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水分离勺的底部小孔设计基于油水密度差异原理实现高效分离,以下是其工作原理、应用场景及相关注意事项的详细说明:
一、核心原理
密度差异分离
油密度(约0.8-0.9 g/cm³)小于水(1.0 g/cm³),倾倒时下层清汤通过底部小孔优先流出,而浮油因密度小被隔离在勺内上层12。
导流结构优化
部分型号(如专利设计)采用V型导流嘴,结合底部漏油孔形成单向流动通道,减少油水混合概率,提升分离效率3。
二、设计特点
功能性结构
底部漏油孔:孔径通常小于1mm,仅允许低粘度清汤通过,阻挡高粘度油脂3。
封堵板调节:部分高端产品配备滑块联动装置,通过调节杆控制漏油孔开合,适应不同汤品需求3。
材质与安全性
主流产品采用食品级304不锈钢,表面镜面抛光工艺,耐腐蚀且易清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12。
三、应用场景与效果
适用场景
适用于鸡汤、骨汤、火锅汤等高油脂汤类,可减少50%-80%油脂摄入14。
实测效果
以过滤鸡汤为例,使用后汤体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