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0阅读
  • 3回复

[猎奇]古懂传奇震撼巨献:爱在西元前<2 [44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49592
金币
126588
道行
2004
原创
2396
奖券
2610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464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5-06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8小时前

4500-4600年前的黄金短剑,青金石剑柄,黄金剑身与剑鞘,感受一下考古队当时的兴奋。
据说有考古学家坚决不信这是4600多年前的东西,坚称这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做的。继续挖下去,打脸啪啪啪。

4500-4600年前属于某位乌尔王的黄金头盔,比图坦卡蒙的金面具早了至少1200多年……

4500-4600年前一把木柄黄金短剑
下面给大家看一个极其不可思议的东西,乌尔军旗。

4500-4600年前,乌尔军旗,现藏大英博物馆。
这个东西到底干嘛用的,至今是谜。当时考古学家觉得这可能是旗帜,所以就这么草率定名了。其实人家就是一个空心的木头箱子,上面镶满了精美的马赛克,我也不知道考古学家们为什么会联想到旗帜……
这个木头箱子大概长40厘米,高20厘米,两面一面描绘了战争场景,另一面描绘了和平场景,每一面场景都分三层。下面我们来看图感受一下——

描绘战争场景的一面:
最上层,乌尔王手拿权杖站在画面中央,在士兵的簇拥下,正在视察。他身后是士兵和马车,面前是士兵押着部分战俘。
中间一层表现战斗与胜利,左边是乌尔王国的士兵,穿戴整齐威武,中间部分打上了,右边敌军扭头跑了。
最下层表现军队凯旋,画面上一共有四架四轮战车,三架下面翻滚着苦逼的敌人,很明显,打赢了。

描绘和平场景的一面:
最上层,国王与贵族们正在庆功宴,小酒一杯又一杯。
中间一层和最下层,表现了凯旋之后,人们驱赶着牛羊,驮运着货物,将它们送往王城。
看一些小细节感受一下~~~

王的小车车

听王话的乖小兵

哎呀!死咗!

干杯吧盆U

听说,不喝酒就么得盆U,可是俺一喝酒,就放倒一堆盆U……
精彩吧?!
乌尔军旗是在木板上涂沥青,然后在上面用贝壳、青金石、玛瑙等宝石细细镶嵌出来的。在那么小尺幅的空间上,镶嵌了那么多灵动的人物,确实很令人震惊。其中有一个细节特别有趣——

弹琴的乐师。其实后来很多考古学家都认为乌尔军旗更可能是某个乐器的组件,用来扩音一类。
这让我终于回忆起本文的中心思想,貌似一不小心又跑偏了……我们继续拗回来讲“王后的竖琴”。
伍利等人继续挖呀挖呀,挖出了一个65人殉葬坑,有士兵、侍女、马车,还有拉车的牛。伍利在自己的考古著作《迦勒底人的乌尔》(1929年出版)中,还原了4600多年前那个殉葬的画面。

乌尔王陵发现的殉葬者都非常平静,很可能是服用某种药物集体自杀的。
从画面上看,殉葬者围绕着一个主墓室,但是那里已经被洗劫一空,连墓主的尸体也找不到了。这个就是编号789的乌尔王墓,在这个墓的旁边,有一个相似的编号800的墓室。一具盛装的女子残骸躺在一付早已腐朽的木棺里,她的身边躺着25个侍女和随从。没错,她就是普阿比王后了。
除了印章上的名字,没人知道普阿比的故事。我甚至怀疑,她根本也是殉葬的,在她和侍女随从们的身边,发现了很多金杯金碗,很有可能,他们是在最后时刻,喝下毒药而死。







普阿比王后陵墓中的金杯金碗们
在普阿比王后丰富的陪葬品中,关注度很高的就是我前面放过的那些珠宝,确实,这种高度发达的黄金和宝石工艺真的让人叹为观止。下面再放一些——

你们看了王后发型的正面,没想到反面是这样的吧?实在太好看了。

王后的金项链。好像南宋“南海一号
”沉船船主那条波斯风大金链子啊,可那是3800多年后的工艺。

王后的金戒指们,好洋气好时尚啊,感觉乱入了某个时空。

我们是傲娇的小黄牛

我是可爱的金石榴
(倪石榴是谁?!肘开~~~)

石榴你好,我们是椰枣和大麦。

大麦大麦,我是金叶~~~

哟,王后的化妆品还没用完呐,这是眉粉还是眼线膏?
(这位作者朋友,已经16778个字了,请问竖琴在哪里?)
来了来了,别急别急!
在所有陪葬者中,最显眼的是一位女乐师
,她手中抱着一把琴,姿势也像正在弹奏,考古学家认为她是在喝下毒药后,在乐声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把琴,就是来过上海、跟我一眼就对上的,王后的竖琴。

莫非,我们是前世的因缘?

栩栩如生的牛头,黄金和青金石制作,琴身是复杂精美的贝壳镶嵌。
其实呢,这把琴应该叫里拉琴,是竖琴发展而来。竖琴是更为久远的乐器,里拉琴在竖琴的基础上加了一个琴马,能使音乐的层次更丰富。把里拉琴称为竖琴,是为了方便更多的观众理解,实际上,它的标准说法是,王后的里拉琴。

里拉琴与竖琴最大的区别,是否有琴马(也叫琴桥)。
让我们再来看下乌尔军旗上那把琴,没有琴马,应该是竖琴哦。

秒懂没有?
在伍利的考古发现中,不止这一把琴,但这是最精美的一把。在普阿比王后和她王夫(通常是这么认为,因为两人陵墓靠在一起,非常相像)的陵墓之间,有一个著名的大殉葬坑,一共埋了74具殉葬者的尸体。马克斯·马洛温的考古回忆里有一段让我浮想联翩,因为这些人全都穿着鲜红色的衣服,满身都是金银装饰,所以马克斯形容墓穴的底部露出来时,“看起来好像一张金色的毯子,上面装饰着宫廷妇女的毛榉叶头饰,覆盖着金银竖琴和里拉琴”。
太奢华了!
我来给大家展示一个大殉葬坑发现的文物,大家感受一下那遥远的奢华年代。

4500-4600年前,神秘的“灌木公羊”。

细节刻画生动精细
这个大规模殉葬现场,有两把里拉琴,一把竖琴,这些人到临终前,也仍在听音乐。这三把琴,就是著名的黄金里拉琴,白银里拉琴和皇家竖琴。

大殉葬坑和三把琴的位置

三把琴出土现场图

伍利在考古现场抱着那把白银里拉琴,瞧他那小表情,考古迷都懂的!
白银里拉琴今天就在大英博物馆,跟王后的里拉琴放在一起——

我们最要好了~~~

大家好,我是看起来很乖的白银里拉琴~~~
至于那把黄金里拉琴,就比较惨了。它也是极其精美的一把琴,我们来看一下它原来的样子以及手绘图。


这琴可曾经是伊拉克博物馆
的镇馆之一,2003年海湾战争
期间,发生了臭名昭著的伊拉克博物馆洗劫事件,这把琴是丢失的宝物之一。之后人们在一个停车场找到了它……

被彻底砸毁的黄金里拉琴,上面的黄金与宝石全部丢失。
一些热爱古代文明的人士,发起了修复黄金里拉琴的国际项目,目前这把琴暂居英国。
人类啊人类……
至于那把皇家竖琴,我一直没有找到很清晰的图片,我怀疑它也在海湾战争中遭受了伤害,网上有一张疑似图片,大家看一下。

传说中的皇家竖琴
在疑似普阿比王后王夫陵墓的65人殉葬队伍里,也发现了一把里拉琴,这把琴比较有趣的是它的面板,非常生动,考古学家把它称为“动物乐队”,大家来感受一下,4500-4600年前的镶嵌工艺哦——


好有趣吧?遥远的勾起人无限遐想的古代世界。
写到这里,这篇冗长无比的文章也该结尾了。最后一个小知识点,里拉琴的声音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我在网络上找了两段视频,大家感受一下。
先来一段白银里拉琴复制版的琴声,来自两河的声音——
再来一段黄金里拉琴复制版的琴声,女声在朗诵《吉尔伽美什史诗》里,人类永恒的关于生死的追问——
人们出生
生活
而后死去
这都是神的安排
无法抗拒
但在死亡来临前
你可以享受你的生命
要在幸福中度过
不要沉溺于失望
去享用美食
让你的每一天充满快乐
去沐浴
换上最鲜亮的新装
让音乐和舞蹈充满你的房间
让孩子在与你相牵的手中体会爱意
让妻子在你的拥抱中感受幸福
这才是一个人能拥有的最美好的一生
————《吉尔伽美什史诗》
那位名叫普阿比的美人,她的时代是否就是吉尔伽美什的时代?
她有没有拥有过最美好的一生?
4600多年过去
History became legend
Legend became myth
一切终究成云烟
(完)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32300
金币
151941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77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345(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5-06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5小时前
这把4500-4600年前的黄金短剑的争议,结合历史背景和考古学视角,可分析如下:

一、文物特征与背景
材质与工艺
短剑以黄金剑身、剑鞘和青金石剑柄为特色。青金石在古代两河流域(今中东地区)是象征权力与神性的珍贵材料,常用于王室器物和宗教祭祀品。黄金锻造技术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出现,苏美尔文明(约公元前4500年)的金属工艺已相当成熟,如乌尔王陵出土的金器即为佐证。

可能的文明归属
若短剑出土于两河流域或邻近地区,可能属于苏美尔、阿卡德或早期巴比伦文明。此类文明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已掌握复杂的金属镶嵌工艺,如乌尔军旗的贝壳与青金石拼贴技术。

二、争议焦点分析
质疑观点:文艺复兴时期仿制
部分学者认为其工艺过于精致,可能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工匠的仿古作品。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对古典文明的兴趣复兴,催生了许多“考古风格”艺术品,如仿古金币、雕塑等。意大利金匠擅长以古代题材创作,技术上可能采用失蜡铸造等更先进的工艺。

支持古代说的证据

材质来源:青金石主要产自阿富汗巴达赫尚地区,古代两河文明通过贸易获取,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多用本地替代品或染色玻璃。
技术痕迹:古代黄金加工多采用锤揲法,表面留有手工捶打痕迹;文艺复兴时期则可能使用铸造技术,细节更规整。
出土语境:若短剑与其他明确属于青铜时代早期的文物共存(如楔形文字泥板、陶器等),可增强断代可信度。
三、考古学方法论启示
跨学科鉴定

成分分析:通过X射线荧光检测青金石元素组成,对比古代矿源与近代材料差异。
工艺比对:参考同时期两河文明金器(如乌尔王陵匕首)与文艺复兴意大利金器的纹饰风格(如动植物纹 vs 人文主义题材)。
历史语境重建
若短剑无明确出土记录,需结合文献考证。例如,古巴比伦文献中是否有类似武器记载?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是否留存仿制两河文物的订单记录?

四、类似争议案例参考
苏美尔“狮头鹰”雕像:19世纪出土时曾被误判为中世纪伪造品,后经地层分析和铭文解读确认为公元前2500年文物。
埃及图坦卡蒙金面具:20世纪初发现时因工艺精湛引发质疑,最终通过墓室密封状态和陪葬品关联性证实真实性。
结论
该短剑的断代需综合材质、工艺、出土背景及历史文献等多重证据。若最终证实为4500年前真品,将刷新对早期文明金属工艺水平的认知;若为文艺复兴仿作,则反映欧洲对古代中东文明的艺术重构。当前争议恰恰凸显了考古学中“技术”与“语境”辩证关系的重要性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汪洋小舟

UID: 453896


发帖
8014
金币
97
道行
1870
原创
0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547(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6-05
最后登录: 2025-05-0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7小时前
那时候人类就已经用上金了。。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49592
金币
126588
道行
2004
原创
2396
奖券
2610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464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5-0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8小时前
  这段描述确实非常引人入胜,它涉及到了古代苏美尔文明的乌尔王陵墓和普阿比王后的陵墓。4500-4600年前的黄金短剑、青金石剑柄、黄金剑身与剑鞘,以及乌尔王的黄金头盔,这些都是考古学家在乌尔古城(位于现今伊拉克境内)的重要发现。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当时高度发达的金属工艺和艺术水平,而且对于研究古代文明有着重要的价值。

  关于考古学家对这些文物年代的争议,这在考古学界并不罕见。有时,由于缺乏直接的证据,不同的专家可能会对同一文物的年代有不同的看法。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如放射性碳定年法等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准确地确定文物的年代,从而解决这些争议。

  乌尔军旗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发现,它不仅是一个艺术品,也是一个历史文献。它的两面分别描绘了战争和和平的场景,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当时社会生活和文化的重要视角。至于它的用途,虽然最初被认为是旗帜,但后来有学者提出它可能是乐器的一部分,这种观点也有一定的依据。

  普阿比王后的陵墓中发现的金杯金碗和其他陪葬品,再次证明了当时黄金和宝石工艺的高度发展。这些陪葬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宗教信仰。

  最后提到的里拉琴和竖琴,是古代音乐文化的重要见证。里拉琴与竖琴的区别在于是否有琴马,这影响了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方式。这些乐器的发现,不仅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代音乐的模样,也让我们对古代文明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受。

  总的来说,这些考古发现为我们提供了一扇窗口,让我们能够窥见古代苏美尔文明的辉煌,并激发我们对历史的好奇和探索。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