,黑夜不复存在,而白天的亮度更是会高到让人睁不开眼的地步。为此,这位来自德国的天文学家还想过太空尘埃以及气体遮挡的原因来解释自己的谬论。

意思是说光线在太空传播过程中,会因为尘埃和气体的阻挠而无法达到地球,所以才会出现黑夜的现象。这种解释看起来十分合理,可等到1850年热力学第一定律出现以后,就完全解释不通了。

在宇宙中,所有孤立系统内部的能量永远守恒。既然如此,那么光线在宇宙中传播的时候,即便会被尘埃或者气体阻拦,也依旧会以其他方式表现出来。这样一来,黑夜也就不复存在了。


漆黑的夜空中星星在闪烁


红移现象

对于奥伯斯提出的这个谬论,在长达百余年的时间里面都没人能够给出最合理的解释。热力学第一定律已经被证明是真实存在的,可黑夜的出现就像是某一片平整路面上的一个“凸起”。

如果不能将这个“凸起”处理掉,那么科学的前进之路必然会因此受到阻碍。好在二十世纪初,著名的“河外天文学之父”埃德温·哈勃在发现了红移现象之后,成功破解了奥伯斯提出的难题。(河外:银河系之外的宇宙空间)


红移现象示意图

1929年,哈勃通过对星系距离的测定以及前人留下来的观测结果对比后发现:距离我们越远的星系远离我们的速度就越快。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我们走在路上的时候,我们身边每个人的移动速度都是类似的。然而在千里之外,每个人都在加速移动。

除此以外,其实一些物理现象的表象,也符合红移现象的理论。当一列火车从远处驶来的时候,我们听到的声音会由弱到强,这不仅仅是距离的减小,同时也是波长变得越来越短。


哈勃旧照

如果更加准确地描述这种声音的变化,那就应该是越来越“刺耳”。在现代天文学中,红移现象主要分为三种,分别是多普勒红移、引力红移以及整个宇宙的红移。

对于这三种不同的红移,我们也可以简单地将它们看作是宇宙的三个层次变化。首先是最底层的多普勒红移,也就是波源移动红移,具体释义为:

波在波源移动向观察者的时候,接受频率逐渐变高;在远离观察者的时候,接受频率逐渐变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无法看到远处的光源,也完全可以用这种定律来表示。


红移现象模拟图

其次就是爱因斯坦相对论中提到的引力红移,这一点和爱因斯坦提出的“时空概念”有一定的联系。爱因斯坦提出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同时也是恒定不变的。

可由于天体引力的存在,所以光波的频率自然就会降低。从这一点上来看,可以将爱因斯坦提出的引力红移视作多普勒红移的延伸。

最后就是宇宙学红移,早在1912年,美国天文学家维斯托·斯弗莱就已经发现了红移现象。只不过对于这种现象,这位天文学者并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解释它的存在。也正因如此,才有了后来哈勃通过哈勃定律证明的宇宙膨胀。


红移示意图


红移与奥伯斯佯谬

很多人不太能理解,红移现象究竟和奥伯斯佯谬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解释。首先是光在传递的时候,光子不会损失,但波长频率的变化会让人类无法接受到光芒的存在。

在宇宙之中,星系之间的间隔距离都以光年为计量单位。在这样长的距离跨度上,我们能够感知到的光芒自然会十分的微弱。

与此同时,太阳的存在还会将其他天体的光线“吞噬”,所以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到最多的光源信息也只能是太阳。

其次,由于哈勃定律证明了宇宙一直都是在膨胀之中,且距离我们越远的星系移动速度越快并逐渐超越光速的时候,我们就再也无法接收到它们的光芒。


哈勃定律观测图和公式

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当两个人在同一赛道上奔跑,其中一个人本就落后于对方的情况下,移动速度还没有对方快,自然就没有追上对方的可能。

只不过和宇宙星系运动的区别就是,人类赛跑是自己在作用,而宇宙深处的天体星系变化,则是由于空间在作用。

当空间膨胀的速度越来越快,“固定”在某一点上的天体或者星系,与其他之间的星系距离自然也就会越来越快,而我们最直观的观测感受就是星系的移动速度越来越快。

也正因如此,当黑夜来临之时,我们才会感觉到夜空漆黑一片,而漫天繁星,也不过是相对有限的天体数量。


宇宙膨胀模拟图


可怕的未来

可即便是这样,和我们人类又有什么关系呢?毕竟宇宙深处的天体或者星系移动,从来没有影响到我们现如今的生活。

可事实上,如果这样的事情持续不断地存在下去,我们人类将会被宇宙彻底地“孤立”。这种孤立状态并不是说我们被宇宙剔除出去。

而是当我们人类在遥远的未来与其他星系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的时候,我们能够观测到的空间也就越来越有限。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当我们穿着救生衣被困在大海之中时,如果无力抓住身边的物体,那么最终目光所及之处,只会是一片茫茫大海。


宇宙膨胀想象图

除此以外,德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埃马努埃尔·克劳修斯还在1854年的随笔《关于热的力学理论和第二基础定理的一个修正形式》中提到了一种全新的物理量。

到了1865年,这种全新的物理量被正式命名为“熵”。可惜和以往所有科学发现都不相同,此次发现竟被所有科学家都认为是整个宇宙最绝望的发现。

在物理定义中,熵增是一个自发的从有序到无序的变化,每一个孤立的系统中,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熵的变化和增加,这个过程是绝对不可逆的。

为此,许多科学家还表示,任何一个科学定理在熵增面前都必须让步。如果某一定理与熵增产生了冲突,在无法通过其他路径来阐述这种冲突的时候,无条件支持熵增现象,永远也不会出错。


宇宙膨胀示意图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台电脑在没有使用之前,电脑内部不会出现任何类似文件需要清理的情况。可如果开始使用,那么即便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无序的程序也会出现。

而不同电脑之间的区别,其实也仅仅只是时间的区别,也就是熵增的速度区别。在宇宙这个极大的系统之中,熵增同样是无序且不讲道理的。

就像宇宙膨胀理论一样,人类根本不可能逆转这种现象的变化。甚至整个宇宙内部都不存在逆转这种现象的力量。唯有外来力量的介入,或许才有机会在短时间内消除掉一定数量的“熵”。

膨胀是不可逆的、熵增是不可逆的、我们人类生活的地球最终变成一个孤岛,同样也是不可逆的。在那个时候,或许我们周围的宇宙空间中就充满了这种毫无意义但却是存在的物质,而我们也只能默默地忍受。


宇宙膨胀的速度很快


结语

谁也没有想到,在黑夜的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残酷的现实。在宇宙的规律面前,别说是人类现有的科技能力,即便千百年以后,我们都很难对改变宇宙抱有希望。

奇迹是必定存在的,可在这件事情上面,奇迹出现的概率实在太小。可即便如此,我们也大可不必过于担心。

宇宙的发展变化有它自己的规律,我们人类发展也有属于自己的道路。《赤壁赋》中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外界给人的压力或烦恼,又怎能影响到个人的前行呢?

2条评分金币+23
姜谷粉丝 金币 +9 - 05-23
huozm32831 金币 +14 - 05-21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1080
金币
299672
道行
2004
原创
2406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85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24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5-21
  夜空为什么是黑的?—— 奥伯斯佯谬与宇宙膨胀的启示

  在探讨地外太空探索的壮丽图景时,我们不禁会被宇宙的浩瀚与神秘所震撼。然而,在这无垠的宇宙中,一个看似简单却深藏奥秘的问题始终困扰着人类:夜空为什么是黑的?这个问题背后,隐藏着一个被称为“奥伯斯佯谬”的天文学悖论,以及它对宇宙本质的深刻揭示。

  奥伯斯佯谬的提出

  自人类有记录历史以来,白天与黑夜的交替便成为生活中的常态。随着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人们开始理解地球自转是昼夜更替的原因之一。但这一理论在宇宙尺度上却显得力不从心。如果宇宙是一个充满恒星的无限空间,那么无论我们身处何处,都应该被无数恒星的光芒所照亮,夜空理应如同白昼一般明亮。然而,现实却是夜空漆黑一片,这就是奥伯斯佯谬的核心所在。

  红移现象的发现与解释

  奥伯斯佯谬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悬而未决,直到埃德温·哈勃发现了红移现象,才为这一悖论找到了合理的解释。红移现象表明,距离我们越远的星系,其远离我们的速度就越快。这意味着宇宙正在膨胀,而且这种膨胀是加速的。随着宇宙的膨胀,星系之间的距离不断拉大,恒星发出的光线在传播过程中因波长拉长(即红移)而变得越来越微弱,甚至无法被我们的眼睛或望远镜所捕捉到。因此,尽管宇宙中恒星无数,但我们能够看到的星光却只是冰山一角,大部分星光都在宇宙的膨胀中被“稀释”了。

  宇宙膨胀与熵增的绝望现实

  宇宙膨胀的发现不仅解决了奥伯斯佯谬,还揭示了一个更为深刻的宇宙真相:宇宙是一个不断扩张、逐渐冷却、趋于无序的系统。这与物理学中的熵增原理不谋而合。熵增原理指出,在一个孤立系统中,熵(即无序度)总是倾向于增加,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在宇宙这个最大的孤立系统中,熵增同样不可避免。随着宇宙的膨胀,星系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物质分布越来越稀疏,宇宙的整体有序度不断降低,最终将趋近于一个热寂的状态。

  对人类未来的影响与思考

  面对这样一个绝望的现实,我们不禁要问:这对人类意味着什么?从短期来看,宇宙膨胀和熵增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微乎其微。但从长远来看,它们却揭示了人类文明的终极命运。随着宇宙的持续膨胀,我们能够接触和利用的资源将越来越有限,宇宙将变得越来越“空旷”。同时,熵增原理也提醒我们,任何试图逆转宇宙无序趋势的努力都是徒劳的。

  然而,尽管宇宙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但人类作为智慧的产物,从未停止过对未知的探索和对未来的憧憬。我们或许无法改变宇宙的规律,但可以通过科技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更好地适应和利用这些规律。正如《赤壁赋》中所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面对宇宙的压力和挑战,我们应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韧,继续前行在探索宇宙的征途上。

  综上所述,夜空之所以是黑的,是因为宇宙膨胀导致恒星光芒在传播过程中被稀释和红移所减弱。这一现象不仅解决了奥伯斯佯谬,还揭示了宇宙膨胀和熵增的深刻内涵。面对这些宇宙规律所带来的挑战和绝望现实,我们应保持理性和乐观的态度,继续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创造未来。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05-21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6417
金币
284863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07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24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5-21
夜空为何是黑的:表象背后的宇宙奥秘与“绝望”事实
地球视角下的昼夜交替
从地球自身的运动规律来看,地球本身是一个不会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光则是地球的主要光源。当地球绕自己的轴线旋转时,太阳光会被地球本身阻挡,背光的那一面就会变暗,从而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同时,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时,自转轴倾斜了23.5度,这导致一年中不同时间里,太阳光线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不同纬度上移动,不同半球在不同时间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也不同,进而产生了四季变换,夏天白天长夜晚短,冬季则相反。此外,因为地球角度的因素,南北极地区有时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所以,从地球的日常规律角度,夜晚没有太阳光直射,天空自然看起来是黑的

奥伯斯悖论引出的思考
1823年,德国天文学家海因里希·奥尔勃斯提出了一个挑战传统观念的问题:如果宇宙是一个充满了无数恒星的稳定空间,那么无论我们从哪个角度观察,应该都会看到恒星和天体发出的光芒,按理说这样的宇宙空间应该像白天一样明亮,但现实却是一片黑暗,这就是著名的奥尔伯斯悖论(亦称夜黑佯谬、光度佯谬)。该悖论挑战了当时科学界认为宇宙是静态、无限且恒定不变的认知,引发了一系列对宇宙本质的思考35。

宇宙膨胀与红移效应
理论提出与证据
直到1929年,埃德温·鲍威尔·哈勃的观测成果为宇宙膨胀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他发现河外星系之间的距离正在相互远离,且远离的速度与距离成正比,这一观测奠定了哈勃定律的基础,也为宇宙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支撑。

红移导致亮度减弱
宇宙的膨胀使得远处恒星的光线发生红移,光子的波长变长,能量降低,导致亮度减弱。随着时间的流逝,宇宙的膨胀使得远处的星系远离我们的速度越来越快,甚至超过了光速,这意味着这些星系发出的光子将永远无法抵达地球。所以,尽管实际上存在着大量恒星照亮了整个宇宙空间,但由于这些光线强度不足以克服漫长距离带来的衰减效应,我们观测到的夜空依然是深邃而神秘的黑色。

宇宙视界的限制
哈勃体积的概念定义了一个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星系发出的光子能够追上宇宙膨胀的速度,从而到达地球。这意味着,尽管宇宙是无限的,但我们所能观测到的宇宙却是有限的,这个有限的范围就是我们的宇宙视界。宇宙膨胀的速度限制了我们对远处天体的观测,使得我们的宇宙视界之外变得一片漆黑,这也是夜空呈现黑色的更深层原因。

“令人绝望的事实”解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宇宙膨胀带来的这些影响蕴含着“令人绝望的事实”。宇宙的不断膨胀意味着在未来,越来越多的星系会以超光速远离我们,它们发出的光将永远无法到达地球。这就导致我们可观测的宇宙范围会越来越小,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也会受到极大的限制。而且,宇宙的这种动态变化让我们意识到,在浩瀚宇宙面前,人类的认知和探索能力是如此渺小和有限,就像被困在一个不断缩小的“信息孤岛”中,这可能会让一些人感到绝望3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05-21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