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1阅读
  • 1回复

[红楼梦]红楼梦:学会看人眼色,是人生的必修课 [5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31498
金币
145173
道行
20023
原创
757
奖券
77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24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5-0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1小时前
贾雨村初入官场,因为没有经验,所以栽过一次跟头,后来靠着贾府之力,官复原职,坐上了应天府大堂。
他刚一上任,就碰到了一件人命官司,此时的贾雨村,一听是人命官司,而且凶手仍逍遥法外,当时正义感爆棚,立即就要发签拿人。
但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他忽然看见“案边立的一个门子使眼色儿——不令他发签之意。”贾雨村心内狐疑,觉得必有文章,所以又暂停了发签。
后来的事大家都熟悉,这里就不再重复,我们回过头来再看这件事,再分析这个案子就会发现,整件事的转折点,就发生在门子给贾雨村使眼色的一瞬间。
贾雨村毕竟跌倒过一次了,自然谨慎小心了许多,他急着发签拿人,与其说是正义感发作,不如说他是急着开展工作,急着大展拳脚。
一开始,他当然不会想到,这件事的背后,竟然牵扯着四大家族中的薛家,而门子显然是知道内情的,又第一时间认出了贾雨村,所以给他使了眼色。
我们假设一下,如果门子没有使眼色,结果会怎么样?贾雨村的签一旦发出去,手下的人自然就会去薛家拿人,到那时,贾府早晚会知道贾雨村缉拿薛蟠一事。



但是,贾雨村能官复原职,正是靠的贾府之力啊。贾府既然能把贾雨村扶上去,自然也有办法把他再撸下来。贾雨村想到这,一定会直冒冷汗吧?
还好啊,他发签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及时看到了一旁门子给他使的眼色,他深知其中必有因果,所以中止了发签,把门子叫入内室密谈。当时他一定在夸自己,还好我冰雪聪明。
也正是门子的这个眼色,让第二次走马上任的贾雨村,不仅了解了案件的来龙去脉,还了解了官场上的一些潜规则,应该说,这个眼色救了他一命,也为他的仕途开启的新的大门。
初入社会,很多人眼睛完全不够用,心眼儿也不够使,因为看似平静的水面,往往暗潮涌动,彼此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不懂得看人眼色行事,自己吃亏事小,得罪人事大。
贾雨村如果忽略了门子的眼色,或者瞧不上身份低微的门子,不把他的提醒放在心上,心想:我一个堂堂进士,知府大老爷,难道还要对一个门子言听计从?他的结局可能会再次跌倒。
贾雨村第一次跌倒,是因为自己初生牛犊不怕虎,得罪了同僚被参了一本。这一次要是跌倒,那可就不是得罪一个人了,而是得罪了一个阵营,那可是四大家族,说的再大些就是四王八公!
你想想,如果贾雨村这次再栽了,在仕途上还有东山再起的可能吗?



我们再仔细想想,贾府为什么力保贾雨村去做这个应天府啊?难道只是因为林如海的一封推荐信?或者仅仅因为贾政喜欢读书人,觉得贾雨村谈吐不俗是个可造之材?
当然不是!你以为贾雨村能很快走马上任应天府,只是贾政一个人的力量?只怕这后面还有王子腾到处打通关节,他们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让贾雨村去替薛蟠擦屁股去的。
贾雨村毕竟不是死读书的文人,心眼活,所以接收到了门子的眼色,最终才有了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的情节。当然,也有人完全不看他人眼色,结果可能就会惹出麻烦。
史湘云长大后第一次来贾府,就赶上了宝钗生日,但这个生日有几个人一点都不开心,因为发生了一件事。
凤姐发现戏班里一个戏子长得像一个人,于是拉来众人面前说笑,人人都猜着了,但人人都不说,偏偏史湘云心直口快,笑着说:倒像林妹妹的模样。
宝玉一听这话,当时就瞅了湘云一眼,使个眼色。但史湘云显然没有接收到宝玉递过来的眼色,而是早已忍不住说了出来。
这也非常符合史湘云的个性,心直口快,并无恶意,但是抵不住黛玉会多想啊,人人都拿她做戏子取笑,宝玉虽然没说,竟然也跟众人一样,觉得那戏子像她,还给湘云使眼色。



因此,三人就闹了个不欢而散,后来宝玉百思不得其解,他原是好意,一则是怕湘云得罪了黛玉,一则也是为了在众人面前维护他的林妹妹,但两人并不领情,他落了个里外不是人。
史湘云曾说,是真名士自风流,她的人生活得坦坦荡荡,所以她是不屑于看人眼色和脸色的,有什么说什么,不吐不快,所以宝玉的眼色,不管她看没看到,有没有看懂,她都不会在意。
其实,当时的情形,任何人都可以给湘云使眼色,唯独宝玉不可以,因为黛玉最在意的是她在宝玉心中的形象,而不是众人心中的形象。而宝玉给湘云使眼色,让黛玉看清了一件事,原来宝玉也跟众人一样,将她比作戏子。
他给湘云使眼色,也仿佛是在告诉黛玉,他和湘云以及众人都是一路的,无形中取笑了像戏子的黛玉。黛玉对众人的取笑可以置之不理,但宝玉也这么看她,才是她生气的主因。
我们在聊天中,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形,想要对其中一人说某些话时,另一人会用眼色提醒不要说,因为说了,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
很多时候,看人眼色,不是因为我们谨小慎微,而是当你不了解一个人、一件事时,当你第一次置身一个陌生的环境时,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做出判断,让我们快速成长。



生活中,我们也常说,到时看我眼色行事,因为在一个人数较多的场合中,有些话不便开口提醒,而只能通过眼睛或动作意会,很多时候,它能决定一个人或一件事的成与败。
刘姥姥第一次去贾府打秋风,也遇到了这个问题。她进贾府原本就是为了借银子,但见了王熙凤之后,她怎么都说不出口,这可如何是好?
这个时候,周瑞家的给刘姥姥来了最后的临门一脚,当刘姥姥说,没什么事只是来看看姑太太、姑奶奶时,周瑞家的坐不住了,她提醒刘姥姥说,有什么事只管回二奶奶,和太太是一样的。
周瑞家的说完,还担心刘姥姥说不出口,又一面递眼色给她。周瑞家的用意很明显,就是在用眼神催促提醒刘姥姥,你倒是说呀,你再不说,可没机会了啊,我也白费功夫了。
刘姥姥当然明白周瑞家的什么意思了,也正因周瑞家的言语和眼神的催促与鼓励,刘姥姥最终鼓起勇气说了借银子的事,这才打到了秋风。
事后,周瑞家的与刘姥姥出来后还再说这事儿,我的娘啊,你见了他怎么倒不会说了?周瑞家的虽然心性乖滑,但有一说一,刘姥姥打秋风这事儿,如果没有她的助攻,不会那么容易的。



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作为贾府比较有体面的奴仆,使眼色这事儿想必是她最擅长的,因为太多时候,说话不方便,只能靠眼色传递信息,如果不擅长这个,想在贾府生存,那可难了。
刘姥姥虽然是乡野村妇,但也是世路上经见过的,懂人情世故,有生活大智慧,使眼色儿这事儿想必她也不陌生,她既读得懂别人给她递过来的眼色,也一定没少给别人递眼色。
比如,她的女婿和女儿吵嘴,女婿一直唠叨个不停,喝了酒就拿家人闲寻气恼,刘姥姥作为丈母娘不好什么,一定没少给自己的女儿使眼色,暗示她隐忍。
无论是朋友之间,同事之间,家人之间,使眼色都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因为总有些秘密只属于两个人,总有些事情我们不愿让更多人知道,也总有些话不便说出口,而只能通过眼神、动作来传递。
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学会看人眼色,学会解读眼色,学会传递眼色,又何尝不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课呢?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31498
金币
145173
道行
20023
原创
757
奖券
77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24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5-0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11小时前
《红楼梦》:学会看人眼色,是人生的必修课
《红楼梦》中看人眼色的重要案例
贾雨村断案
贾雨村到应天府上任,遇到薛蟠打死人的案件,他一开始急着发签拿人,就在此时,门子给他使眼色示意他不要发签。贾雨村及时看到眼色,中止发签并与门子密谈。原来此案背后牵扯四大家族中的薛家,而贾雨村能官复原职靠的是贾府之力。如果他忽略门子眼色,可能再次得罪权贵阵营,仕途再难东山再起。最终,贾雨村因接收了门子的眼色,才有了“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的情节。这表明在复杂的社会关系和利益纠葛中,学会看人眼色能帮助人做出更明智的决策,避免因冲动行事而陷入困境。

史湘云与黛玉的冲突
宝钗生日时,凤姐指出戏班里一个戏子长得像黛玉,众人都心照不宣,唯有史湘云心直口快说出像林妹妹模样。宝玉见状给湘云使眼色,但史湘云不屑于看人眼色,有话直说,没有理会宝玉的眼色。宝玉本是好意怕湘云得罪黛玉,却落得里外不是人,黛玉还因宝玉使眼色而生气,认为宝玉也将她比作戏子。这一事件说明,在人际交往中,不懂得接收他人眼色,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矛盾和误会。

刘姥姥借银
刘姥姥第一次去贾府打秋风,见到王熙凤后却不好意思开口借银子。这时周瑞家的及时提醒她,让她有什么事只管回二奶奶。周瑞家的这一“眼色”(语言提醒)帮助刘姥姥迈出了借银的关键一步,体现了在特定情境下,他人的提醒(类似眼色)能助力事情朝着预期方向发展。

学会看人眼色在生活中的意义
快速判断局势
当我们不了解一个人、一件事,或者第一次置身陌生环境时,看人眼色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做出判断。例如贾雨村如果没有看到门子的眼色,就无法知晓案件背后的复杂背景,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决定。通过观察他人的眼色,我们能捕捉到一些潜在的信息,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

维护人际关系
在人际交往中,看人眼色有助于我们避免说错话、做错事,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像史湘云如果能理解宝玉的眼色,就可能避免与黛玉产生不愉快。很多时候,一个眼色可以传达微妙的信息,让我们在交流中更加得体和谨慎。

决定事情成败
在人数较多的场合,有些话不便开口提醒,只能通过眼睛或动作意会,这时眼色往往能决定一个人或一件事的成与败。如刘姥姥在周瑞家的提醒下才顺利表达了借银的诉求,这体现了恰当接收和解读眼色对于推动事情发展的重要性。

如何学会看人眼色
提高观察力
在与人交往中,要留意对方的眼神、表情、动作等细微变化,这些都可能是传递信息的信号。就像贾雨村如果没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就可能错过门子的眼色。平时要多观察不同情境下人们的反应,积累经验,提高自己捕捉眼色信息的能力。

理解他人意图
看到眼色后,要结合具体情境和对方的性格、身份等因素,理解其背后的意图。比如宝玉给史湘云使眼色,史湘云若能结合当时的场景和宝玉对黛玉的感情,或许就能明白宝玉的好意。这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同理心和分析能力,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学会传递眼色
除了接收和解读眼色,我们还应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传递眼色。在一些场合中,用眼色向他人传达信息,既能避免直接表达的尴尬,又能达到沟通的目的。但传递眼色要注意时机和方式,确保对方能够理解我们的意图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