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惊艳旧照曝光:时隔30多年背后的秘密
87版《红楼梦》的影响力
在87年以前,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宝黛钗,当87年《红楼梦》播出后,红楼梦中人的形象就在人们心中定型了。有网友评论“没有滤镜没有美颜的年代,一群书里走出来的演员”。为其作曲的王立平曾说:“《红楼梦》就是中国人心尖儿上的宝贝。我们的责任就是用自己的才华、努力和心血,筑起一道《红楼梦》的高墙,让后来的人超越时,知道没那么容易。”如今30多年过去了,他们所筑起的高墙,依然无人超越。
旧照曝光引发关注
近期一组87版《红楼梦》的旧照在微博上再次刷屏,引发了人们对于这部经典作品的再次关注和对其背后故事的深入探究。
背后的秘密之耐心
漫长的前期准备与研读
87版《红楼梦》历时近5年,光是前期准备就用了1年。导演王扶林停掉所有工作,潜心研读《红楼梦》,写了厚厚一本《导演阐述》。但其实花一年时间全面理解《红楼梦》的内涵、曹雪芹的生平是不太可能的,不过他依然尽力而为,这体现了对作品的尊重。
苛刻的剧本撰写
剧本的撰写苛刻到一字一句。编剧周岭每写一集剧本,都会附带写一封信给红学泰斗周汝昌,介绍自己的写作思路和遣词造句的用意,周汝昌也会认真回信,甚至有时还会更改之前的意见。87版《红楼梦》剧本1983年3月起稿,直到1987年1月才最终定稿。例如秦可卿出殡那场戏,被指出荣宁街的牌匾不对,应是“宁荣街”,于是连夜制作更换牌匾才开始拍摄。
严格的选角与培训
选角时名气、流量、经验、背景都不重要,从全国层层选拔,只为挑选出符合角色气质的演员。所有演员在开拍前都要参加培训班,学习琴棋书画,熟读原著,听名家大师解析红楼梦,了解相关知识,分析人物,撰写人物小传,将自己真正融入进红楼。培训班的老师包括编剧周雷、中国红学会秘书长胡文彬、明清史及戏曲研究专家朱家溍、民俗大家邓云乡先生、红学家启功等。培训班还有做小品环节,最终演员名单和一开始定的有很多出入。比如张莉一开始演丫鬟紫鹃,试妆后成了宝钗;袁玫进组前想演王熙凤,最终成了袭人;沈璐本是林黛玉候选人,后来成了秋桐。并且拍戏时每个镜头都在打磨和认真、反复地斟酌中拍摄,有时一天只拍一两个镜头,拍10个镜头大家就觉得很多了。
背后的秘密之用心
造型总设计杨树云进组后将《红楼梦》翻来覆去读了7遍,听红学专家讲课,做足功课才开始设计剧中每个人的发型妆容,有黛玉素妆、晴雯病妆、宝钗华妆等多种特色妆造。服装设计师史延芹为87版《红楼梦》设计超过2700件服装,从主角到配角到普通下人,每一件都有背后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