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5阅读
  • 0回复

[红楼梦]红楼梦:同是薛家的女儿,薛宝琴为何不用参加选秀 [7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1251
金币
37030
道行
37009
原创
2177
奖券
4458
斑龄
131
道券
902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39440(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05-0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47



红楼梦开篇不久,就交代了薛蟠送妹妹薛宝钗进京入宫待选的事情。从门子给出的护官符内容可以看出,薛家虽是四大家族中势力最弱的那个,祖上也不是世袭贵族,却是皇商出身,薛家的专业是“现领内府帑银行商”,这句话就点明了薛家的身份是内务府商人,换句话来说就是皇商。

曹雪芹就是内务府汉军旗人出身,对内务府的制度很了解,也比较熟悉。内务府是清朝专门替皇帝办理宫廷内务的,主要负责皇家的财政和生活。曹雪芹生活在清朝,为了避嫌,并未直接在《红楼梦》中提起内务府三个字,而是在写薛家的身份时,用了实写,特别是写薛宝钗入宫待选的事情,更是符合清朝的选秀制度。



清代选秀女有两种不同的途径,一种是三年一选,针对外八旗的女性。所谓的外八旗,主要是为了区分内三旗,它与内三旗是两个完全不相干的独立组织。内三旗是清朝入关后,皇帝从上三旗中挑选的包衣旗人,组成了内务府三旗,简称内三旗。外八旗主要是指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他们都是旗人,大部分都属于贵族。三年一选的秀女,起初是针对所有的旗女,后来范围缩小,定为“外八旗官员的女儿,文职同知(六品)以上,武职游击(五品)以上旗人官员的女儿。”这些八旗秀女一旦被选中,将会充当皇帝的嫔妃或者皇子皇孙的福晋,都是主子。另一种选秀是一年一选,主要是针对内三旗的旗女,这种选秀也叫选宫女,选中的内三旗旗女要到皇宫当宫女。

很显然从薛家的皇商地位来看,薛家属于内务府包衣,应该是内三旗的旗人,薛宝钗参加的选秀不是选嫔妃,而是选宫女。书中说薛宝钗待选的是公主、郡主的陪侍,换句话来说就是宫女。清朝的宫女不是终身制的,她们十三岁到十五岁入宫,一直到二十五岁服役结束才可以出宫自行婚配。



同为选秀女,选妃选福晋和选宫女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虽然说宫女也有机会得到皇帝的宠爱飞上枝头变凤凰,但总归几率很小,一些内三旗的贵族家庭,不愿意让自己的女儿到宫里当宫女伺候人,耽误婚配不说,当宫女也是一个苦差,万一伺候嫔妃有闪失还会丢了性命,如乾隆皇帝的惇妃汪氏就曾打死过宫女,最后也不了了之。

薛家是内务府皇商,是旗人,按照选秀的规定,薛宝钗和薛宝琴到了十三岁要登记造册,每年阅选一次,如果错过了阅选没有登记造册,要等到第二年第三年阅选,没有参加阅选的内务府旗女是不能自由婚配的,除非落选、有残疾或者其他难以治愈的疾病。红楼梦开篇不久就提到了薛蟠送妹妹入京都待选的事情,说明宝钗的年龄已经过了十三岁,要参加选宫女。



后面薛家住进贾府后,薛宝钗待选宫女的事情却不提了,直接传出了金玉良缘,有说法是薛姨妈想办法让自己的女儿落选了,只有落选才能议亲。奇怪的是薛宝琴,书中并未提起她参加选秀的事情,直接就与梅家有了婚约。

同是薛家的女儿,薛宝琴为何不用参加选秀?

一、艺术创作的需要

为了更好的塑造角色,同时也避免重复,支线太多,曹雪芹在写薛宝琴这个角色时有意识的淡化了薛家的旗人背景,这样也更便于丰富薛宝琴这个角色,同时也可以插入薛家与梅家的婚事,借此提示读者薛家虽是皇商却已走下坡路。



曹雪芹没有安排薛宝琴参加选秀,并不是说她可以不参加选秀,而是有意识的淡化处理了薛家的旗人身份。一来避免重复,毕竟已经写了薛宝钗参加选秀的事情。二来不宜写太多的支线,会影响主角的塑造和主线故事的发展。三来借薛宝琴的婚事写贾母的态度以及薛家的衰败。

薛宝琴是薛宝钗的堂妹,在红楼梦第四十九回出场,理由是跟随哥哥薛蝌来京都待嫁,因梅翰林一家去了任上不在京都,无奈来贾家投奔薛姨妈。奇怪的是贾母特别喜欢薛宝琴,还逼着王夫人认了她做干女儿,让薛宝琴跟着她住。贾母要亲自照顾薛宝琴,是真心喜欢她,后面又嘱咐惜春把大观园里的美景画出来,还特意提到了薛宝琴拿梅花的照片。



后面贾母又问薛宝琴的生辰八字,薛姨妈会错意,以为贾母要给薛宝琴和宝玉议亲。其实从逼着王夫人认薛宝琴做干女儿那一刻起,贾母就已经杜绝了这种可能性,只是她的询问,让薛姨妈误会。薛姨妈主动提起了薛宝琴与梅家的婚约,王熙凤还觉得很遗憾,错过了一段姻缘。

不过从贾母喜欢薛宝琴来看,她对金玉良缘的态度已经很明确,她的心里从来没有考虑过薛家的姑娘嫁入贾府,贾母的心里已经有了人选,只是不易操之过早的提起。贾母对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女孩子都能这般喜欢和照顾,对自己的嫡亲外孙女黛玉更是疼爱有加。只是府里错综复杂的关系,让她没有提前为宝黛订婚。

二、年龄因素

薛宝琴来贾府的时候,已经与梅家有了婚约。当时薛宝钗的年龄有提到,那就是薛家刚来贾府不久,贾母为她过生日,作者提到及笄之年,也就是暗示宝钗到了婚嫁的年龄,就是十五岁。宝玉十三岁,黛玉十二岁,黛玉称呼薛宝琴为妹妹,很显然薛宝琴的年龄更小一些。



内务府三旗选宫女,规定内三旗旗女年龄十三岁到十五岁要参加阅选。即便是年龄不够,或者因一些不可抗力错过了阅选,还要等第二年第三年再选,否则是不能自由婚嫁的。从这件事来看,薛宝琴的年龄小不是可以豁免待选的因素,已经有婚约更不是豁免待选的因素。按照规定,除非有残疾或者隐疾,不能参加,还要奏报情况,登记汇报。

薛宝琴身体健康,即便是年龄小,只要在旗,都要参加选秀,否则不能自由婚配。很显然,作者这样写,也是为了避免政治麻烦,模糊朝代概念,只安排薛宝钗参加选秀,没有让薛宝琴重复参加选秀,规避了选秀对角色塑造的限制。

可见,作者未安排薛宝琴参加选秀,是艺术创作的需要,同时也是规避政治风险,模糊薛家的旗籍,模糊创作的时代背景。减少支线的铺展对主线的影响,支线如果太过复杂,展开太多,会削弱主线的发展。作者有意淡化模糊创作时代背景,给薛宝琴安排婚约,既能丰富这个人物的塑造,又可以侧面写出薛家的衰败。



薛宝琴在父亲在世时做主,与梅翰林的儿子订婚,薛父病逝后,薛母又有痰疾,大概是怕耽误女儿的婚姻大事,薛母不顾自己的身体,安排儿子薛蝌带妹妹到京都赶嫁。古代的婚约,原本商量好的,到了期限,男方去女方家里迎娶。奇怪的是梅翰林一家去了任上,薛宝琴和哥哥薛蝌扑了个空,并未等到梅家来娶。

根据这个细节,有读者认为是梅家有意悔婚,到了婚期并不去娶亲,薛家在薛父去世后,一直在走下坡路,怕耽误女儿与梅家的亲事,薛母不顾自己有痰疾,仍然让薛蝌送妹到京都完婚。结果到了京都,兄妹俩遭遇了尴尬,梅家一家子都去了任上,兄妹二人只得来贾府投奔伯母薛姨妈。

幸运的是贾母十分喜欢薛宝琴,还让薛宝琴认了王夫人做干妈,薛宝琴背后有了贾家这个靠山,她的身份就不再是薛家的女儿,而是成了贵妃贾元春的妹妹。薛宝琴这样的身份,如果梅家还要悔婚,恐怕贾母也不会坐视不管。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