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重大发现
近期关于新疆的重大发现有两个方面,一是莫尔寺遗址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二是南天山成矿带发现斑岩型铜金矿床。
莫尔寺遗址考古新进展
遗址概况
莫尔寺遗址位于喀什市中心东北约33公里处的伯什克然木乡境内,处于天山支脉古玛塔格山东南部一处洪积台地上。它是目前新疆发现最早的佛教遗址之一,其标志性建筑莫尔佛塔是中国最西部、保存最好的泥土建筑佛塔之一,实证了汉传佛教倒灌西域的历史。
发现历程
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俄驻喀什总领事彼得罗夫斯基最先发表莫尔佛塔照片,1900年英国的斯坦因等人测绘首张平面图,1906年法国人伯希和进行短暂盗掘1。
1990年和2008年,第二、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仅采集到一些陶片等标本。
2019年起,莫尔寺遗址考古纳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同年6月开始主动考古发掘。
2024年4月24日,莫尔寺遗址成功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且一年后又有新的考古发现。
南天山成矿带发现斑岩型铜金矿床
发现情况
湖南省矿产资源调查所在新疆南天山成矿带虎拉山 - 霍拉山地区,发现了该地区首次出现的斑岩型铜金矿床。该矿床属于大型以上规模,仅铜资源储量预估就超过五十万吨,目前已圈定两个铜金矿化带,其中一号铜金矿化带位于矿区西部,长度1100米,宽度在150 - 280米之间,矿化连续性好。
意义
这一发现不仅在该地有全新矿产发现的重大突破,也体现了中国对于矿产资源调查水平的提高,证明我国在矿藏勘探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资源自主寻找找到了更好的路径。
斑岩型铜金矿是全球铜资源的重要来源之一,该矿床除铜和金外,还富含铁、硫、银等元素以及几个贵金属,显示出南天山地区富含矿产资源